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30 11:15:07

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基地选择、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促进马铃薯高产。

关键词 无公害;马铃薯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079-01

近年来,隆德县马铃薯产业在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下,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成为隆德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隆德县马铃薯是有发展前途的农产品,为适应马铃薯市场的发展,提高马铃薯产品的竞争力,要在隆德县发展无公害马铃薯生产。现将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基地选择

基地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空气清新、交通方便的地块,要求土壤耕层深厚,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力强。前茬为非茄科作物,不宜连作。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2%,pH值5.6~7.0。大气环境符合GB/T18407质量标准;灌溉水不含有害物质,周围无污染源,生产灌溉用水符合GB/T18407农业用水标准;土壤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含量符合土壤环境GB/T18407质量标准。

2 品种选择

品种的选择在考虑其用途的基础上,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宜当地栽培环境条件的品种。根据隆德县的自然条件、生态区域、品种属性和市场消费需求,合理选择脱毒种薯,早熟、中熟、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种植。常选用的品种有青薯168(菜用型)、青薯2号、陇薯3号(淀粉型)、宁薯4号、宁薯8号(商品型)。种薯以单块重15~25 g为宜,最好不切块,以防人为传染病害。

3 种薯处理

选用薯块完整,薯形好,表皮光滑细嫩,无病虫害,没有伤、烂、冻的薯块作种用。在切块时,要选芽切块,充分利用顶芽优势,纠正过去不用顶芽的习惯。每个切块应留有1~2个芽眼,切块为立体三角形。薯块大小以25~50 g为好。切刀用5%高锰酸钾或5%福尔马林溶液消毒。切好的薯块可用草木灰拌种[1-2]。

4 整地施肥

4.1 深耕整地

前作作物收获后应立即早耕、深耕。深耕犁透,晒垡熟化土壤,要求耕深20 cm以上,坡地沿等高线自上而下耕地。如果耕后遇雨应及时耙耱保墒。秋季(9月下旬)进行末次耕翻、耙耱和平整田面,使土壤细碎、上虚下实,无根茬杂物[3]。

4.2 合理施肥

一是施足基肥。结合秋后末次耕翻,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0~75 t/hm2、碳酸氢铵450~600 kg/hm2。播种时施尿素60~90 kg/hm2、磷酸二铵75~150 kg/hm2。二是追肥。现蕾前结合培土追施尿素60~120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培土高度25 cm。

5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5.1 播种时间

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7 ℃、土壤10 cm地温达到7~8 ℃时,是当地播种马铃薯的适宜时期。当地早熟品种4月上旬播种,中晚熟品种4月下旬播种。旱地雨后趁墒播种,水地灌水后播种。

5.2 播种方法

用畜力步犁开沟播种或人工点播。采用单行单垄或双行靠种植,播种深度15 cm。单行单垄行距40 cm,双行靠种植宽行行距50~60 cm,窄行行距20 cm,株距33~47 cm。一般早熟品种保苗6.75万株/hm2左右,中熟品种保苗6.00万~6.75万株/hm2,晚熟品种保苗5.25万~6.00万株/hm2。

6 田间管理

6.1 锄草松土

马铃薯苗高10 cm时进行第1次锄草松土,现蕾期进行第2次锄草,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人工拔除大草。

6.2 中耕培土

马铃薯齐苗后进行中耕松土,现蕾前进行第1次培土,块茎膨大期进行第2次培土。培土对马铃薯生产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创造暗环境,促进马铃薯的叶腋萌发匍匐茎,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块茎。因此,培土可以增加地下茎节数,有利于多发匍匐茎、多结薯。二是培土还可以防止块茎外露形成青头、绿肩,影响其商品性。

中耕一般结合培土进行,其作用是疏松土壤,调节水、肥、气、热,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一般中耕培土2~3次,中耕要深耕少培土,以后要浅一些,同时多培土[4]。

6.3 去蕾摘花

现蕾开花期进行去蕾摘花,以减少养分消耗。

6.4 控蔓促薯

当地上部茎蔓生长过旺时(主要为晚熟品种),在开花前用120 mg/kg多效唑溶液叶面喷施,控制营养生长,促使块茎迅速膨大。

7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

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7.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5点:一是根据种植地气候、土壤、种植地常见的病虫害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使用健康的不带病毒、病菌、虫卵的种薯。二是合理品种布局,实行轮作倒茬,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三是合理密植,起垄种植,加强中耕除草、高培土、清洁田园等田间管理,降低病虫源数量。四是采用小整薯播种、芽栽、夏播留种防治环腐、黑茎病。五是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远离深埋[5]。

7.2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可以施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50~750 g/hm2防治鳞翅目幼虫。

7.3 化学防治

田间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晚疫病:用6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900 g/hm2叶面喷雾防治。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蚜虫,以防病毒侵染传播。

8 收获及贮藏

8.1 收获

根据生长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收获。收获前若植株未自然枯死,可提前7~10 d杀秧[6]。收获后,块茎避免曝晒、雨淋、霜冻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变绿。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马铃薯(NY 5024)》的要求。

8.2 贮藏

入窖前,首先打扫干净窖,再用烟火熏或生石灰消毒,把病烂伤薯除去,分级贮藏。切不可把普通薯与脱毒薯混藏,也不可把不同级的原种混藏。运输和贮藏过程中要避免碰伤表皮。窖装至2/3即可,并要经常检查。窖温以保持1~5 ℃为宜。

9 参考文献

[1] 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J].山东蔬菜,2009(1):29-30.

[2] 国成斌.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8):106,60.

[3] 董广录,李谨,陈白凤,等.绿色马铃薯生产操作规程[J].山西农业,2004(11):26.

[4] 杨如达,杨富,李淑兰.无公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113-114.

[5] 李利香,李红红.静宁县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范[J].甘肃农业科技,2008(10):36-38.

[6] 彭美祥,夏继长.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J].中国果菜,2009(9):33-34.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 下一篇:浅议初中英语有效作业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