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

时间:2022-09-30 10:58: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

【摘要】 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对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有效性。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HBcAb、HBeAb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均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拥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及特异性,临床检测效果更加稳定和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检测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062-02

doi:10.14033/ki.cfmr.2016.15.032

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有较高的感染率,是居于癌症死亡率第4位的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现阶段,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金标准”公认的是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包括HBcAb、HBeAb、HBsAb、HBeAg、HBsAg等[2]。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临床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检测费用低、成批检测速度快、设备仪器要求低等优点,不足在于无法定量检测,且检测准确性不高。随着医学技术和医学器械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该方法弥补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无法定量检测的缺点,且检测特异性、灵敏度更加优越,有着较高的检测准确性,不足在于检测费用较高昂,检测时间较长。为进一步探讨以上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以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对其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乙型病毒肝炎的诊断标准,收取患者血清标本。男29例,女11例,年龄32~62岁,平均(43.72±6.34)岁。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 酶联免疫吸附法选用瑞士帝肯公司生产的型号为BI0-RAD iMark的全自动酶免仪,北京万泰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HBV-M试剂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选用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ANYTEST检测仪以及其配套的试剂和EFFICUTA全自动标本前处理系统。

1.2.2 检测方法 早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10 ml,并将其置于真空管内,于37 ℃的恒温环境内凝血分离血清,待血清分离1 h后开始检测,检测严格按照检测仪和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为定性检测方法,检测时,首先复温试剂至室温,移取微量血样于板孔底部,加入适量稀释液,振荡混合后使用检测仪检验,依据仪器检测结果判读阴、阳性,若HBV-M中的任一指标检测为弱阳性则将其标记设置2个平行孔,以待复查,若复查结果仍显示阳性则判读为阳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为定量检测方法,检测时首先复温试剂盒,然后将血液样本加入稀释之后的标记物内,接着将标记物工作液加入其中,振荡孵育完毕后将反应板洗涤干净,加入增强液,使用检测仪检验,将检测结果与检测的正常范围对比,若超出正常范围则判定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阳性检出例数并计算阳性检出率。酶联免疫吸附法依据HBcAb、HBeAb、HBsAb、HBeAg、HBsAg各项指标密的度来判读阴、阳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指标及其正常范围为HBcAb(0~0.9 PEU/ml)、HBeAb(0~0.2 PEU/ml)、HBsAb(0~10 mU/ml)、HBeAg(0~0.5 PEU/ml)、HBsAg(0~0.5 ng/ml),指标值超过正常范围则视为阳性[3]。阳性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阳性符合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检出例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验阳性检出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患者HBcAb、HBeAb、HBsAb、HBeAg、HBsAg各指标阳性符合率依次为84.80%(28/33)、63.63%(14/22)、95.00%(19/20)、94.40%(17/18)、88.30%(15/17);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出的HBcAb、HBe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为全球广泛流行的一种肝脏疾病,全球共有约超过3.5亿的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中国人口约占7.18%[4]。乙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传染性疾病,因此,提高乙型病毒型肝炎的诊断率,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意义重大。

临床主要通过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来对乙型病毒型肝炎进行诊断,检测指标包括HBcAb、HBeAb、HBsAb、HBeAg、HBsAg等,HBcAb为患者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指标,具有检测价值高、时效长等优点,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早发现、早治疗意义重大[5];HBeAb的感染检出率在肝癌患者中最高,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和乙型肝炎患者,对于患者病情的具体判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6]。临床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主要可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种,定性检测包括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定量检测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等。

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通过对患者抗体抗原酶标记、病毒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达到病毒检测的作用,具有经济、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推广与普及;但由于只能定性检测,因此无法对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动态监测和定量计算,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较低,对于低浓度患者的诊断准确性不够,同时无法准确判定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病毒的复制水平;此外该检测方法还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于抗原抗体的标记主要通过稀土离子来完成,可起到示踪作用[7];此外,其还能有效克服传统酶标记物标记不稳定、受环境影响大的缺点,通过波长分辨和时间延迟,非特异性信号可以有效降低,甚至可以忽略,检测灵敏度远超放射性同位素,可达10~12 g/m;以细胞和核酸探针为特征,检测信号通过放大器扩大后,由标准曲线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明确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具体含量,因此,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不仅弥补了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法无法定量分析的缺点,同时还具有超高灵敏度,整个检测过程交由全自动检测仪完成,有效避免了人为操作技术差异而引起的检测误差,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增加,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可重复、检测范围广、检测稳定、检测结果无误差、无衰变等优势。

本次研究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HBcAb、HBeAb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均可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判断,酶联免疫吸附法适用于医疗设施条件较差的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具有经济、快捷等特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更加准确,尤其适用于弱阳性标本的检测,此外,其能够准确地对血清标本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对于患者的感染程度、病情发展程度、疫苗注射量的判断提供可靠参考,进而可实现患者更有效的临床治疗,因此,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树波,方艳秋,邢国燕,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32):6966-6967.

[2]薛芳芳,赵婷婷.三种方法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17(5):73-75.

[3]何宗忠.三种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比较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0.

[4]王丽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对照探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9(7):994-995.

[5]董志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试剂的研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6]罗惟,张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5,25(12):1855-1856.

[7]李艳霞.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218-1219.

(收稿日期:2016-01-02)

上一篇: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对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 下一篇: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颅脑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