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三角宜居城镇群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30 09:06:20

大珠三角宜居城镇群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将宜居建设由城市层面拓展到区域城乡范畴,针对大珠三角地区目前宜居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宜居新挑战,从居住、生态、休闲、交通、政策对接等方面,对大珠三角宜居城镇群的建设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珠三角;宜居;城镇群

Abstract:This paper expanded the study range of Livable Urban from urban to urban-rural region. In review of the past major changes on livable construction and forecasting the new possible livable challenge that will appear in the Big Pearl River Delta in future,the author proposed the measures on constructing the livabl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Big Pearl River Delta in aspects of housing, ecology, leisure, transportation, linking in policy.

Key words:the Big Pearl River Delta; livable; Urban Agglomer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8-0104-03

1大珠三角城镇群宜居问题的提出

宜居,顾名思义是适合人类居住。在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后,国际社会对于建设宜居城市形成了广泛关注。我国在2005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首次将建设“宜居城市”明确作为城市发展目标提出,建设部也于2006年颁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国内对宜居建设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建设宜居城市的层面。

“大珠三角”是大珠江三角洲的简称,主要包括港澳特别行政区和传统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即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仅含惠阳、惠东和博罗)及肇庆市(仅含市区、高要及四会)组成(图1)。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特征和需求使得其宜居建设有必要拓展视角。首先,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大珠三角地区在过去10年中,在城市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的同时,乡镇人居环境的某些方面反而在恶化,因此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需要加强城乡协调、缩小城乡差距,相应的要求宜居建设从关注城市拓展到关注整个城乡区域。其次,这是大珠三角城镇群空间格局的发展需要。大珠三角地区各城镇分布密集,渐成连片发展趋势,城镇间越来越频繁的社会经济联系及区域间显著的相互影响使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环境、大型交通基建等许多关乎宜居的问题需要上升到区域层面共同协调解决。未来,大珠三角城镇群要发展成为与纽约大都市区、伦敦都市圈、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世界主要全球城市区域相媲美的城镇群,空间上将趋向网络化和一体化,这将使城镇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呈现区域化趋势。同时,大珠三角地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特征,珠三角和港澳地区不仅在发展背景、经济体制、行政体制上存在不同,在文化、休闲景观资源、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多样性,具备了众多宜居要素。若能各自发挥所长,联合打造宜居城市区域,将较各个城市更具竞争力。因此,在大珠三角地区有必要将宜居视角拓展到区域城乡视角,即建构大珠三角宜居城镇群。

2过去宜居性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改革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大珠三角地区在经济上实现了飞跃,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商业、娱乐、教育、体育等各类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持续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在城市宜居性有了很大改善的同时,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对区域的整体宜居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2.1快速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初期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高耗能、低技术含量,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破坏的代价,珠三角地区整体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且达标率低,大气环境容量总体不容乐观。由于珠三角地区早期的工业大部分位于村、镇,因此乡镇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更加明显。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治理难度大。今年年初的雪灾就被认为是生态环境的报复,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广东省多年的工业污染是导致这次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2.2社会保障未能公平享有,成为影响整体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珠三角地区长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大量低收入、低素质流动人口局部地区高度集聚,引发了社会治安问题。大部分珠三角城镇在进行服务设施规划时,未充分考虑外来人口的需求,使外来人口未能与本地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服务。同时,房价飞涨使“居者有其屋”难以让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民工的梦想成为现实,珠三角各市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小区和农民安置小区因为位置偏远、服务配套差影响了生活的便利。因此,中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居住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更谈不上宜居。

3新的发展趋势下宜居性面临的挑战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今后,若继续沿用目前的发展模式,大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和谐将面临进一步挑战,同时,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使生态休闲建设、区域交通、设施与政策对接等问题对大珠三角地区宜居性的影响日益凸显。

3.1重型化的产业发展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带来新的挑战

大珠三角地区力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能够适度重型化,并已着力在广州、惠州等地发展重化工生产基地,力求弥补大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基础相对不足的劣势。但是,这种适度重工业化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的污染也可能将进一步加重,这对大珠三角城镇群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2产业高级化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外来人口的公平问题提出挑战

应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创新驱动型产业的升级要求,珠三角地区需要提升劳动力素质以保障产业升级后对专业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稳定供给。同时,为有效改变区域内部市场消费能力较弱的局势,珠三角地区需通过提高人口稳定性和收入水平来扩展内部消费市场。这两方面的发展都要求珠三角地区提升劳动力素质、稳定外来人口、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设施,使外来人口公平地享有生活设施和服务,这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3.3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对文化休闲建设提出挑战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珠三角地区居民生活已经进入小康甚至比较富裕的小康水平。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居民对宜居建设的关注点从衣、食、住、行、购物转向精神层面,对文化休闲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图2)。美国新兴产业选择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该地区丰富的休闲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满足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素质人才对文化休闲的高要求。然而,长久以来大珠三角地区多元的文化休闲资源未得到整合发挥,在快速工业化所带动的城镇大规模扩展中,昔日城郊的岭南水乡风光被成片的工业园区所取代,青山碧水等环境敏感要素不断被破坏,珠三角地区生态用地面积急剧缩减,海洋休闲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这些影响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也使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受到文化休闲建设的影响。

3.4出行数量和出行要求的大幅上升对区域交通模式提出挑战

随着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发展,珠江口西岸地区的发展动力大大提升,以广佛、深港、珠澳三大都市圈为中心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多中心空间格局将逐步形成,交通需求将由目前主要集中在珠江口东岸“脊梁”上的状况转向整个大珠三角“马蹄形”区域的均衡分布。城乡协调与区域协调的进一步发展将使大珠三角地区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通往来需求大大增强,且更趋向均衡化。同时,大珠三角地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流需求向更高层次转化,安全性、舒适性及便捷性成为出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价格的敏感性降低[1],因此,在日益增长的区域交通出行中,将有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便捷、舒适的小汽车出行。然而,大珠三角地区有限的交通设施和环境容量难以负荷小汽车的快速增长。大珠三角地区目前机动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若任由发展以私人汽车为主的交通,参照美国1990年人均拥有汽车0.57辆的标准,大珠三角地区现有5290.34万常住人口就需要3015万辆汽车,未来将更多,无论是大气容量还是道路交通设施都难以容纳这么巨大的汽车数量。同时,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模式所引导的城市地区低密度开发不适合于用地紧张的大珠三角,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需要有具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来满足大容量的居民出行对安全、舒适、便捷的要求,但目前的区域公共交通与此要求相距甚远。

3.5跨界生活一体化的要求对设施和制度对接提出挑战

随着大珠三角地区空间一体化的发展,多元文化和功能交流将越来越频繁,三地生产、生活合作将不断深入,生活一体化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除了跨界生活人口数量将大大增加之外,跨界原因也日趋多样化,除工作以外,养老、休闲等也已成为跨界生活的重要原因,跨界生活停留时间也将趋向增长,上述都要求生活服务配套和保障全面化(图3)。同时,港澳跨界生活人口在珠三角从事的职业从一般加工制造业逐步向专业服务、高新技术等行业转移,对生活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存在的通关效率低、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有限等问题使跨界居住的空间范围多数局限在与香港邻近的邻接城市,同时,社会保障政策不对接所造成的领取综援金和医疗体系内看病难等问题也限制了跨界长期居住,使跨界生活局限于以短期的度假为主。

4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要提升大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建设“环境宜人、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宜居城镇群,今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4.1优化生态环境,深化文化特色,打造世界级的“阳光海岸”

大珠三角地区是珠江汇入南海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河流、海洋、陆地三大生态系统汇集于此,提供了多元的自然景观,“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地区融合了岭南、西方、都市、历史等多元文化要素,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景观[2]。大珠三角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珠江口两岸地区,多元文化、自然景观汇聚于大珠三角海岸带,使之成为大珠三角地区的生态核心、门户和形象标志区。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相比,大珠三角地区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使之拥有温暖的冬季,在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上更具优势[3]。借鉴新加坡开发东南部“阳光海岸”经验,珠江口及其两翼应当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通过海岸带多样化开发和快捷的交通体系打造“多样化阳光海岸”(图4)。珠江口地区应当尽快建立国家海滨公园,发展成为集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旅游、高端产业、科研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湾区”,成为大珠三角地区居民周末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的地区,也是大珠三角地区吸引外来游客的形象标志地区。珠江口两翼在自然景观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开发休闲度假功能,培育休闲海岸。

4.2构筑以区域轨道公交为主的强竞争力的公共交通体系

东京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等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大力发展公交化的轨道交通是解决区域客运交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城镇群宜居性的有效交通工具。轨道交通的最高行车速度可达200~250km/小时,使得大珠三角内城市的联系更为便捷,引导了跨城市间的消费,为远距离商务、旅游、通勤、购物等等提供支持,从而实现“香港上班,肇庆居住”等跨界生活新模式。同时,轨道交通对区域大气的污染和能源消耗相对于小汽车而言小许多,当地铁日客运量达到37万人次时,相对于同样容量的小汽车交通而言每日可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约 9.55 t、碳氢化合物排放量约0.971t,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约0.47 t。因此,轨道交通是发展强竞争力公共交通的最佳选择,应成为未来大珠三角城镇群客运出行的主要交通模式。

未来应大力发展大运量的城际轨道公交。《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已提出至2020年建设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为主轴,放射与环状相结合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架构,实现珠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连通轨道交通。建议在此基础上,将港、澳地区纳入整体考虑,加强港、澳地区与珠三角轨道公交的对接,从而使城际轨道线路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并结合香港、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使轨道公交网络覆盖到整个大珠三角地区,真正实现大珠三角城镇群“1小时交通圈”。

4.3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应贯彻“生态优先”原则

鉴于珠三角地区工业污染的教训和剩余环境容量有限的状况,今后珠三角各市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产业类型和空间布局时,应首先衡量其对宜居性的影响,做好规划环评工作。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重型化要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的装备制造业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要从组装向设计和研发发展,钢铁、石化等资源消耗量大、环境影响大的产业建议向西翼的湛江地区拓展。

4.4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采取“大混居、小聚居”模式促进社会融合

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房地产市场体系”+“政府提供的保障性公共住房体系”。面对大珠三角地区多元化的住房选择需求,需要各级政府调整现有住房供应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并将农民工纳入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范围,真正实现各得其所。在农民工集聚的产业园区,建议政府引导建设员工村,并参照城市居住区的设施配套模式提供服务配套。在各级城镇,借鉴香港、新加坡福利住房的有关做法,建议在城市范围内均衡布置保障性公共住房,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引导,形成众多的公交社区,保证居民通勤方便可达。公交社区的开发建设建议采用“大混居、小聚居”模式(图5),即在社区中实现限价房、拆迁安置房、商品房等的混合布置,而在其中又能体现一定的分区和距离,社区层面统一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使保障性住区和中高档住区居民共享服务设施,实现各类居民公平享有生活设施,促进社会和谐。

4.5以机制创新和政策对接为生活一体化铺路

为提高通关效率,进一步推动大珠三角区域内的往来交流,建议简化珠三角和港澳居民往来的通关手续,最终实现大珠三角地区居民持身份证通过居民快速通道自由往来。近期,建议在现有的港澳居民专用通道、上下学时段学童专用通道的基础上,设置“大珠三角居民快速通道”,提高通关效率;远期,建议进一步简化三地居民的通关手续,发放多次入境卡,为居民日常往来提供方便。

依托大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选择合适的轨道站点建设跨界生活合作区,在跨界生活合作区内进行机制创新,推进服务设施和制度的对接。为解决来珠三角定居的港澳居民的后顾之忧,跨界生活合作区内不仅应加强服务设施的配套,同时要加强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医疗、教育政策的对接。建议逐步完善社会福利的异地转移、子女的异地转学机制,香港有关方面可以放宽医疗保障制度,将《粤港两地医疗机构之间的有效转诊和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在跨界生活合作区内深化转诊机制和领取社会保障金的试点,消除港澳人士在珠三角地区长期居住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毛敏,喻翔,张锦.区域性轨道交通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6).

[2] 李燕,司徒尚纪.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比较[J].人文地理,2001,16(1).

[3] 赵焕庭等.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地貌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 陈淳,肖玲,张战锋.轨道交通对广州城市形态的影响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J],2007(1).

上一篇:数字城市建设的理论分析与构想 下一篇:谈公园管理发展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