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使数学课堂走向深刻

时间:2022-09-30 11:05:56

教育智慧使数学课堂走向深刻

一个智慧的教师既爱自己的专业又爱自己的学生,用心灵与智慧对话,用智慧开启思维,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将由活泼走向深刻。

一、 善于倾听,捕捉智慧

倾听学生的想法不失为一种教育智慧,教师在倾听中要学会捕捉,课堂中学生呈现出来的一些思维亮点,是教学中稍纵即逝的宝贵资源,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案例一:苏教版一年级上册《7的加减法》教学片段

想一想: 5+2=

7-2=

2+5=

7-5=

师:你能计算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1:我先数5,接着再数2个数,得6、7。

生2:我想5和2组成7,5加2得7。

生3:我知道5加2得7,2加5也得7。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学生边举手边站起来大声地说:“5加2得1。”

语音一落,全班一阵哄堂大笑。

怎么办?怎样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回答就要看教师的教育智慧了。如果教师不让学生把话说完,把“5加2得1”视为“胡说八道”“出洋相”而不予理睬,或加以指责,那么这位学生今后可能不敢再发言了。那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又从何说起呢?教师要善于倾听,捕捉智慧,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精彩:

师:哦!5加2还会得1?你是怎么想的?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这位学生由于全班同学们的哄然大笑不敢回答)

师:老师和同学们都在等着你说呢!

生:每星期我们上学5天,休息2天,加起来正好是1星期,所以5加2得1。

师:哦,原来是这样。

师:这样的5加2得1,实际应该怎样说更好呢?

全班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后,知道了“5加2得1”要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正确。

正由于教师的信任,善于倾听,让学生说下去,终于发现这位学生很不一般,他能联系实际,提出生活中关于星期变化的数学知识。

二、延迟评价,等待智慧

对于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或者是学生答案不完整和错误时教师不要轻易作出评价,更不要贸然否定。延迟评价,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也给教师一个冷静思考,妥当处理意外的时间准备。

案例二:苏教版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片段

师:大家回忆一下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下面先请大家用长短不同的线段作直径画圆。

师:观察一下你所画的圆发现了什么?

生1:直径长,画的圆大些,直径短,画的圆小些。

生2: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师:估计一下,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几倍?你有办法验证吗?(学生讨论)

师: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圆,在刻度尺上滚动去验证。(学生各自操作)

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报”:老师,××带的是一根破尺子,滚不了。一检查,果然,这位学生带的是一把断掉一截的刻度尺,长度不够使圆滚动一周。

面对学生的“举报”,怎么办?如果这样做:先批评这位学生没有准备好学习用具,“断尺”怎能用?再出面向班里学生借一把尺子使用。可是,这样做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难道没有更好的做法吗?延迟评价,精彩就会出现。

师(微笑着):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会想出办法,把圆周长量出来。

生:我的尺子是不够长,但我把圆对折,再在尺子上滚动,把量得的滚动的长度乘2就是了,我更快,还不用在圆周上做记号。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的生成过程。面对用“断尺”的学生,不用粗暴的批评,而是用“没关系”三个字,注入了信任和期待,鼓励这位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延迟评价激发了他的创造性思维。

三、因势利导,引出智慧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案例三:苏教版六年级《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师:有两个烧杯分别加入温水120克和280克,再分别加入方糖30克和40克,等糖完全溶解后,看哪杯糖水更甜?

(谁知问题刚一抛出,竟有一个学生没等举手就兴奋地举手发言)

生:让我喝一口。

(一下子把全班同学逗得哈哈大笑)

这个实验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分别计算每杯糖水中糖占了百分之几,比较百分数的大小后得出哪杯糖水甜,然后诱导学生得出“只要算出糖占糖水的百分之几,便可以得出哪杯更甜”结论,进而引出百分数的意义。现在,这个天真无邪的学生以“让我喝一口”打乱了教学进程。那么,怎样使教学进程顺利进行而不“搁浅翻船”呢?这需要教育智慧,因势利导,接纳个别孩子的想法,信任每一个孩子,才能使教学进程出现新的转机。

师:行,请你将两杯糖水各喝一口,不过,哪杯糖水甜的品尝结果先得保密。

生:将两杯糖水各喝了一口,得意地笑了笑,看来他已经知道哪杯糖水甜了。

师:谁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计算:30÷(120+30)=20%,40÷(280+40)=12.5%,从而得出第1杯糖水甜)

让“喝一口”的学生说出“秘密”来验证。

生:我喝过,真的是第一杯糖水甜。哈哈,大家算对了!

课堂是动态的,是千变万化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意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因势利导,让精彩呈现。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线段图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