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NGN的目前进展及研究重点

时间:2022-09-30 03:48:14

计算机NGN的目前进展及研究重点

NGN体系结构的研究在FGNGN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与其研究相关的工作一直在13组的JRG–NGN内进行,并分别在基本特性、通用参考模型、功能模型、融合的网络、业务要求和移动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的基本特性和NGN通用参考模型在2004年6月的JRG–NGN会议上按照方式获得了通过。

一.NGN体系结构方面的研究

1.NGN的基本特性

NGN的功能和特点在Y.NGN–Overview草案中已经做了一个综述,该草案给出了NGN的定义和基本特点,描述了NGN的能力和预计达到的目标,并重点描述了NGN的研究领域。草案主要对的形态和特征进行了描述。

NGN的基本特征包括:基于分组技术传输;在承载层面、会话∕呼叫、应用∕业务之间实现控制功能的分离;业务提供和传送层面分离,基于开放接口提供业务;支持多种类型的业务(实时、流媒体、非实时、多媒体等);宽带能力,具有端到端的服务质量;通过开放接口实现和传统网络的互通;具有移动性,用户可以无限制地接入不同的业务提供商;多样化的标识机制;对于用户来说,同样的业务具有统一的业务特征;在固网乂移动网络之间实现融合;上层业务功能与低层传输技术独立,支持多种接入技术;适应各种调整要求,例如紧急通信、安全、隐私保护等。

2.NGN通用参考模型

NGN的基本原则和参考模型在Y.NGN–GRM草案中已经做出了描述,该草案是在Y.100、Y.110和X200等建议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将NGN垂直划分为业务层和传输层。业务层包括各种会话型和非会话型业务,如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传输层用于通信实体间的信息传输,实现对NGN业务的支持。同时,该建议草案又将业务层和传输层水平划分为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在NGN的参考模型中还提出了广播与电信的融合、多媒体业务支持、用户和终端的标识与定位、应急通信、与非NGN互通、安全以及QoS方面的基本要求。

3.NGN的功能要求及其体系框架

Y.NGN–FRM草案提出了NGN的功能框架模型,内容涉及的参考模型、功能实体定义和功能参考点定义等多个方面。该建议草案以Y.NGN–FRM提出的参考模型为基础,细化定义了NGN业务层和传送层的一些功能实体,并将这些功能实体与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相对应,如业务层的控制平面中有接入控制、定位、与分组互通、与PSTN/ISDN互通和媒体资源控制等功能实体;业务层管理平面中有、网络及网元管理、业务管理等功能实体;传送层的管理平面中有代琿、网络及网元管理等功能实体。该建议草案还对业务体系提出了总体要求。

4.可管理的NGN网络

Y.NGN–MAN草案的名字改为Customer Manageable IP Network,主要关注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可管理IP网的业务定义、业务需求、参考模型和功能要求。可管理IP网的业务是向用户提供网络资源控制和管理。可管理IP网应具有用户分组及业务分集、信息接入控制和安全、移动控制和管理、带宽分配和SLA协商、端到端QoS配置和优先权配置等多种能力。

5.融合的NGN

Y.NGN–CONV草案初步分析了NGN和Pre–NGN的网络,并计划分析多种融合示例,如接入部分融合、核心部分融合、终端部分融合、移动性部分融合、业务部分融合和内容部分融和;并对应NGN的业务和传输分离的特点,将其分为业务和网络两个管理域。此建议草案还处于一个初期研究阶段。

二.NGN业务要求和移动性方面的研究

1.NGN的业务要求

Y.NGN–SRQ建议草案提出了NGN 的业务总体技术要求和网络要求的框架,内容涉及的通用要求NGN的业务要求(包括对数据平面、VPN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要求)和的网络要求(包括对数据平面、操作维护QoS、流量管理、安全和认证、移动性、互通、计费、网络演进、控制平面等的要求)。

2.NGN的移动性管理

Y.NGN–MOB草案描述了NGN中的移动性管理要求及其体系结构,将的移动性分为网间移动、网内移动和接入网内移动3种情况,并从通用、用户和网络3个方面提出了对移动性管理的要求,提出了NGN移动性管理的功能体系结构。

三.FGNGN在体系结构方面的进展

在FGNGN成立后,JRG–NGN的相关工作转入到FGNGN中来进行,其中总体框架结构将是NGN研究的重点和起点。在本次会议上,厂商和运营商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思,如朗讯公司提出的“软”路由器概念。随着数据网纟各逐步模块化和标准化,1P网络也在协议和特性上逐渐复杂化,进而影响了网络的可扩展性。“软”路由器将路由器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实现了两者之间的退耦,从而允许各自演进和扩展。

在FGNGN会议上,包括朗讯、英国电信在内的成员提出将3GPP和3GPP2提出的IP 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NGN核心网中的会话管理候选方式。IMS是针对移动环境设计的,目前已经完成了UMTS和cdma2000环境下的设计,而NGN要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必须要制定新的规范,从而使IMS的实现以及业务提供与用户接入方式相互独立。目前IMS是FGNGN研究工作的重要起点之一。

四.下一步计划

FGNGN的首次会议深入研究了NGN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工作,将在继承SG13体系结构和业务需求等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一个新的与接入技术相互独立的NGN功能体系结构和移动解决方案。另外,ITU–T还非常重视IMS的研究,并逐步将IMS引入到固网环境下,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络在业务层面的有机融合。

上一篇:SMA沥青面层施工技术 下一篇:网络用户单一来源数据对广告业务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