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体育竞赛的内在价值

时间:2022-09-30 09:20:33

试论学生体育竞赛的内在价值

【摘 要】探讨学生体育竞赛的内在价值,主要是针对学校内学生个体和团队而言,也就是指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和价值。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学生,学生是体育竞赛的主体,也是体育竞赛的直接获益者。学生体育竞赛的价值彰显在六大价值,即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竞争价值、创新价值和终身锻炼价值。

【关键词】体育竞赛 内在价值 教育功能

一、教育价值

体育具有教育功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播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所以作为体现体育重要特征的体育竞赛也同样具有其教育功能。体育竞赛是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比较强的教育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手段相比,体育竞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可充分利用体育竞赛这一特殊手段。学生体育一般以集体参与的形式出现,即使以个人名义参赛也往往代表某一学生群体。因为个人的行为代表集体荣誉,而集体的胜利又是全体参赛人员和其他参与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参赛学生相互协作、奋力拼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及群体意识,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如篮、排、足球的比赛及体育游戏中的拔河、接力等,依靠的就是集体智慧、团结协作;广播操等全员参与的项目比赛具有加强学生的纪律性和协作性的作用。体育竞赛是在一定的规章约束下进行的有组织活动,每一项目均有其规则。竞赛活动是在裁判员的监督评判、教练员的临场指挥以及观众的注视下进行的,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恪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的良好品德。通过体育竞赛能起到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道德教育,促使他们自我约束、自我控制、遵守社会公德、注重文明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体育比赛竞争激烈、对抗性强,不仅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运动能力和技战术水平,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可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的精神、自我调节的能力。其次在赛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机动灵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而坚韧顽强的毅力恰又是学生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竞争性强的现代社会环境的心理基础。体育竞赛可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胜负观,做到在胜利面前不骄傲、失败面前不气馁。保持自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动力,而挫折教育则是对大多数学生的磨炼。譬如球类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坚决、果断、坚韧等意志品质;耐久跑运动则能培养坚韧、顽强、勇于克服困难争取成功的意志。

传播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进步史中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体育竞赛的最基本职能就是传递文化,负有传递现代社会发展所提出的体育文化使命。各种体育竞赛项目的来源、发展过程、技战术、锻炼方法、比赛规则等,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掌握提高技术技能的方式方法,丰富学生知识体系,传承体育精神,提高体育意识,丰富体育情感。

二、健身价值

由于体育比赛的竞争性、对抗性、激烈性,对人体生理的刺激程度较一般的体育活动要大,参加者在竞赛中要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所以参加体育比赛可以全面充分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更重要的是,竞赛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内容和手段,能够刺激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动机,动员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达到学会锻炼身体和全方面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娱乐价值

学生的课余体育比赛具有非常多的游戏娱乐成分。锻炼和娱乐是体育竞赛的内在基础,在人的身心成长过程中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比赛,使紧张的学习得到调节,从而缓释脑力劳动的精神紧张和劳累。

四、竞争价值

运动竞赛最鲜明的特征是竞争性。比赛各方充分挖掘智力、体力,以动员个体或群体的体能、技能等各种竞技能力去战胜对方。内容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可以树立学生的现代竞争意识,使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不断进取,挑战自我、敢于争先。体育竞赛对于鼓励学生树立竞争意识,适应社会的转型与变化,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五、创新价值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体育竞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型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例如,运动员根据场上对手和己方队员的不同情况,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要考虑采取何种合理的技战术,如何以己方之长克对手之短,如何调节比赛节奏,并且在短时间扭转趋势。赛场上的这种千变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型的思维能力,灵活应变,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获取比赛胜利,并可将此种精神迁移到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去,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取得立足之地。

六、终身锻炼价值

终身体育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的教育,也是培养与发展相结合的教育。体育比赛紧张激烈,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比平时体育活动要大,这样会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愉悦、满足。同时,他们在比赛中运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同学协同作战的感受、比赛结果的情绪体验等,都将吸引他们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逐步培养、发展对体育的爱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则珊. 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曲宗湖. 课余体育新视野.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宋继新. 竞技体育学.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下一篇: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