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纳斯“他者”的异域之路

时间:2022-10-01 03:16:32

作者简介: 徐光明(1988.03-),男,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2012级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德国古典哲学。

〖HJ1.8mm〗 摘 要: 本文从列维纳斯的“脸”,进入他者的伦理学。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是以“他者”的形象塑造的。他者是一条与同一相异的路,“他者”的异域之路是走向生活的。他者之脸,是异域之路上的精神生活。脸言说的是,他者的死。

关键词: 同一 他者 脸

当代法国思想家列维纳斯的著名,源于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哲学一直到海德格尔为止,都没有完全跳出同一性或存在论的圈子。列维纳斯正是在超越自我学的基础上,走向了一条异域之路。这就是“他者”的理论,是其伦理学的核心。同一性或存在论的哲学一直主导着世界,列维纳斯就是要打破同一超越存在,走向“他者”的异域之路。

一个伦理学的哲学世界,建立在“他者”的基石上。马里翁说:“脸言说并现象化为一种伦理学。”[1](p.38)是的,我与他者之脸的相遇,构成了伦理学的形形。列维纳斯从“脸”的不可见性,深入到“他者”的伦理学。我与他者之脸的关系,是一个责任与义务的伦理学世界。我与他者在“脸”的世界里,永远是不对称的。我带有比他者更多的罪,我就要比他者负有更大的责任。他者之脸,是我与生俱来不得不相遇的面孔。

我生来就被他者包围,他者陪伴着我。我是在同他者的相互关系中生存,也是在同他者的关系网络中,面对着他的世界,与他者共存。没有他者的存在,我根本就不存在。在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世界里,与其说我来自于他者,不如说我就是一个他者。只有在他者的世界里,我才会对他者更关爱。因为他者是弱者,需要仁慈。

列维纳斯说:“所有他人都是独一无二的。”[1](p.275)他人,是一个绝对的他者。他者是相异性的,他者就是不可剥夺的。独一无二的他者,都有一个世界。他说:“与他人的相遇一下子成了我对他人的责任。”[1](p.274)我与他者的相遇,无条件的就要对他者负责。我有义务对他者行使保护和关爱。因为列维纳斯说:“我不能让他人独自死去,正是这个事实,作为对我的召唤。”[1](p.276)这是一种爱,一种正义,伦理的仁慈。我与他者就这么联系起来了,而且还是不对称的关系。

生与他者有关,死亦与他者有关。可是,列维纳斯讲比生还重要的死之现象学。这是一种死亡现象学,他历经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生是因为有死,是死敞开了生。列维纳斯说:“我是他人的负责者,我回应他人。”[1](p.241)回应在哪呢?他者的脸。他如是说:“你对脸的反应就是一种回应。不仅仅是一种回应,而是一种责任。”[2](p.330)这种责任是你不能杀人,他人是弱者。杀人,是有责任的,比罪还要多的罪。他者之脸,带有生之要求,却不是死之恐惧。

孙向晨说:“‘脸’不止是‘注视’,更是‘言谈’和‘回应’,并进一步引申出‘责任’的问题,引出‘脸’的‘伦理’意义。”[2](p.148)脸与脸的相遇,是一种语言;我与他者的面对面,是一种责任。他进一步说:“‘脸’的伦理性显示了‘一种存在的断裂’,并预示着某种更深远的东西。”[2](p.145)脸,是其可见性背后的“不可见性”,这是一张断裂的脸。列维纳斯讲的脸是不可见性的,是脸的意义。可见的是面孔,不可见的意义才最为重要。因为脸是他者之脸,我与他者的面对面是一种意义的源泉。

最终脸的不可见性是什么呢?他者之死,我将永远无法与他者的脸“言说”。列维纳斯说:“脸是一种要求”[2](p.330)这是什么样的一种要求呢?他说:“脸意味着‘你不可杀人’,你不应该杀害我。……它想说的是‘你要让我活’。”[1](p.244)是的,他者的要求来自脆弱,是脆弱的心声呼唤着我。我比他者带有更多的责任,有更多的义务来保护他者。生与死就在漫长的一瞬间,死更加的令人高贵。列维纳斯这样说:“有成千上万种杀死他人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用手枪;人们可以通过对他人冷漠而杀死他,可以因溺爱他而杀死他,也可以通过遗弃而杀死他。”[1](p.244)为何要用手枪呢?难道手枪就与死紧紧相连?他者之脸与手枪的面对面,就是我与他者的面对面。手枪是不语的,会言的是我。他者之脸向我请求,死不是这种方法。死应当是一件高贵的事,手枪与高贵相去甚远。他说:“人们可以杀戮,可以消灭。消灭他人要比占有他人来得容易。”[2](p.331)这是生命的死亡现象学,他者永远不可占有。列维纳斯还认为,女性作为他性,即使失去了贞洁,也不能占有她。无论怎样,占有他者是一种不可能的事。脸,我只有对他者负责!

在脸中,我与他者的伦理学关系,永远不是对称性的。列维纳斯说:“与他人的关系是不对称的,这一点对我来说相当重要。”[1](p.276)伦理学一定是与自然相悖的,是讲人性的。如果我与他者的关系是对称的,那么就没有人性的伦理世界。他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相异的有差别的。伦理是他者的伦理,每一个他者在自然中都是弱者,才有伦理的世界。正如列维纳斯所说:“不对称性的概念是设想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最重要方式,它不把他们置于同一层面。”[2](p.340)没错,他的伦理学世界,将“他者”放在至高无上和不可替代的位置,自我是围绕着他者的,自我是另一个他者。脸中有要求,他人是弱者。

结语

列维纳斯的哲学,是讲他者的理论。他的哲学是“这种仁慈的智慧,爱的智慧。” 这不仅是圣经中的智慧,更是塔木德经中的智慧。列维纳斯带着犹太人的生活智慧,成为一个法语世界的思想家。塔木德经给他一种取之不尽的智慧,使得“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发挥到极致。列维纳斯说:“脸的观念就是关于无缘无故的爱的观念,是一种无缘无故的行为的诫命。”[2](p.337)他者之脸的伦理哲学,难道与塔木德经没有关系?

列维纳斯告诉我们,哲学并不只是有同一的哲学,还有他者的哲学。人类的生活世界,把他者放在首位才最为关键。如果没有“他者”的异域之路,那么人类的去留就是不可设想的。即“人类将被抹去,好比画在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是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路,是人类生活世界中有爱的智慧之路。它是一条“他者”的异域之路,脸与脸的相遇、我与他者的面对面都在异域中相逢。无疑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是哲学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这一点都不为过,对当今世界影响也会越来越深。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法] 高宣扬 主编.法兰西思想评论第三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 孙向晨.面对他者 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上一篇:从“人尽可夫”看《左传》女性地位 下一篇:论英国古典电视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