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注重作文评价的实效性

时间:2022-10-01 03:42:06

如何注重作文评价的实效性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话、习作的评价,应立足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此,教师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兼顾育人教育、创作指导为一体,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有再创作的信心。

一、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

1 、从强调结果到注重过程。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把作文评价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作文前要考查学生是否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以及采取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作文时要考查学生是否做到独立构思,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文后,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和过程,内容和方法,真正让作文教学成为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素养的过程。

2 、从提倡“精批细改”到发扬“少改多就”。实践证明:往往教师花费了很大精力修改作文,但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只是看看成绩和批语,就塞进书包了事,很少有学生细看教师的修改润饰的。而且一些批语缺乏针对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教师的批语措辞不当,或者是修改过多以至将学生的原意也改变了,这样反而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少改多就,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

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1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给了学生在拟稿基础上一次修改反思的机会,评改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要多读,形成语感,悟出不足。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方法:先通过默读,检查内容,看文章的立意是否正确,选材是否得当,内容是否具体;再通过轻声读,从形式上修改,看层次是否分明,语句是否连贯,用词是否恰如其分,标点是否正确无误。久之,学生就会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评价能力。

2 、互相评价。学生之间生活比较贴近,他们的所思所想也比较相似,情感好沟通。他们评价同伴的习作,往往能提出许多意见,也可以与小作者展开讨论,让他们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可以了解自己在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方面的得失。

3 、集体评价。集体评价更能把习作修改推向成熟,成立小组进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一般4―6人,分组原则按成绩优劣搭配,这样一篇习作4―6人参与评价,既快捷又照顾到了全面。在分组的基础上每推荐一篇修改稿,再拿到班级进行集体评价。集体评价在老师的参与中,引领了习作评价主要走向,一篇篇好文章,成了班上作文的示范。这样以点带面,会有更多的佳作纷至沓来。

评价后的作文在教室里展示出来,还可向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让更多的学生来欣赏文章,还可设一个“最佳评选奖”,让学生学会鉴别,学会欣赏。这样定可促使学生自主作文,主动发展,整体提高。

三、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

为真正达到作文评价的目标,我开始尝试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里保存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保存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及典型案例分析的真实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具体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样不仅体现了作后评价的实效性,还以作文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完善的人格,符合“文品即人品”的现作理念。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给人美感 下一篇:激发中等生活力 运用自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