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

时间:2022-09-30 05:47:45

如何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

新课标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同时也要注意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数学真正走进小学生的生活呢?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渗透生活化的数学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情境,针对教材寻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当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例如,教学“乘数是=位数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教师于是让学生估算:同学们12人一组去郊游,现在要去买12份肯德基套餐,每份11元,请你帮助算一算大约要带多少钱?有学生很快估算出大约要带100元钱。此时,有一个学生说:“带100元钱是买不回12份套餐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学生们都畅谈了自己的想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和务实创新的精神。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具有能自主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数学,兴致颇高地探究数学问题呢?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仅能为孩子学习数学打开成功的序幕,也将成为促进孩子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秘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应努力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并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已有认知出发,激活学生经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处处都在应用数学。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深入学习研究,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的生活。

上一篇:趣味引导,真我写作 下一篇:精炼的数学课堂有效的数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