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时间:2022-10-01 01:05:39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现状

旅游地质资源就是指那些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它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了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人类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纵观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基本上受控于区域地质地貌条件,而地质地貌条件的好坏决定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例如,中国旅游地质资源,主要按三大阶梯地势分布,而我国的三大阶梯地势,则集中反映了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区域性差异。在第一阶梯地势区多分布着大高山、大高原、以探险旅游为主,又由于该区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发达,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如第二、第三阶梯区;在第二阶梯地势区,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旅游地质景观最丰富,但一些地方由于地质构造复杂,交通不便,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如第三阶梯地势区。因此在我国三大阶梯地势区,景观最丰富的为第二阶梯地势区,开发程度最高的为第三阶梯地势区,形成了五个显著的旅游地质资源“富矿带”,具体情况如下:

沿海旅游地质资源“富矿带”

该带从辽宁省鸭绿江入海口的东港市至广西防城港市北伦河入海口。包括旅大、北戴河、青岛、连云港、上海、杭州、厦门鼓浪屿、香港、琼州、北海等一系列部级、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十万大山旅游地质资源“富矿带”

这条“富矿带”是中国东部平原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的分界系。该带地形剧变,高差千米,景观殊异,巍峨峻峭。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大兴安岭的阿尔山、古利牙山,承德、八达岭、居庸关、野三坡、苍岩山、嶂石岩、五台山、嵩山、武当山、神农架、三峡、张家界、猫儿山等。

咯喇昆仑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岷山―大雪山―横断山旅游地质资源“富矿带”

该带为青藏高原的北部与东部分界山系,高差达1000-2000米以上,地质构造复杂,景观奇特。主要风景名胜区有阿尔泰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黄河积石峡、黄龙九寨沟、贡嘎山冰川、丽江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中甸虎跳峡、腾冲火山等。

沿江旅游地质资源“富矿带”

长江长6300km,横贯东西,切穿中国地貌上的三大台阶,沿江两岸是我国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带之一,也是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结合最密切的地带之一。主要风景名胜区有太湖、瘦西湖、钟山、天柱山、九华山、庐山、东湖、三峡、丽江玉龙雪山、虎跳峡等。

沿河旅游地质资源“富矿带”

黄河长5464km,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自东向西曲折迂回,九曲绕天下,险滩峡谷与盆地相间分布,景观险峻雄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密切结合,旅游品位极高。主要风景名胜区有泉城济南、河南邙山、三门峡、风陵渡、龙门峡谷、壶口瀑布、贺兰山青铜峡、兰州皋兰山、积石峡、龙羊峡、玛卿岗山等。

以上五个旅游地质资源“富矿带”,经过近二十年来不同程度的开发,有的已成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如黄龙九寨沟、湖南张家界、涞水野三坡、昌黎黄金海岸等,有的还需要进一步去开发。

二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在已经开发的旅游地质资源中,由于旅游经营者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开发数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无序开发,破坏环境,利用率低下和管理不利

这类开发问题,主要表现在岩溶地貌方面。例如,我国北方洞穴规模较小,品级不高,一些旅游开发者为了经济利益,搞遍地开发,严重地破坏了该景点的生态平衡,造成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石基等现象,也为国家资金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旅游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

在开发旅游地质资源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知识或考虑不周,而进行了一些不适当的工程,造成了对旅游地质资源的严重破坏。例如,在风景名胜区内修建道路而大规模开山劈石;在风景区中央建宾馆、饭店、厕所、公安机关办公楼等,严重地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和天然美感;在一些天然景观区,修建了现代化的售票出入口,使人感到人与自然的差别与不协调。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等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旅游经营者们以营利为目的,千方百计地吸引游客。他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任意改造风景区的地形、水文、生态环境,建造各种构筑物和建筑物,出现了很多人造风景区。另外,他们还将一些项目,各类商品搬到风景区,使风景区商业化,像个叫卖市场。更不能容忍的是他们大兴土木,建豪华宾馆、星级饭店、开商店、修公路建索道、开工厂等,使旅游资源区变成了城市小区,严重地破坏了原有天然景观,同时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

在旅游开发之前,我们应对该地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算出该地旅游容量,然后写出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旅游开发规划。但是有些人不按科学办事,一味地求大求全,自然的不够,既破坏了旅游资源,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浪费。

三 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

旅游地质资源保护的意义

旅游地质资源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是自然及人类文化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因而具有空间定位性、永续性、易受破坏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在对旅游地质资源进行开发时,就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旅游地质资源。为防止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己,就要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自始至终地贯彻“以保护求利用,以利用促保护,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对这类特殊的旅游资源要进行准确而鲜明的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实施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它们发挥出最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和谐保护,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对策

造成旅游地质资源破坏的原因很多,基本上可划分为自然作用和人为作用两大类。自然作用的影响主要指旅游地质资源受内外营力作用而产生的影响,它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缓慢性影响和突发性影响。缓慢性影响,以外力作用为主,如风化作用,溶蚀作用,侵蚀作用,风蚀作用,氧化作用,流水切割作用等。这些作用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的同时,也会形成新的地貌景观,如奇石、岩溶地貌、海岸地貌、雅丹地貌等;突发性影响,以内力作用为主,如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地震、火山喷发等。其他洪水、火灾、泥石流也是不可避免的。人为作用的影响,主要是指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或人类旅游活动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如工业污染,过度砍伐、采石、取水、修道、加速石刻、雕塑,以及旅游素质低下,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直接破坏等。针对以上种种破坏,我们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宣传及普及教育活动。由于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便难于复原,因此,我们要提高全民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强宣传,提高地质学科普知识,使之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

减缓旅游地质资源的自然风化。由于风化的原因是由于大气中光、热、水等因素变化引起的,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环境条件,使风化过程减缓,就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例如,对于洞穴旅游资源,可以采取控制游人数量,减少co2、水分的生成,减小洞穴内空气流动速度来进行保护。

建立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政策法规。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要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旅游资源权益的配置,并逐步改善对旅游资源多头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分散的状况。对危害和破坏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对造成严重破坏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系统。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国家、省级、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以及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这为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保证。

把保护旅游资源列入发展战略规划中,减少人为旅游资源的破坏作用。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必定要引起破坏,而破坏又涉及到保护问题,所以开发―破坏―保护是对立统一的,许多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都是在开发时产生的,因此,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就要减少或预防旅游资源的破坏,尽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作者系辽宁科技学院旅游地学研究所所长)

上一篇:生态,让榆垡如此美丽 下一篇:中华一绝 福聚兴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