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30 01:04:49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本院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中的体会,给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对本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采用尿激素酶溶栓治疗的38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经本院针对性护理,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5%;其中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出血。结论 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尿激素酶溶栓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治疗的适用度,降低复发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护理; 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急重病症,以其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且逐年递增发病受到医学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临床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疾患的基础上,突发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使心肌出现严重的急性缺血而引发。临床上常使用溶栓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临床数据显示,治疗后患者的梗死范围缩小,心肌功能得到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因溶栓治疗的副作用较大,严重限制了其临床的有效率和使用率。本院使用系统的护理方法对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明显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护理的主要过程及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采用尿激素酶溶栓治疗及护理的心肌梗死患者共38例。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46~78岁;治疗前检查:下壁梗死12例,前壁梗死19例,广泛前壁梗死7例;所有患者均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测ST段抬高明显;患者均在发病后12 h内来院就诊,经问诊均无溶栓禁忌证。所有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1.2 溶栓方法 溶栓治疗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1)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基础治疗;(2)给予患者阿司匹林300 mg口服,之后按75 mg/d给药;(3)将150 U的尿激酶加入到10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4)溶栓治疗12 h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皮下注射给药,根据患者情况连用5~7 d[2,3]。

1.3 护理方法 本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护理,主要分溶栓前护理、溶栓过程中护理、溶栓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四个部分。具体操作如下。

1.3.1 溶栓前护理 溶栓前对患者的护理按内容可分为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1)溶栓前常规护理:①嘱患者平卧休息,采集患者的基本资料;②做相关检查,采集患者血液进行心肌酶谱、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的检查和心电图检查;③对患者施行心电监护,定期观察心率、心律及生命指征的监测;④根据患者需要使用吸氧机、除颤仪及各种急救药物进行对症抢救;⑤静脉滴注给予纠正患者的体液失调。(2)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由于对病情缺乏了解而导致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心理护理[4]。主要讲述患者的病情、治疗操作、仪器、注意事项、疗效及治疗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

1.3.2 溶栓过程中护理 (1)准备工作:治疗前做好溶栓需要使用的药物和器械的准备工作;(2)监测:治疗过程中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心电、血压等进行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是否出现并发症;(3)询问,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和时间,并做好记录;(4)做好急救准备,准备好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除颤及临时心脏起搏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抢救[5];(5)密切观察溶栓是否产生副作用。定时检查出凝血时间,观察有无黑便、呕血、血尿,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预防颅内出血的发生。如遇异常,立即向医生汇报,并采取急救措施。

1.3.3 溶栓后护理 (1)心肌梗死具有易复发的特性,在溶栓成功后,可能发生新的心肌梗死。溶栓后仍需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心律异常等症状出现,心电图有无异常。(2)严格的卧床休息,为减少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溶栓治疗后3 d内患者的一切活动均由护理人员协助。3 d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进行适量活动。(3)低脂饮食,术后3 d内予以流质饮食,根据病情按照半流质、软食、普通饮食的顺序过渡。(4)若患者出现便秘,可给予适量的哌替啶或吗啡等进行止痛,同时配合使用胃肠功能抑制剂;部分无糖尿病患者可予以20 ml蜂蜜,清晨温水冲服;亦可以做适当的腹部按摩促进排便,严重患者可配合灌肠治疗。防止因便秘加重心脏负担。

1.3.4 出院指导 待患者病情好转且稳定可以出院时,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主要包括:(1)饮食、生活、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注意情绪和作息的调解,不宜激动和过度疲劳;(2)坚持长期服用抗凝及扩血管药物,并定期来院复诊;(3)自我急救,患者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药物,当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药物,若30 min症状仍未缓解,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1.4 疗效判断标准 为了便于研究比较,特制定疗效的判断标准,(1)显效:溶栓治疗2 h内患者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心电图ST段迅速回降≥50%,胸痛等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患者的症状及心电图无明显好转或加重,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治疗失败,或转为其他治疗。

2 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治疗和护理,并按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38例患者中经本院针对性护理,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5%;其中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出血患者。

3 讨论

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临床研究证实合理的护理方法配合溶栓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同时还可以减少复发率和并发症。护理在溶栓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护理人员需根据治疗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借助现代化仪器提高对患者的监控效率,更准确及时的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要熟悉使用这些监控设备,并掌握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及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6]。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展开心理护理,通过心理的疏导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法、疗效及医生的能力,树立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必要的出院指导可以使患者有意识的重视自己的病情变化及采取适当的自我救助。不仅可以预防疾病的复发,还可以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总之,在患者溶栓治疗的每个环节,护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治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护理的重要性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还要有端正的态度,真正做到替患者着想,为患者排忧解难。

本院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尿激素酶溶栓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适用度,降低了复发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林亚囡,段军仓.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术护理体会.当代医学,2010,(9):134-135.

[2] 陈芸.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4):32-33.

[3] 赵佳,舒勤.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法的护理进展.中华现代护理,2010,16(9):1113-1115.

[4] 李莹.急性心肌梗死19例溶栓治疗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10,3(6):56-57.

[5] 何荣华.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0, 32(5):567-568.

[6] 穆霖.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60例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3(4):128.

(收稿日期:2011-08-12)

上一篇: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及护理 下一篇: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