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轴承开缝引裂不良装配崩裂原因探究及对策

时间:2022-09-30 06:57:31

关节轴承开缝引裂不良装配崩裂原因探究及对策

摘 要:开缝型关节轴承引裂合套时,常发生因引裂不良或外圈弹性不足引起崩裂破损,在引裂缝位置发生小崩块缺损,导致报废。本文针对开缝型关节轴承引裂不良,装配破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关节轴承;引裂开缝不良;装配崩裂破损

中图分类号:TH133 文献标识码:A

关节轴承属于滑动轴承,主要由一个外球面内圈和一个内球面外圈组成。一般用于低速重载的摆动运动、倾斜运动和旋转运动。相对于滚动轴承,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承载能力大,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重型汽车、农业机械、航空航天、矿山冶金、印刷、纺织、铁路、船舶等领域。近几年关节轴承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在建筑、桥梁上也大量使用。

早期的关节轴承(GE…DS型),外圈带有装配槽,内圈磨有一条环形带,易于拆卸、互换,使用一段时间可更换磨损件,延长轴承的使用。但这种结构类型的产品,也由于其有装配槽,环形带不利于产品的加工和发挥产品性能。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GE…DS型已是淘汰型的产品,已被单缝向心关节轴承GE…ES或剖分型向心关节轴承GE…XS取代。GE…ES型关节轴承的特点是外有一条裂缝,内靠挤压装入外圈。GE…XS是剖分型关节轴承,其特点是将外圈剖分对等两半,再与内圈进行配套。这两种类型产品是关节轴承最主要类型,它们都属于开缝型的关节轴承产品。它们共同的特点:在外端面或内倒角上加工有引裂槽(如图1所示),作为引裂源,在配套前,利用冲床或油压机将外圈引裂开来,再进行装配合套。

开缝型关节轴承产品,材质一般选用Gcr15或Gcr15SiMn轴承钢,在外端面或内倒角上加工有一条或一对引裂槽,如图2所示。外圈引裂纹一般采用冲床或油压机给外圈施加压力,引裂槽槽底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效应,使槽底尖端的裂纹扩展,沿轴承外圈形成轴向贯穿裂缝,一条或对边裂开这一过程称为“引裂”。由于材料引裂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常出现引裂不良,直接影响到后面产品装配。根据长期生产加工经验,引裂不良会影响到产品的外观质量,造成配套崩裂,直至报废,是关节轴承加工中产生废品,主要报废损失之一。因此,研究解决开缝式关节轴承引裂不良,装配破损,对提高关节轴承加工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性能,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公司几十关节轴承生产经验,关节轴承在引裂装配工序,出现引裂不良,破损主要:引裂不开、引裂缝歪斜、不直,引裂面不平整装配合套时出现崩裂,单缝外圈却一分为二,甚至崩裂成多块碎片,引裂缝上崩掉一小块,引裂缝出现毛边等,如图3所示。

通过十几年来对开缝型关节轴承生产过程引裂不良或装配合套出现崩裂、破损跟踪调查探究,基本掌握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的措施对策,来避免该质量问题发生或降低其不合格率。

一、开缝型关节轴承生产过程引裂不良或装配合套出现崩裂、破损的原因分析

开缝型关节轴承,在外圈上开有很小的应力缺口,通常讲的引裂槽,如图2所示,在装配合套过程,外圈须先经引裂,在油压机或冲床上对外径施压,使其在应力缺口处开裂,形成贯穿裂缝,然后再合套,形成一件单品。单缝向心关节轴承GE…ES型产品合套时,还要在油压机或冲床上,利用外圈的弹性形变,将内套挤进外圈,完成合套。由于材料引裂过程较复杂,受很多因素影响,在引裂合套过程中,常发生引裂不良,破损,如引裂不开、引裂缝歪斜、不直,引裂面不平整,装配合套时出现崩裂,单缝外圈却一分为二。甚至崩裂成多块碎片,引裂缝上崩掉一小块,引裂缝出现毛边等。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本人通过十几年对开缝型关节轴承生产过程引裂不良或装配合套出现崩裂、破损跟踪调查,原因归结为四大原因:①外圈材料内在质量,弹性或韧性不足;②引裂槽没有加工好;③装配方式不当;④尺寸设计不合适。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造成引裂不良,破损,可能是单独因素发生作用,也有可能是几个因素同时发生,综合起作用。综合因素起作用,存在原因不易查找。

1.外圈材料内在质量,弹性或韧性不足

外圈材料的内在质量最为关键,是决定性的。从外圈的内在因素分析,外圈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应变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方可确保外圈在开缝或在装配时发生脆性破坏。套圈的弹性应变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取决于其内在质量。而内在质量的形成过程包括原材料、锻造、退火、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工艺和磨加工等各环节。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外圈的弹性和韧性不足。材料内在质量,弹性或韧性不足,按调查分析,原材料不良、工件内应力没有消除充分和大型号热处理没有淬透居多。

1.1 原材料不良

原材料好坏很关键,有缺陷的原材料,如存在夹杂物、带状超标,碳化物形态及其分布不良,在后续的锻造、热处理又无法消除,则必然影响最终轴承套圈的内在质量,造成弹性或韧性不足。此缺陷往往会造成套圈引裂不良和出现崩裂、破损。原材料好坏对套圈引裂合套的影响,跟踪过GEG40ES/K产品,这种产品外很厚,用普通Gcr15轴承钢和SKF3兴澄特钢进行对比,普通Gcr15轴承钢到后来的引裂合套,采用各种装配措施,用上缓冲装置,不良破套率依然很高,达20%,而用SKF3兴澄特钢来生产,不良破套率很低。

1.2 锻造、热处理

套圈内在组织除了跟原材料有关外,与锻造、热处理工艺(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密切相关。锻造工艺不当,温度控制、冷却方式不当,造成网状碳化物,或退火工艺不当造成过热、欠热组织,均可使套圈在最终热处理以后,使组织的缺陷遗留下来,降低套圈材料的弹性和韧性。套圈热处理(淬火、回火),是确保其内在组织的最关键工序。不当的淬、回火工艺,造成组织不良,直接影响到套圈的弹性和韧性。淬、回火工序造成弹性或韧性不足,可能有:淬、回火温度设定不合适,回火硬度过高,回火时间不足,工件内应力削除不充分等。

1.3 疲劳加工、时效不足

疲劳加工、时效不足,套圈残余应力大,也容易造成套圈的韧性下降,造成引裂不良或装配合套出现崩裂、破损。时效不足,特别要引起重视,生产加工出现过,赶任务时,如表面磷化处理刚结束不久,就马上安排引裂、合套,出现引裂不良,叫停后,过两天再来引裂合套,一切正常。

2.引裂槽质量

开缝型关节轴承外圈,一般在车削加工后(淬火前),在外圈上开一个很小的应力缺口,称为引裂槽,引裂槽有两种类型,平冲引裂槽、钭冲引裂槽,如图2所示。外圈引裂开缝,正是应用其在外圈受力时,产生应力集中,从缺口处裂开来,形成贯穿裂缝。引裂槽设计加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开缝合套的质量。从加工经验,开缝引裂不良、崩裂破损一半是由于引裂槽质量原因造成,所以要重视引裂槽的加工质量。

(a)引裂槽的开口位置一定要与外圈断面成垂直方向,通过圆心,如果稍有偏斜,就容易导致外圈开缝偏斜或崩裂;

(b)引裂槽槽底一定要尖利,不能圆钝,如果圆钝不易形成应力集中,会造成引裂不开,如果强行引裂会造成引裂缝不直,引裂面不平整,装配合套时,易产生引裂缝出现小崩裂,崩掉一小块或引裂缝出现毛边等。

(c)引裂槽深度太浅,也不利于应力集中,影响外圈的开裂。

3.引裂、装配方式不当

装配工艺或操作方法,对外圈开缝、装配也会产生影响。根据外圈开裂的原理,开裂是对外圈施压,从引裂槽缺口应力集中点开裂开来,所以引裂的时候,套圈应调整好,摆正,使应力缺口先受力。若开缝时应力缺口没有对正,则会使裂缝发生拐曲,导致缝口不平齐,在配套时,缝口易发生崩裂。另外对压力机的冲头行程,加以控制,冲头下压调整到刚能将套圈引裂开就好,如果行程过低,会使工件在开缝以后仍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而破裂成两半。

4.撑开比值设定

关节轴承尺寸设计上影响装配的环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外圈内倒角处入口直径尺寸(记为D1)和内圈球径的尺寸(记为dk1)。将内圈球径的尺寸减去外圈入口处倒角直径尺寸的差值,与入口处倒角直径尺寸的比值,称为撑开比记为KL。

公式:撑开比记为KL=(dk1-D1)/D1

如果撑开比值设计过高,则装配时要求外圈的张口大,如果超出外圈的弹性应变极限,合套时使外圈破裂。撑开比过大,外圈破裂一般呈现一分为二裂开;如果撑开比值过小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所以制订工艺时要设定好撑开比值。根据开缝型关节轴承几十年的生产经验,撑开比设定7%~9%较适宜。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对策

对上述导致开缝型关节轴承装配过程出现引裂不良、合套崩裂破损的诸原因进行探讨以后,就比较容易找到相应的对策了。针对外圈的弹性和韧性不足、引裂槽质量、尺寸设计不合理及装配工艺不当等四大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1.确保套圈材料内在质量.

1.1 把好钢材原材料的质量关。对白点、显微裂纹、夹杂物超标、碳化物形态及其分布不良的原材料,要严禁投产。

1.2 锻造时,严格按加热、冷却规范进行,控制好锻造加热温度及锻后冷却速度,杜绝锻造过热、过烧及网状碳化物产生。

1.3 退火工序要严格把关,避免过热或欠热退火组织产生,确保工件淬火前具备良好的金相组织、状态。

1.4 热处理淬回火是确保工件的质量的关键。制定最佳的淬火、回火工艺,确保工件具备足够的弹性和韧性。热处理淬回火质量,很大程度靠热处理设备来保证。可以通过采购较好的热处理设备来保证。

1.5 时效保证,避免疲劳加工。大型号的套圈在磨削过程,可以考虑增加一道互加回火,消除套圈磨削产生的残余应力。

2.保证引裂槽质量

引裂槽设计加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开缝合套的质量,所以要对冲槽工序进行重点控制。

2.1 在外圈端面上平冲引裂槽,槽底应与端面平行,槽底的延长线通过中心;引裂槽应尖且表面对称。引裂槽的开口位置一定要保证与外圈断面成垂直方向,通过圆心。通过加强工序检验来保证。

2.2 钭冲引裂槽,槽底应与套圈端面倾角105°左右,采用工装来保证,深度尺寸应严格控制。要确保引裂槽深度过倒角。

2.3 引裂槽槽底一定要尖利,不能圆钝。可以对冲刀实行限量加工,加工一定数量强行换刀。

2.4 引裂槽深度、角度进行保证。冲刀可以考虑采用统一制作,保证引裂槽角度。通过加强工序检验来保证。

3.采用合适的引裂、装配方式

采用合适的引裂、装配方式,可以减少外圈在引裂开缝时的破裂。引裂开缝时,摆正套圈,使对外圈施压的力,对准引裂槽缺口,让应力缺口产生应力集中,开裂。

3.1 设计简易的引裂工装。

3.2 合套时可以采用缓冲装置。缓冲装置消除合套时,外张开,回弹时,在引裂缝处产生的崩裂。

4.选用合适的撑开比值

制订产品尺寸工艺时,要考虑产品的撑开比。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外圈内倒角处入口直径与内圈球面直径的比值,根据开缝型关节轴承几十年的生产经验,撑开比设定7%~9%较适宜。以保外圈倒角是圆滑过渡。

结语

总而言之,造成开缝型关节轴承装配过程引裂不良,崩裂破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材料开裂较复杂,难于控制。只要采取以上的应对措施,能有效地避免崩裂、破损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汤占岐.关节轴承引裂力的分析计算[J].制造业信息化,2001(1):46-47.

[2]赵振东.关节轴承外圈的设计及其断裂分析[J].机械制造,1991(11):14-15.

[3]王斌武,刘晓刚.基于田口方法的关节轴承的优化制造工艺[J].轴承,2006(11):10-13.

上一篇:安徽:找准定位目标任务 扎实做好“六个对接” 下一篇:有关压力容器设计主要问题与防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