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兴趣出发,构建学生与作品的联系

时间:2022-10-01 04:46:27

从兴趣出发,构建学生与作品的联系

[摘要]以M.H.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的“作品,世界,作家,读者”的“四要素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的几大方向,得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欠缺“作品(古诗词)——读者(学生)”这一环节的结论。并以接受美学和教育心理学为理论支撑,尝试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试图构建起“古诗词——学生”的联系。

[关键词]四要素论;接受美学;作品(古诗词);读者(学生);兴趣

M.H. 艾布拉姆斯教授在其名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明确地提出了文学批评四大要素的理论,即(1)作品,(2)宇宙(世界),(3)作家,(4)读者,以及这四大要素在上述的四大理论(即,“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中各自的比重。《镜与灯》虽然主要讨论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理论,但它提出的文学批评四要素却几乎可以包括西方文论史上个理论流派的批评特征,被广泛运用到文学研究中。

美国斯坦福大学已故比较文学教授刘若愚先生曾运用艾布拉姆斯教授的四大要素论阐述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提出不少新的见解。可见,用此四大要素论来指导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是可行的。

一、四要素论

“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人为作品总的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人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时间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这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从文学作品来说,这四要素自然可以简化为“作品”、“作者”、“世界”和“读者”。为了详细解释这四要素,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为了强调这种构架的人为性,同时使分析更加醒豁,我们可以用一个方便使用的模式来安排这四个坐标。就用三角形吧,把艺术品——阐释的对象摆在中间。” 即:

在这四大要素中,始终占据中心地位的无疑是作品,其他因素和关系都是围绕着作品展开。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四大要素论”

以此理论指导我们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我们很轻易地可以发现一些当下的教学模式和方向。

1、作品: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础就是作品,这是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的。没有作品,就没有教学,即使是主题类教学也必然是在一篇篇作品的基础上积累而成。

在这里姑且不论教师的教学重点是逐句翻译式的字词讲授,或是意象把握式的引导感悟,总之,“作品”这一核心要素也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内容。

2、作者:

《红楼梦》“香菱学诗”一幕中,薛宝钗曾打趣香菱和湘云没昼没夜高谈阔论地说诗,说她们,“满口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可见,诗人的风格早就为人所探知。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所常说的“文如其人”,便是指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我们能很容易地在某些作品中轻易地窥见其作者的身影、性格、文风和气质。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语言的浅白易懂,而李白《蜀道难》则突出表现出了诗人的狂放不羁与飘逸雄浑。

3、世界:

“崇尚现实主义批评原则的批评家们尤其重视作品说反映的世界,也即作品说赖以产生的大的社会文化语境。实际上,无论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作品,甚至现代主义作品或者后现代主义作品,都无法脱离对世界的反映,甚至唯美主义的反真实观也是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作家本人对作品如何反映客观世界的态度,只是这些具有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对世界的真实性的强调有所不同罢了。”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几乎所有教师教给学生的“知人论世”,便是“作家——作品——世界”这三个要素的体现。

4、读者: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但实践中,教师往往将自己的体验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自己与作品的联系,也就隔断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

这也就是当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该补足的一环——“作品(古诗词)——读者(学生)”。

三、构建“作品(古诗词)——读者(学生)”联系的重要性

诗无达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得承认,古诗词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就选了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如果还以平常的方式——讲解字词逐句翻译来讲,学生即使了解了字词含义,也无法体会其中的美感。毕竟,元好问早就发出过感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字词句意不应成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

接受美学甚至认为,“读者是作品意义得以生发的第一因素,是文学接受活动的主体。作品意义具有未定性,如果没有读者的创造和合作,作品的意义就无从产生,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功能就无法实现。” 教学中,学生没有自己的理解与创造,古诗词的意义就无从产生,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等目的更无从谈起。

四、从兴趣出发构建“作品(古诗词)——读者(学生)”联系

高中生普遍已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中学学生的能力和学业成绩更加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因此,能力和学习成绩是青少年关注自我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重中之重。”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地,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并与兴趣密切相关。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正式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需要才会对事物发生兴趣,因此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青少年只有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自觉地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兴趣,才会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社会建设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明确学习动机,加强学习责任感,才会自觉地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生活、自己的未来前途联系起来,才会长时间的积极学习,打好将来为社会做贡献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种内在的力量其实就是兴趣,兴趣是所有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收知识养料的要求,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觅取珍宝,乐此不疲,即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要构建“作品(古诗词)——读者(学生)”联系,从兴趣出发,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五、构建“作品(古诗词)——读者(学生)”联系,尝试多样化教学方向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应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清晰地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就应该改变重讲授轻感悟,重训练轻情感的倾向,在教学中避免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说明,而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着眼于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会。

在教学实践中,要认识到,学生不是接受的木偶,而是作品意义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教学观念的转变,必然就会带来教学方式的更新。

1、诵读教学法。

诵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自古就有。韩愈《进学解》曰:“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绝。”朱熹也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伤口,久远不忘。”古诗词言近旨远,韵味无穷,潜心诵读才可以结合自身的文化素养、生命体验去了解。

为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首先是要广泛肯定,不能因为学生读得不到位就批评否定,而要肯定学生肯读能读的勇气。其次,“诗言志,歌咏言”,根据古诗词可以用来歌唱的特点,让学生听唱诗词改变的音乐,在咏唱中背诵诗词,如李煜《虞美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或者让学生听与古诗词相关的配乐等,鼓励学生自己找配乐进行朗读。另外,通过举行诵读比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向范读发起挑战。

2、比较教学法。

高中语文教材在单元知识和训练的“阅读训练”中,明确提到比较阅读。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的文章加以比较,有分析的进行阅读。

通过比较阅读法,学生不仅可以回顾已有知识,还可以涉猎到课外内容,走出局限于课本的小语文。

在比较教学中,可以选择相同的写作对象或相同的主题,而表达感情,表现手法不尽相同的诗词作为比较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的《卜算子·咏梅》就可进行比较。同时,诗歌创作过程中,也常有许多改易的佳话,既能满足学生爱听故事的好奇心理,又能通过比较让学生亲近诗人、了解作品、分析自居,对他们在写作时注意遣词造句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历经了“到”、“过”、“入”、“满”等字。

在比较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想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自己固有的知识体系对比得出结论。

3、联想教学法。

接受美学认为,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呈“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式”,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就是既定的先在视野,先在视野是由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所构成的某种定势或先在结构,包括读者从已阅读的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与技巧的熟悉程度,以及读者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欣赏水平,艺术趣味等,这些因素化合成一种机制,一种期待,一种对艺术的要求与判断尺度就形成了期待视野。读者以自己的内存图式与文本图式进行比较,或同化(把刺激纳入已有的图示之内,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或顺化(遇到不能用原有的图式来同化新刺激时,便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求适应),只有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相融合时才能谈得上接受和理解,才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课本中有不少篇目虽不是古诗词,但其中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古诗词内容,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古诗词,既和教材相辅相成,又能起到复习作用,激活记忆。如《谈中国诗》一课,在谈“言有尽而意无穷”“那灰色的歌曲,空泛中连接着确切”的诗歌美学标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出杜甫《登高》中的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然后回忆起宋人罗大经分析出的“八悲”。

4、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把古诗词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是增强感知力的重要手段。多媒体课件通过精心安排的图像、声音】情趣等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积极的刺激,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愉悦中嘉盛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并提高如旋律感、节奏感、想象力和理解力等整体感知的能力。

同时,通过穿插民俗、典故、神话传说等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加上仿写、续写等方式,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二度创作,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结语:

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对人的情性有熏陶渐染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美的心灵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今天的高中生,他们与古诗词的联系已经因为各种缘由被生生隔断了。要重塑“古诗词——学生”的联系,不仅需要教师有现实的认识,即,古诗词是高考得分点,更要有长远的观念,也就是,古诗词是完善人格,传承文化的重要一环。

郑晓刚在《从“分析”到“隐喻”——诗歌教学范式的转型》中提出,诗歌教学的范式应从“分析”转向“隐喻”,以解读隐喻语言为核心的诗歌教学范式立足于隐喻语言的宽泛性和多重性,引导学生通过个体的体验去解读隐喻的关联意义,进而达到对诗歌的个性化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多地帮助学生构建起与古诗词(作品)的联系,让他们真正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诗歌,认识诗歌,进而鉴赏诗歌,审美诗歌。

参考文献:

[1] 【美】M.H.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中译本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美】M.H.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第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美】M.H.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第42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美】M.H.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第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第99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 王学绮:《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第112页,《现代语文》,2007年第4期

[7]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256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第10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 王学绮:《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第113页,《现代语文》,2007年第4期

[10] 郑晓刚:《从“分析”到“隐喻”——诗歌教学范式的转型》,《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10期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