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契约理论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时间:2022-10-01 05:47:24

基于契约理论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盈余管理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企业盈余管理活动是契约不完备的必然结果,最后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契约;盈余管理;动因

开辟了现代主流企业理论——企业契约理论之先河的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nexus of contracts)。企业行为是各契约方之间博弈的结果,各契约方的目标函数都是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由于信息不对称、高昂的交易费用、契约签订者的有限理性以及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使得所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备性,不可避免地会与现实的需要产生矛盾(即存在契约摩擦),因此盈余管理便应运而生。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与特征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在着两个主要的派别。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hipper)将盈余管理的定义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另一位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William R.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特征: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不难发现,在盈余管理的每一幕“戏剧”中唱主角的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当然会计人员有时也会加入其中,但应看作是配角。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完善,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常常通过控制董事会间接控制干涉财务报告的编制及对外公布,成为盈余管理的另一主体。

(2)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此外,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人们所说的盈余管理,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作文章。

(3)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包括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和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4)盈余管理的途径是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

二、盈余管理存在的必然性:会计契约的不完备

所谓完备契约,是指契约面面俱到地规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反之,如果一个契约不能准确地描述与交易有关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所有状态以及所有状态下的契约各方的权利、义务,则这些契约就是不完备的。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会计是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份契约,由报酬契约、股权契约、债务契约、税收契约等子契约组成,在企业契约中起着贡献计量、利益确定、履约信息提供、维护缔约主体市场地位的流动性以及提供各缔约主体之间谈判博弈的共同知识基础等作用。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政府或民间机构)只是将公用的、一般的交易或事项做出规范,并且即使是这部分规范,也必然是不完备的。会计规则的不完备性是客观存在的,且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经营者必然对会计规则的运用拥有相当的“剩余控制权”,这就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客观空间。

在我国,会计契约的不完备性还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制定没有经过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使得准则中的有些规定必然有所倾斜。由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与否缺乏可量化的客观依据,因此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将会导致企业管理当局在订立契约后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上给予的灵活性实施盈余管理,使契约各方的财富重新分配,尤其是从事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自身的财富再分配,如管理人员的分红可以通过盈余管理而提高,或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企业管理当局失去现有职位的可能性。

三、盈余管理的动因:基于契约理论的思考

1.股权契约动因

一般清况下,企业能否找到与企业签订股权契约的缔约人,即能否将企业的股票发行出去,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前景以及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等因素,并且后者对前者有着相当的影响。因为在对企业公开发行进行管制的国家,对公开发行股票有着相当要求,如必须在一定期间内保持一定的净资产报酬率等。即使在证券市场相当发达的国家,假若没有人认同企业的经营成果的话,企业也不可能将股票发行出去。为了通过监管机构的规定,且使潜在的投资者满意,从而筹集到股权资金,管理者就有可能动用盈余管理这一工具。

另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企业并没有一个已确定的市场价格。那么这些股票的价格如何形成呢?克拉克森、唐顿、理查德森和西佛斯克(Clarkson,Dontoh,Richardson and Sefcik,1992)发现的经验证据表明,盈余的预测信息作为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会引起市场的正面反应。Teoh、Wong和Rao(1998)通过实证也证明IPO公司使用任意盈余来影响投资者的理解以及公司的价值,在公司上市当年拥有高水平的任意营运资金和总应计利润的公司其现金流量在将来会比其他公司低。这些研究都表明一个即将上市的企业,其管理人员有动机对招股说明书中批露的盈余信息进行操纵,以使公司股票有一个理想价位。

2.报酬契约动因

报酬契约是指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为激励管理者为股东价值最大化尽最大努力而与经营者签订的以规范管理者报酬为主要内容的契约。

希利(1985)在文章“分红计划对会计决策的影响”中,对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在进行盈余管理前管理人员拥有关于公司净利润的内部信息,而外部的利益集团,包括董事会都无法准确了解,因此,管理人员就有机会操纵利润,以使他们在公司薪酬合同中规定的奖金最大化。瓦茨和齐默尔曼(Watts and Zimmerman,1999)认为,企业市场价值的不可观察性和业绩分解的困难使得企业实施以会计盈利为基础的报酬计划。因为企业经营是持续的,而管理人员的任期是有限的,因而管理人员有可能把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

3.关系契约动因

关系契约是一种隐含契约(Implicit Contract)。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正式的契约,不同于上文的股权契约和报酬契约。关系契约产生于公司与股东(股东、雇员、供应商、贷款者和顾客)之间的长期关系,并代表一种基于公司过去业务的期望行为。例如,如果公司及其管理人员获得了一种遵守正式契约的声誉,他们将从供应商那里得到更好的条件,从贷款者那里得到更低的利率,等等。

博文、杜洽姆和夏洛(Bowen,DuCharme and Shores,1995)对以关系契约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高报告利润能提高管理人员的关系契约声誉,因为这能增强股东对管理人员将会继续履行合同责任的信心。

4.债务契约动因

在债务契约中,债权人通常会规定一些保护性条款,以防范经理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投资及融资决策。债务契约在大多数情况下运用公认会计原则计算会计数据,以会计数据定义违约行为。经理人员将选择可增加资产或收入以及减少负债或费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以避免这种违约行为。由此得出了屡经检验成功的负债权益假设: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越高,企业经理人员越有可能选择将报告盈利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的会计程序(Watts和Zimmerman,1999)。Beneish(2001)等对违反债务契约的企业进行研究后发现,那些管理者有异常卖出行为的企业,他们在违反契约之前报告的非预期应计利润显著高于控制样本的企业,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推迟了契约被违反的时间。

参考文献:

[1]Wiliima Scott.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译.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32-236.

[2]彭新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

[3]陈奕巧.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8).

[4]Katherine 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Horizons,1989(12):91-102.

作者简介:郭莉(1975-),女,山东济南人,会计师,现供职于山东省立医院财务部。

上一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实现途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