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的管理与应对研究

时间:2022-10-01 12:48:28

现代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的管理与应对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延续数十年的电建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作为新模式的电力工程总承包便逐渐成为了电建的主流。本文结合电力工程总承包的实践,对其承包活动中所要面临的诸多风险如何管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为总承包企业指出了规避和降低主要风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电力工程 总承包 风险管理 应对研究

1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管理

1.1项目风险分析

NOSA管理的理念是:所有的场所都有风险;所有的风险都可控制;所有的事故都可避免。这个理念在电力建设中尤其重要,电力工程总承包,处处存在着风险,但是这些风险都是可控的。要从风险识别开始,然后针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价,最后达到风险控制降低风险、消除风险的目的。

1.1.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做好了风险识别,才能将风险评价做到位。为了把风险识别工作做好,首先要弄得清清楚楚的就是总承包项目到底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在承包活动中存在着哪些不确定的风险,这些风险的性质是什么,彼此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等。其次,承包企业要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总承包项目中形成风险的所有可能性事件一一理清。最后,把这些结果整理出来,并且要形成书面文件,为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1.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就是要根据项目目标和相关的评价标准进行,要对风险识别的结果进行综合、系统、科学的分析,以便确认项目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把这些关系理清后,再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整体水平和等级的评定。其过程主要有:认真、系统地研究与项目风险有关联的背景信息;确定总承包项目的风险评价基准;在进行风险评价时要用风险评价的方法来确定承包项目的整体风险是在什么样的水平上;科学地运用风险评价的相关工具,对总承包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的排序,查找并确定关键风险是什么;最后,要对总承包项目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准确地确认承包项目的风险状态。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有定性分析,定量计算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这三种。

1.1.3整体风险评价

整体风险评价就是要考虑诸多导致风险发生的各个因素对总体目标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PERT,、 GERT、概率树等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这些科学的方法给出风险给项目目标带来的可能后果及其概率,然后就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或风险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评价的方法,对项目整体风险给出评价,并确定出风险的等级,以便对风险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控制。

在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按概率等级划分方式进行分级。分别有频繁、很有可能、有时、极少和不可能,针对这几个不同的表现发生风险的概率分别是0.9、0.7、0.5、0.3和0.1,而相对应的等级是A、B、C、D和E。而电力工程总承包风险严重性等级的划分别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属于极其困难的情形,即工程项目完全失败,全系统失效,属于一等事故等级范畴;风险发生后的后果比较严重,部分工程项目失败,而且系统受到的损伤属于轻度的,属于三等事故等级;风险发生后的后果比较轻微,对系统的操作极其低,甚至是没有部分项目失误,损失很容易挽回的情况。与此相对应的风险严重性分别为:1.0、0.7、0.4、0.1,风险等级分别为I 、II、 III、 IV。

对工程的风险评价可以通过绘制表格的方法进行统计处理,进而进行更深层更复杂的分析判断。在量化表中,可以分别对风险的具体情况进行标识,按照高、中、低的分类进行填写。该表在填写以上内容之外,还可以其它的方式进行填写。比如将风险细化成为按紧迫程度来分,按费用风险、工作进度风险、质量风险以及功能风险等分别进行排序评估。对那些可能对项目目标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要做好概率分析和对目标影响程度的分析,并做出正确的评估,将结果统计在内并对此项内容做出详细说明。

2 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识别、评价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应对的策略,想办法使风险弱化、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

2.1风险弱化

使风险弱化是一种积极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策略。该策略就是组织层要根据风险的识别、评价结果,找出科学的办法将其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使企业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尽量减少。例如,如果项目的实施过程需要经过雨水比较多的夏季或者风雪交加的冬季,而无法按计划进行正常施工,那么,就要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时,提前将这一类的不利于施工进行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综合考虑之后再制定总工期。用这种办法便可以弱化风险。弱化风险的方法如何按时间划分,可以分为风险发生前、风险发生中和风险发生后。如果在风险发生前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弱化,其本质就是风险预防,是风险发生前做好预防措施,弱化或避免风险的发生;如果在风险发生中或风险发生后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弱化,其本质就是风险控制,就是当风险发生了,就要想办法降低风险的损失。

在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经常采取的风险弱化的方法便是风险预防,也就是说要在风险发生前想办法使风险弱化。如,在主厂房、烟囱、冷却塔等建设中,许多员工要进行高空作业,为了预防高空坠落,在高空进行施工的员工,都要按规定,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带;为了防止空中落物砸伤施工人员或设备、设施,还要搭建围栏、防护网等;为防止火灾发生,施工现场不仅要有水源,还要有灭火器、消火栓等,并严禁进入现场的人员吸烟。

2.2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所要承包的项目风险性太大,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规避风险,那么就要主动放弃承包或是改变行动方案,来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采取规避风险的这种策略,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因为如果对该项目的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便草率采取放弃项目的方法规避风险,就可能造成损失。当然,如果采取改变行动方案的方法规避风险,虽然说损失可能小一些,但是如果是草率的,也同样会有所损失。这种策略是在放弃使用有风险的项目资源、项目技术、项目设计方案为前提条件的,所以,一定要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在有了十足的把握后,方可采取该措施。

2.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面对可能发生的巨大风险无力承担时,承包企业通过一些合法的手段,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的行为。顾名思义,风险转移只是将风险换了个地方去发生,这样做不可能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更不能减少风险发生时给项目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是因为采取了转移的方法,却可以使承包项目的企业减少因风险发生而带来的损失。这种风险转移的方式比较合适应对那些风险发生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损失便很大的情况,风险转移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出信、发包、开脱责任合同、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与担保。

2.险承担

承担风险是指很清楚风险一定会发生,而且对此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所有的后果都很清楚,并且在经济上足以承担,又不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不会影响到企业形象,不会影响企业信誉度的情况下,承包企业决定自行承担风险的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小输换大赢的风险承担策略。这种策略通过是采取将该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列为该项目的一种费用,比如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或者建立风险基金等,在电力工程总承包中,许多企业会在投标中单独列出一项,就是不可预见费,专门用来处理因材料涨价等带来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成花玲、常春育著,论工程总承包方式的建立,山西建筑,2002.1

[2]郑磊,工程总承包企业概念问题探讨,基建优化,2004 25 ( 5 ) : 5 7.

[3]郭波,龚时雨,谭云涛等编著。项目风险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石油库建设项目工程竣工资料管理存在问题与对... 下一篇: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通病及解决途径的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