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

时间:2022-10-01 12:07:42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

现代社会需要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人的能力的培养,要从人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入手,现实世界中并非一切事物都是被我们直接地感知到的,还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中介,间接地去反映和认识客观事物,这就是思维,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教学是师生思维活动

的过程教学,学生的数学思维无疑成为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下面就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因此数学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思维培

养创造条件。比如,余弦型函数的教学,因为前面刚刚系统研究了正弦型函数的图象、性质,学生完全可以类比正弦型函数的学习内容及过程,借助余弦型函数的图象对照着进行研究,学生的思维可以高速运转起来,进而可以让学生轻松地体会到什么是知识的迁

移,学生也可以很容易地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另外,大家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放手让学生自己随意去想和做,并不意味着任意“放羊”。“放羊”的同时,教师的课堂主线必须把握住,也就是教师必须是课堂的主导,也就是课堂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但学生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思维。

否则,达不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以思维为核心,可以构建“问题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最不懂的应该是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建立的,也就是给出这样的已知条件,我们都可以怎样去想,为什么想到那样去解题,所以教师的教学应该要弥补上教材中例题题干与解题过程中间寻找解题思路的空白。数学的发展需要发现与探究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要意识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发现、探索才可以获得,所以,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说教为主,必须改变。

三、学生思维的培养,重中之重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多方面研究证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数学能力。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它们是思维的各个不同方面的特征,数学的课堂教学,思维的深刻性既是基础,又是培养的对象。思维的敏捷性,主要体现在解题的速度上,所以一定要让学生领会数学知识的本质。只有领悟了知识的本质,才能运用自如,本质认识越深刻,就越容易解决更抽象的问题;对于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也是学生思维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引导学生自己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并且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的好习惯。

总之,教学也就是要有教有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只有抓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这根主线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感悟天地造化的数学之巧妙,数学家创造数学之深邃,数学学习领悟之欢乐。也只有使学生思维从横向与纵向上都有发展,学生才能被数学所吸引而渐渐喜爱数学,主动地学习数学。

(作者单位 辽宁省庄河市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谈高中语文课堂的“动”与“静” 下一篇:树立大语文观 构建大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