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并重,提升语文能力

时间:2022-10-01 02:54:28

读写并重,提升语文能力

[摘 要]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有吸收才有倾吐。通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机结合,能让读与写互为促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明确训练目标,强化训练意识;善于利用教材语言优势,挖掘有效练笔点;借助精读课文,有效铺路搭桥;把握不同文章体裁,确定恰当结合点;贴近学生实际,巧妙随文练笔。

[关键词]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72-01

新课程实施以来,加强读写结合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优势,是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读写并重呢?

一、明确训练目标,强化训练意识

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通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有机结合,能让读与写互为促进。

首先,读写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有效解决了学生无内容可写的难题。其次,读写结合可以减缓小学生习作的坡度,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第三,读写笔形式灵活,训练机会多,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将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落实到位。语文教师只要在阅读教学中明确训练目标,强化训练意识就能使读与写二者水融,相互促进。

二、潜心钻研教材,挖掘有效练笔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一篇篇范文,形式规范,文质兼美,不仅是学生阅读的经典材料,更是学生练笔的最佳范本。

如《黄山奇石》一文,文中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介绍了黄山上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五老奔天都”和“金鸡叫天都”等奇观。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引读,男女生配合读,让学生感受句子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课后,让学生仿照这种写作特点,运用自己的合理想象,写一写黄山上的其他石头。“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又会是怎样一番生动有趣的景象呢? 只要教师结合阅读,教给学生规律,使学生有章可循,他们就能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

三、借助精读课文,有效铺路搭桥

精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精彩片段、重点语段进行深入理解、品评、运用,并抓住读写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教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方法和规律。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师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文章为了表现父子情深的主题,为了塑造父亲这一伟大形象,选取了什么样的生活素材?结构布局是如何安排的?选取了什么样的语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写作特点,并结合这篇范文指导学生开展表现亲情的综合读写训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

四、把握文章体裁,确定恰当的读写结合点

找准读写结合点是学生练笔成功的关键,不同体裁的课文在读写结合的指导上要有区别和侧重点。

小学阶段文章的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记叙文、应用文、童话等。记事类的课文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过事例告诉我们人生道理;写人的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了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说明文利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特点……教师课前只有认真解读教材,才能利用文章不同的体裁特点确定恰当的读写结合点。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猫》《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的许多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的方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有四句话,第一句总述:“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后三句则分别从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四方面具体进行了叙述,突出了总述句的意思。学生阅读后,自然而然就能领会到“总分”的写法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伺机提供一些总起句让学生练笔。如:“游乐场是孩子们的乐园……”“课间活动有趣极了……”“公园的花盛开了……”教师可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然后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方法写一段话。

五、贴近学生实际,巧妙随文练笔

随文练笔一般以片段练习为主,能减轻习作的难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但是随文练笔一定要形式多样,力求贴近学生。

如《花钟》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各种花开放的时间、花开的形态。句与句之间的结构是并列式的。《白鹅》突出了鹅的高傲,抓住了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特点来描写,全文结构是先总后分。《美丽的小兴安岭》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四季的描写是并列式结构,且几个段落的结构、写法都相似。教学时我们随文安排在第二课时让学生进行片段练笔,学习篇章结构、表达方法。这既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在读中拓展了写,在写中深化了读,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要我们课内重学法,课后勤操练,读写并重,就一定能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下一篇:微课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