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17 06:12:15

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9 - 36 - 02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用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可达20%~40%[1]。多次手术可导致睑球粘连,我科自2001年来,采用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32例36眼,随访至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复发性翼状胬肉32例36眼,男20例20眼,女12例16眼,年龄43-71岁,平均62.7岁,手术次数1~3次,伴睑球粘连者1例,所有手术均在复发后8个月后进行。

1.2 手术方法所有手术操作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先以2%利多卡因液行球结膜下浸润麻醉,以11号刀片将翼状胬肉的头部从其附着的角膜上分离,剪除头部和大部分体部,彻底分离并去除球结膜下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和纤维血管组织,自颞上方角膜缘上方取一块与的巩膜面大小一致的球结膜,将球结膜瓣移植覆盖在的巩膜面上,并以8-0可吸收线与周围球结膜缝合固定。手术后每日3次点典必殊滴眼液共1个月。手术后1、3、5天,1、3个月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结膜瓣和角膜上皮生长情况。

1.3 治疗标准治愈:角膜创面愈合,透明光滑,残留角膜云翳,结膜无充血及增加生。复发: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长人。

2 结 果

术后1个月大部分手术区结膜充血消退,结膜瓣平整:治愈34眼,占94.4%;复发2眼,占5.6%。复发者主要表现为移植的结膜瓣充血明显并向角膜方向生长。

3 讨 论

翼状胬肉手术后的复发,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治疗的方法较多,如:球结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羊膜移植术等。由于手术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的多样化,文献报道[2]的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也不尽一致,但是多个研究表明,手术切除结合球结膜瓣移植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我们的临床研究结果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接受手术的36眼中,只有2眼再次复发。复发率5.6%。笔者强调:彻底去除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是保证翼状胬肉术后不复发的关键。近年的研究表明[3 4]。在手术切除的翼状胬肉标本中,促新生血管生成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cndotbelial growth factor,VECF)及其受体的表达增加,也从另一个方面验证明了手术中彻底去除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的重要性。覆盖的巩膜面、促进缺损角膜上皮的修复是影响翼状胬肉手术结果的另一个关键。球结膜的移行缝合、球结膜瓣膜转位、球结膜瓣移植、羊膜移植都可以达到覆盖巩膜面的目的,但是移行的球结膜可能存留未能完全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和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羊膜需用要另行取材且有可能造成医源性的交叉感染,因此,笔者认为:自体球结膜瓣移植被避免了取材不方便、避免了携带残留的异常组织,在翼状胬肉切除后能够很好,很快地替代切除的病变组织,起到覆盖的巩膜面,促进缺损角膜上皮修复的目的,阻止翼状胬肉的复发。

【参考文献】

[1] 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2):116.

[2] 陈士冰,袁红宜,郭晓曼,等.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被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589.

[3] Jin J,Guan M,Sima J,et al.Decreased 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and increas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s in pterygis.Cornes,2003,22:473-477.

[4] Marcovich AL,Morad Y,Sandband J,et al.Angiogenesis in pterygium:morphometric and immunoh is tochemical study.Curr Eye Res,2002,1:17-22.

上一篇: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对妇女乳腺肿瘤和乳腺增生... 下一篇:常见小脑肿瘤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