运用最新技术,创造视像经典

时间:2022-10-01 06:07:17

运用最新技术,创造视像经典

[摘 要] 在当今世界影视艺术发展中,高技术化倾向日趋明显。技术运用众多层面中最有价值的是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复原真实存在层面,重在获得超越一般感觉的全方位视听感觉效果;二是真人超自然存在层面,重在有效解决视觉形象的来源和构成、活动展开、环境匹配等技术问题;三是虚拟超自然存在层面,重在切实解决现实存在与虚拟存在间的平衡问题。

[关键词] 影视艺术;技术文化;虚拟现实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1JSJG301)。

14年前,由世界顶级编导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创造了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神话。然而时隔十四年,还是这个卡梅隆,竟然再次翻拍了由自己创造的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其无与伦比的3D尖端科技运用效果,又一次给人以全新的身临其境观影震撼。仅在中国内地,3D《泰坦尼克号》上映首周就拿下了468亿元票房,[1]这在中国电影放映史上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个中原委确实耐人寻味。自好莱坞影视巨片横扫世界电影市场以来,影视片高技术化倾向日趋明显。本文立足于哲学视阈,抽象出当今世界影视技术运用的三个宏观存在层面,旨在从宏观上揭示各层面技术运用中的核心问题,并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复原真实存在层面

这个层面是当前影视片的主流存在层面,其技术运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再现已经逝去的真实存在。历史上许多精彩的瞬间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突然发生,人们还来不及思考其影响,这些精彩瞬间就悄然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了,后来的人们只能根据那些星星点点式的记忆碎片或历史文化影响来虚构整个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历史的真实存在是惟一性的,那些构成历史事件的片段与组合都有自己特定的定格,谁也不能判断影视片中再现出来的某一种表演、某一种场景就是历史中那个真实存在的时空定格,因而技术切入影视艺术并非指要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包括特定的人物、场景、活动、道具、音乐、语言等,而在于通过这些元素的创造,获得一种影视艺术所需要的特定的艺术感染效果。

要达到特定的艺术感染效果,技术运用的关键在于,要善于超越现实存在中的一般感觉存在,而创造出一种触目惊心的全方位的视听感觉。在影视艺术发展早期,如黑白默片时期,受拍摄技术的制约,影视片的技术运用主要集中指向于人的表演,而且考察运用效果大都停留在对脸谱化表演所获得的感觉上,如依靠卓别林一个人的富有戏剧性的表演几乎可以成就整部影片。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实中各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影像大量存在,人们受到感染和熏陶,于是对影视艺术画面的感染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情节单一、表演脸谱化、场景呆板、色彩单一、音乐平淡之类的观赏感觉,而要求影视作品全面满足和丰富人的整体视听感觉,越来越追求逼真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效果,于是各种影视特技渐渐发展了起来。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首航沉没于大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最具悲剧性的海难事件,对人类发展航运事业有着重大影响。2012版《泰坦尼克号》运用最尖端的3D技术将巨大的冰山制作成一步步逼进的恐怖形象,让影院中的观众倒吸一口凉气,在屏气凝神中深切感受灾难的降临。最前沿的3D技术壮了卡梅隆的胆,加上他超乎寻常的智慧和经验,致使他始终能够在风口浪尖上弄潮,不断创造经典。97版《泰坦尼克号》拿下了11座奥斯卡金像奖,标志着CG(主要指光线制作与运用)特效和实物模型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影视巨制模式诞生了。“存在于电影世界中的惯例并非在一夜之间确立的,那些早期从事电影工作的人们逐渐开发了用户今天所了解的电影艺术语言。随着3D世界趋于成熟,它与目前电影艺术领域中已经存在的惯例相类似的那些惯例将逐渐地得到确立并被遵守。正如那些从事大型CG制作的人所见证的那样,这已经在发生。例如,CG制作的操作模式已根据专业进行了分工,许多制作被分为建模、动画、光线、渲染和合成小组。”[2]及时跟进尖端影视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了技术时代创造影视经典、提高票房的必然选择。

技术的升级并不意味着只要在影视片中大量运用最新技术就可以获得成功。技术的提升恰恰给艺术表演提出了如何与新技术有机融合的难题。很多影视片为了追求特效,将某些车技、演唱、武打动作等游离于情节需求之外而大肆卖弄,或许其主观动机是为了抓收视率、提高票房、增强娱乐效果,但由于不能有效配合影视情节展开,其技术使用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观众甚至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看到那些司空见惯的冗长的技术展示镜头可能会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所以,当我们用影视技术来复原一种特定历史场景时,首先就要立足于复原一个为艺术审美服务的场景,要注重经验的积累,避开一切可能导致审美疲劳的技术使用方面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到抓牢观众,提高收视率和票房,从而诞生高技术条件下的影视经典。

二、真人超自然存在层面

这个层面主要影视类别是各类科幻、神魔影视片,其技术运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表现真人的超自然存在。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人生境界,这里面就含有了心智自由的意思,庄子则进一步用“庄周梦蝶”的隐喻来阐发心智达到“逍遥游”的理想境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理论其实也是针对着人如何达到自由境界而言的。在很多哲学家看来,人类活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某种心智自由。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力量决定了人类不希望受到现实环境的制约,而希望自己无所不能。于是,神、仙、佛、英雄、巨人、超人等一切凡能够展示人类意志和力量的想象中的超自然形象,均被不同时代的人们逐一创造了出来。于是,如何将真人与超自然形象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成了各时代人类艺术面临的问题。

在表现真人与超自然形象相结合上面,技术运用的关键是如何有效解决视觉形象的来源和构成、视觉形象如何展开活动、视觉形象与特定环境匹配的问题,甚至还包括独特的语言系统、音乐系统等问题。只有立足于去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才能让普通观众最大限度地越过假设门槛,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认同赋予自然人的超自然力量,从而有效防止在观赏影片过程中产生审美疲劳,进而获得满意的收视率和票房。在以书面语言表述为主的时代,无论是直接表现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形象,还是表现一个超自然物体与自然人相结合的形象,其艺术形象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如中国文学中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西游记》《聊斋志异》等。语言是抽象形态的,无论文学想象多么丰富,它总是被浓缩在语言意义当中。而到了以影视艺术为主流艺术的时代,影视艺术不仅需要借助抽象态语言来促成艺术想象,更需要依托视像技术将艺术想象建构为一帧帧视觉形象。可以这么说,没有视像技术的存在与发展就没有当代影视艺术的存在与发展。好莱坞最耀眼的鸿篇巨制导演卡梅隆深得制作超自然形象的要旨,尽管14年前就写好《阿凡达》剧本,但苦于为当年特技功能所限,卡梅隆只能搁置剧本耐心等待,一直等到3D Fusion Camera技术系统拍摄立体画面完善化了才开拍《阿凡达》。为了达到理想的技术效果,卡梅隆将拍摄技术因素融进了一个个令人称奇的科幻故事中,并且将这些科幻故事摆在了人类与宇宙关系的文化平台上审视,这就使得观赏影片能够突破仅仅为了娱乐的藩篱,而进入了未来或后现代文化传播范畴。这样,真人演绎的超自然形象就同时兼具了时代文化和尖端技术的双重穿透力,时代科幻影视经典才得以被创造出来。张纪中拍摄《新西游记》动用国内14家动画公司,并邀请到好莱坞大片《X战警》的后期特效小组作为外援,每集至少都有300个特技镜头。很显然,张纪中版《新西游记》走的是拍摄技术更新换代之路,大方向符合了世界影视艺术发展趋势。但可能是出自名著改编,其故事情节的文化观照高度明显不够,因为观赏者在观赏影片过程中,很难揉进理性思维,并将其贯彻始终。至于演员与动物合成而构成的超自然形象,则差距更大。不仅人的印迹太重,影片中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形体变化架构都难以完整化,更欠缺独特的形象活动设计、独特的形象存在环境设计和独特的形象语言设计等。总之,与好莱坞科幻巨片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西方真人演绎的超自然形象往往都与钢铁、机器连接在一起,通常更带有西方社会的科学创造色彩,而我国真人演绎的超自然形象却往往赋予现成的动物,诸如孙猴子、猪八戒、牛魔头、狐狸精、龟蛇怪等,通常更带有东方社会的艺术想象色彩,而且制作、投入成本也低。张纪中版《新西游记》的拍摄砸下一亿多人民币,也就是两千万美元左右而已,似乎已经很吓人了,但与好莱坞科幻巨片动辄五六亿美元的投资简直无法比。我们必须时刻关注世界影视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认真研究和吸取好莱坞科幻巨片成功开拓世界影视市场的经验,努力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真人超自然影视艺术形象。

三、虚拟超自然存在层面

这个层面的主要影视类别是动画片,理论上也包括一切可以播放的电子画面,其技术运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表现纯粹虚拟的超自然存在。人类虚拟审美历程已经发展到了“模拟再造现实”阶段,“其典型实践形式是影像及虚拟网络传输技艺一体化”,“人们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创设非现实的理想化了的虚拟世界,诸如拍摄影像、数字化模拟网络传输、创设视听环境等,并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3]因此,影视艺术由真人实景演绎逐步走向机器虚拟演绎,这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想在动漫影视片或电子画面中成功表现纯粹虚拟的超自然存在艺术形象,在技术运用上就需要切实解决现实存在与虚拟存在的有效衔接与平衡问题。美国和日本是当今世界动漫大国,两国动漫制作的整体风格尽管有所不同,但在艺术表达理念上都共同着眼于创造一种理想化现实,以纯真、美妙、雅致的虚拟现实画面来抵消现实中的精神制约,在自由与快乐中放飞禁锢的心灵。美国动漫成功的奥秘就在于,这些动漫明星大都切合普通民众的审美口味,通过超越现实的充满奇异色彩的跳跃式情节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将现实精神放到虚拟存在中去放松享受的心理需求。日本动漫常使用喷笔绘制,着眼于表现超越现实的唯美风格,通常通过追求完美的人物、环境画面造型及展示精神世界的精彩对白来吸引观众。美日动漫影视与虚拟网络视屏的流行与世界几乎是同步发展,这样就使得二者相得益彰,有助于促成人们改变对推广网络技术所采取的保守心态,同时也更有助于人们有意注意海量存在着的虚拟网络视频形象,并通过提炼、绘制、拍摄等技术手段,不断充实和补充到剧场版或TV动画版影视艺术片中来。这样,网络视频也就成为动漫影视发展的重要的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即原创动画录影带或DVD动画作品)源泉。

[参考文献]

[1] 杨林.“泰坦尼克”中国票房再创新高[N].新京报,2012-04-17.

[2] Darren Brooker.3ds Max经典教程高级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

[3] 杨建生,吕在.论虚拟审美[J].学术论坛,2012(01).

[作者简介] 胡秋宏(1963—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上一篇:草世界,花菩提 下一篇:从《可可西里》探究原生态美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