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上的临床价值

时间:2022-09-30 11:40:06

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上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胃镜活检外科术后病理查在胃癌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并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术前给予患者胃镜活检,术后给予患者外科病理检查,对胃镜活检结果进行总结,同时通过外科病理检查结果对胃镜活检确诊率进行判定。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经胃镜活检61例患者确诊为胃癌,16例患者疑似胃癌,3例患者排除胃癌。结论:胃镜活检的准确率和术后病理结果虽不完全相同,然而其作为术前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准确性较为理想,对预防及早期治疗胃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病理;胃癌;胃镜活检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致死率非常高,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胃癌在发生初期往往较难被诊断出来,据调查,80%左右的胃癌患者在入院时已为进展期,且该病具有不可逆性,即便给予患者全胃切除术治疗,术后五年患者的生存率也只有30%-45%[2]。因此,加强对胃肠疾病患者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的重视,从而有效的预防胃癌发生,同时及早给予胃癌患者相应的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我院为探讨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上的临床价值,对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男45例,女35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4.9岁;其中52例患者伴有上腹痛症状,45例患者伴有上腹胀症状,37例患者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13例患者伴有贫血症状,29例患者伴有胸后骨不适症状;并发部位:28例患者为贲门小弯侧,14例患者为胃角,4例患者为胃底,26例患者为胃体,8例患者为胃窦;43例患者胃病史小于5年,37例患者胃病史大于等于5年,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治疗,术前均进行胃镜活检。

1.2病理检查方法

80例患者均性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检查,均规范取材,病灶直径小于10mm的患者均全部取材,而直径大于10mm的患者则部分取材。给予患者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治疗,并给予其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利用显微镜对患者病灶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进行观察。同时对胃镜下病灶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记录。然后通过胃镜活检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比较,分析两者的相符度、侵袭情况、病灶转移情况。

2.结果

2.1胃镜活检病理结果

术前患者经胃镜活检得出,病灶直径:38例患者小于30mm,20例患者为30-40mm,12例患者大于40mm;浸润深度:55例患者为粘膜内,25例患者为粘膜下;组织学分型:15例患者为管状腺癌,47例患者为中、低分化腺癌,5例患者为息肉,6例患者为黏液腺癌,7例患者为印戎细胞癌;淋巴结转移:14例患者有转移,66例患者无转移。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浸润深度中有68例患者检查结果一致,组织学分型上有67例患者检查结果一致,淋巴结转移上有73例患者检查结果一致。

2.2胃镜活检诊断结果

本组8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胃癌,以早期胃镜活检结果为依据,本组80例患者中61例患者确诊为胃癌,占76.25%,16例患者疑似胃癌,占20.0%,患者由于活检标本组织坏死,细胞呈异型性,且伴有明显退变现象,需重新取材送检。3例患者排除胃癌,占3.75%,患者临床症状、常规检查结果均疑似恶性肿瘤性病变,然而经胃镜检查均无明显恶性病变线索,判定为胃息肉。

3.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据了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原因和人们的饮食习惯、遗传、吸烟喝酒等因素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该病患者多为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人[3]。同时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极易发展为胃癌,因此,及早给予胃肠消化系统疾病早期胃癌诊断就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胃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活检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术后病理检查前胃癌诊断的常用方式,其诊断价值也逐渐受到重视。胃镜活检通常能确诊恶性病变,然而胃镜活检往往会受到标本取材的影响,其并不能准确判定所有病变组织,因此,胃镜活检的诊断结果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并非完全一致。所以,现阶段临床上仍将术后病理检查作为胃癌检查的主要方式,而将胃镜活检作为参考方式。然而其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由于胃镜活检往往会受到标本取材的影响,因此,为提高胃镜活检诊断的准确度需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重视,第一,对于胃溃疡患者,在进行胃镜活检时其标本应选取溃疡隆起边缘内侧;第二对于疑似胃癌患者,在进行活检时其选择的标本数量应大于等于3块,并且要确保标本所在部位各不相同;第三,由于早期癌变患者的病灶部位没有典型、明显的形态特征,所以在给予其胃镜活检时需行黏液染色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胃镜活检的准确度。同时患者的治疗方式往往会受到胃镜活检结果中分化程度及病理分型的影响,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提高胃镜活检确诊度的重要性。本组80例患者胃镜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浸润深度中有68例患者检查结果一致,组织学分型上有67例患者检查结果一致,淋巴结转移上有73例患者检查结果一致;61例患者确诊为胃癌,16例患者疑似胃癌,3例患者排除胃癌。这就说明胃镜活检的准确率和术后病理结果虽不完全相同,然而其作为术前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准确性较为理想,对预防及早期治疗胃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鹤梁.胃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与外科病理诊断在胃癌诊断上的差异[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7(21):147-149.

[2]梁永贵;侯彩霞.超声内镜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8(02):93-94.

[3]赵梅莘;丁士刚;刘琳娜;王晔;张静;张贺军;张颖.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异同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4(08):32-34.

上一篇:急诊护理的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下一篇:结肠癌根治手术护理配合中循证护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