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宜人的城市水环境

时间:2022-09-30 05:30:41

构建宜人的城市水环境

摘 要:通过对水环境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我国水环境破坏状况的分析,提出构建城市水环境建设的三个方面:保护、修复和塑造,论述和探讨了城市水环境建设的方法、措施及目标。

关键词:城市水环境 构建 保护 修复 塑造

一、引言

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无论是两岸流域的巴比伦文明,还是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它们都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城市依水而建,人类靠水而生,人们对水的亲切感是非常强烈的。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往往忽视了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造成水环境破坏、水质恶化、水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的品位,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山无水不秀,城无水不美。当前,我们在着力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的同时,城市水环境构建显得尤其重要。

二、水环境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环境和品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水环境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水环境对调节城市气候,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的发展改变和破坏了城市原来的自然条件,建筑和水泥、沥青马路等代替了原本的自然植被;水环境与绿化结合,可以有效地保持生物多样性,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

2、水环境是城市的窗口,是城市形象的展现。

城市水运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占据交通运输的主导地位,随着城市铁路、公路、航空业的发展,水运虽然逐渐衰退,但目前仍然是城市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之一。同时,城市水环境与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结合,成为城市环境的亮点,因而是城市形象的展现。

3、水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水质,促进水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加强水环境的治理,合理规划,并通过节水,净水等技术加强水的循环利用,这样可以有力地促进水质的改善,促进水的可持续利用。

4、水环境对城市水利、城市防灾具有重要意义

数千年来,洪涝灾害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如九八年的特大洪水就给我国经济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提高城市防灾能力,水环境与城市水利同步建设也有利于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5、水环境日益成为人们文化、休闲娱乐、旅游等精神生活,文化艺术追求的空间。

人类的文明史几乎都发源于水边,水环境传承着历史文化的遗迹,水环境的变迁可以说是人类历史兴衰的真实写照,“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水环境给人们提供了追溯历史,共享城市文明的空间。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享受。水环境逐渐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的绿色开放空间。

三、我国城市水环境的破坏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水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三个时期。

1、水运衰退时期

我国古代,水上运输曾空前繁荣,如长江、运河等是重要的黄金水道。曾经是城市重要对外窗口的河道,却变成“脏、乱、差”的代名词。

2、“”左倾思潮泛滥时期

随着水运的冷落,加上“”左倾思潮的影响,城市水环境进一步被破坏,这个时期是城市水环境建设的最低潮。

例如:“练湖”曾经是古城丹阳市城市北部一片较大的湖泊,占地6000多亩,传说是因三国时期,周瑜在此训练水军而得名,故而历史悠久,闻名遐耳,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时期被彻底填毁,现在几乎无法修复,成为丹阳市城市水环境的重大损失。

3、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春潮的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复苏,城市工业化迅猛发展。此外,由于人们环境意识薄弱,城市管理滞后等,城市沿河违法乱建现象大量出现,河道堵塞严重,甚至造成水系统和水环境的丧失。

四、加强城市水环境的保护

我国城市水环境遭到如此破坏,现存的水环境资源显得极其珍贵。加强对城市水环境及区域的保护是当务之急。

水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体、水系、水质本身的保护,水域动物、植物生态系统的保护,水环境设施保护,水域及水滨自然、历史景观,绿色开敞空间及视线走廊的保护,水环境的历史文物古迹,历史文化活动场所,艺术作品,等水文化的保护等等。

水环境保护:

1、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扼制水环境进一步流失。(1)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节水、爱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2)城市规划、建设、环保、水利等相关部门应联合行动,对城市现有的水环境及区域,包括河、湖、塘、沟、渠、湿地、洼地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获得详尽的水环境现状资料,编制出详细的水环境保护利用规划。(3)根据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和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布,并严格层层贯彻。(4)应加强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坚决杜绝堵塞河沟,违法搭建,污染水体,破坏水文化等行为的继续发生,对破坏者给予严厉的处罚和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2、要对水环境初步整治,先取得“净”的效果。(1)清理垃圾、污物,改善卫生状况;(2)对水环境设施、场所、古迹等进行初步出新;(3)加强和保护绿化;(4)加大执法力度,拆除违法建设。

3、要把水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1)保持宣传教育的长期性,使水环境保护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的自觉意识。(2)保持执法的长期性。(3)要把执法与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教育要从儿童开始,使他们从小养成节水、爱水、护水的良好习惯。

五、城市水环境的修复

城市水环境的修复包括自然生态修复和水文化修复两个方面。但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环境是建设高品位、园林化、生态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使城市水环境尽可能逐步地修复。

1、水系统修复,要恢复一些被填堵的河沟、湿地、洼地,使流动的水与市民接近,修复水循环系统。

2、水生态修复,应着力加强河道拓宽、清淤,石驳等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和污水排放管网,防止水体污染,使清澈的水与市民接近。

3、亲水性修复,针对驳岸的不同要求,采用多种处理方式,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水体的亲水性,再现“小桥,流水,人家”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景象,达到亲水修复。

4、水文化修复,通过对散布在水边的古建筑,古树,古井,古巷和名人故居,遗址古墓等历史遗迹的恢复,通过对水域历史上的艺术,水利,水运,宗教,科学,体育文化等的追溯,达到水环境文化的修复。

六、城市水环境的塑造

在进行水环境修复的同时,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与时俱进,理念创新,对水环境进一步塑造,既继承历史,又展望未来,使历史,现在,未来有机结合,相互辉映。

1、城市滨水区规划

城市滨水区应围绕如何保持并增强滨水区经济活力和社会职能作用而展开。(1)应加强自然生态的塑造。城市江河是多功能廊道,生态环境是基础。(2)应加强功能的转换。(3)努力改善可达性和亲水性。可达性即通过公共交通及步行系统,与城市腹地加强联系,并使出行、购物、休闲等与滨水区有效连接。(4)挖掘历史资源,延续城市文脉,创造景点、亮点,激发旅游价值。(5)应加强滨水空间景观的塑造。要求考虑观赏者的角度和位置,使滨河景致疏密有致,开敞通透,尺度宜人,天际轮廓丰富,取得良好的“对岸景”,“水上景”等特色景观;要求既考虑到工程要求,又考虑到景观、生态要求,不能简单地把园林设计搬到水边来。

2、城市住区水环境构建

城市住区是城市主要生活空间,俗话说“无水不成园”,现代居住空间往往以水为卖点,吸纳人气,因此住区水环境的塑造十分重要。

(1)应合理确定水体的位置、面积等,水景的形式应与居住整体相和谐。(2)引入生态理念,通过绿化、净水技术、水循环等促进水的可持续利用。(3)加强水环境的安全保障措施。(4)应结合水体设置适宜的水上活动设施,满足大众游憩,活动需求。(5)运用空间渗透,借景等手法塑造宜人的水景观,(6)结合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特点营造住区水文化。

3、城市水文化的进一步塑造

在城市水文化修复的同时,要研究情况,与时俱进,实现水文化的再塑造。一方面挖掘传统水文化遗存。另一方面,结合当代文化,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创造出健康向上、高品位、有特色、有个性的新的水文化精品。其基本原则是满足现代人对水文化的基本要求,反映现代人与水的亲和关系,体现现代科技进步成果。

4、构建城市水环境体系,注重水景表现手法

城市水环境建设应形成完整的水环境体系,并使水环境之间,水环境与外部水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从而形成流动的水,富有灵气的城市水环境。

水环境的形态包括点、线、面三个方面。点的形态包括以喷泉、瀑布、水池等形式灵活布置于居住区、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场所。水环境三种形态相互组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富有变化的城市水环境体系。

5、改变一些误区

(1)崇尚自然,遵循自然,避免娇柔造作,既浪费资金,又得不到很好的效果。不要一听说要环境塑造,就以为要投入多少多少的资金,进行多大的工程,实际上贴近生活,融回自然才是最美的境界。

(2)处处为人着想,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避免故弄玄虚、脱离实际,满足不了人的使用和欣赏的需要。

(3)体裁先进,体现时代特征,避免迷信和低级趣味。

七、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水环境的保护、修复、塑造实际上是由“净”到“全”再到“美”的创造过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保护是前提、修复是取得完整性,塑造是美化、创新,具体情况不同,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只有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才能构建宜人的城市水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杰,“水文化建设研究初探”,《城市规划》2003(9)

2、丘神,“构建园林水景要素,创造居住灵性空间”,《小城镇建设》,2003(10)

3、吴俊勤、何梅,“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城市规划》,1998(2)

4、王嘉漉,“论城市滨水区景观塑造”,《江苏城市规划》,2002(6)

上一篇:浅谈财务杠杆效应与资本结构的优化 下一篇:DNS法对食用菌发酵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