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抢救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36例

时间:2022-09-30 05:16:36

自体输血抢救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36例

关键词自体输血;腹部创伤;休克

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抢救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共计87例,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并采用自体血液回输36例获得成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9~58岁,平均36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9 例,高处坠落伤8 例,钝器打击伤5 例,砸伤3例,挤压伤1例。伤后入院时间:30 min ~2h 19例,2~2 4h 3例,1~3d 例,10d 1例(迟发性脾破裂)。病人均表现为神志淡漠,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四肢冰冷。中度休克(收缩压60~90mmHg)26例,深度休克(收缩压低于60mmHg)3 例。腹腔穿剌均抽出不凝血。术中发现主要出血脏器:脾破裂27例,肝脾破裂6例,肠系膜、血管撕裂伤3例。主要合并伤:多发性肋骨骨折7 例(其中血气胸4例),腹膜后血肿8例,肾挫伤6例。

1.2方法

静脉多通道平衡盐液抗休克,同时手术。开腹后将不凝血用无菌杯收集于消毒盆内,按每100ml血液加入2.5%枸橼酸钠10ml摇匀后用3层无菌纱布滤入无菌液体瓶内。探查证实无空腔脏器破裂,用采血回输器过滤,将回收血输入病人体内,同时给予适量地塞米松。

1.3结果

本组脾切除32例,保脾术1例,肠系膜修补、血管结扎术3例,同时肝修补6例,4例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回输血量500~1500ml,平均1120ml,1例术后凝血机制障碍,脾窝渗血,予10%葡萄糖酸钙静推后凝血机制恢复正常,其余伤员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治愈出院。

2讨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织器官血流量大量减少,休克复苏恢复器官灌流后,炎性介质、氧自由基的作用引起组织器官的再灌注损伤被广泛重视。休克时间越长,氧自由基损害越重,休克越难逆转。虽然经大量的平衡液复苏恢复器官灌注,但只能达到量的复苏,维持血压是短暂的。迅速纠正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关键[1]。腹部多发性损伤,腹腔内出血以实质性脏器破裂占首位,本组为91.7% 。迅速手术控制出血,同时自体血回输是抢救内出血休克的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措施。外伤患者通过回收术中术野的出血来达到即时自体血回输的目的,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质的复苏,其主要优点包括:[2]①自体血回输快速,为抢救休克赢得了时间;②解决了异体血源紧缺的矛盾;③不需验血型,交叉配血;④回输血新鲜,并发症少;⑤节约了经费,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腹腔内出血自体血回输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中仔细探查排除空腔脏器破裂;②避免回收过程中血液被污染,如疑有污染应适当加大抗生素用量;③回收血应在4h内回输;④大量快速输入枸橼酸钠抗凝血,可发生低血钙、高血钾、酸中毒、肾功能不全,应常规静脉给予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

参考文献

[1] 郑士友、陈辉. 应用高渗盐水治疗失血性休克.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13(7):396~397.

[2] 陈方祥、林武存.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中国输血杂志,2005,11(1):42~43.

上一篇:81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流行情况分析 下一篇: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一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