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治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1 03:12:58

陕西省治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对策研究

摘 要:治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保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是促进农村地区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陕西省为例,总结了陕西省近年来在农村公路治超方面取得的成果,结合实际及农村公路的特点,分析了农村公路治超中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了建立农村公路治超长效机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机制;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070-01

1 陕西省治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取得的成果

陕西省自2003年早于全国一年启动治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2004年又随全国开展集中治超,之后又经过强化治超、深化治超等专项活动,以及不断完善治超检测站等措施,全省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率迅速下降。2008年,陕西省启动深化治超活动,确立了严防重管高速路,全面控制干线路,保护稳定农村路的主要任务,治超工作重心从干线公路为主转向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全面治超,有利地促进了农村公路治超工作的有效开展。2009年,省政府颁布了《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促进了治超工作的有序推进,长效治超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2010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办法》,有效解决治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交通厅、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煤炭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治超“春雷行动”。经过大力整治,农村公路治超取得良好效果,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率从强化治超前的20.0%下降至3.0%以内。

2 陕西省治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陕西省治超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2.1 治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任务繁重

2005年以来,陕西省交通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万多公里。截至2010年1月,全省农村公路已达13多万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9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农村公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多数路段由人民群众领养。由于没有强制权,对在农村公路上从事超限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的车辆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制止。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行驶农村公路的运输车辆越来越多,加大了路政管理的难度。

2.2 区域内短途超限超载车辆成为农村公路治超的难点

随着干线公路治超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超限超载运输业户为躲避治超监测站检查罚款绕行农村公路现象日趋严重。尤其是在干支线交汇的节点位置以及砂石、煤炭等运输活跃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当地运输业户以“游击战”形式与治超人员玩捉迷藏,躲避检查,闯关逃检、暴力抗法等,给工程技术标准较低的农村公路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2.3 农用车辆超限超载标准难以界定

相对于干线公路来说,行驶农村公路的车辆类型更为复杂,改装车多,许多车辆不装载也超限等现象普遍存在。但在车辆超限标准的认定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之处,给一些部门和车主钻政策的空子留下了隐患,使治超工作进退两难。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县、乡道为三级公路的严格限制车货总重超过30吨的车辆驶入,县乡道为四级公路的严格限制车货总重超过20吨的车辆驶入,等外公路和村道严格限制车货总重10吨以上的车辆驶入。对技术等级高或设有治超站点的路段,按照国省干线公路的治理方式进行。这一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及实践操作性,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3 构建农村公路治超长效机制的对策与措施

农村公路具有线路长、分布广、监控难、手段少的特点,相对于收费公路的全封闭来说,农村公路是一种非封闭式的运输载体,通行的交通工具复杂。治理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治超的新模式。

3.1 明确治超工作责任主体,加强货物装载源头监管

2008年6月,陕西省交通厅颁发了《陕西省关于农村公路治超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县(区)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治超的责任主体,县(区)交通局是农村公路治超的管理主体、实施主体。在治超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交通局的模范带头作用和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作用。

做好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工作,需要在县(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对货物装载源头企业的联合监管制度。充分发挥交通、国土资源、煤炭、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联动作用,综合运用行政和经济等你手段,严控货物装载源头,有效杜绝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载货、上路。县(区)运管所对登记入册的货物装载单位,应采取派驻人员、巡查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路政执法人员加强资源集中区域所在路段的巡查,一旦发现超限超载车辆,直追源头,对源头企业组织监督检查。县(区)政府督促国土资源、煤炭、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定期检查货物装载企业经营活动。省交通厅将货物源头监管工作与交通投资计划挂钩,对于源头监管不力的县(区),核减其农村公路建设投资。

3.2 加强公路治超区域合作,实施干支线联动治超

公路治超是一个有机整体,农村公路治超是全省治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村治超工作的有效开展,既要加强相邻县(区)的配合,又要加强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治超联动。

农村公路点多、线长、覆盖面广,而各县(区)交通局管理人员有限,建立相邻区县联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各县(区)治超办应当加强与相邻地区的协调沟通,共同制定联动治超方案,根据各辖区内货物装载源头分布和超限超载车辆行驶情况,确定布控位置,统一行动,并定期通报各自治理情况,适时调整治理措施。对通行农村公路的超限车辆列入黑名单,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车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上一篇:信息市场问题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作业基础预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