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莲套养泥鳅高效种养技术

时间:2022-09-30 11:00:58

太空莲套养泥鳅高效种养技术

摘要 通过对潜江市水生蔬菜与养殖模式的试验和示范,探索出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的太空莲套养泥鳅模式,分析该模式的效益,总结其种养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

关键词 太空莲;泥鳅;套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69-02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属江汉平原水网湖区,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26 667 hm2,发展水生蔬菜和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太空莲子是指经过太空育种培育成功的莲子品种[1],潜江市从2007年引种以来,具有抗性强、花多、结实率高、颗粒大、品质优等特点,相对当地其他品种,其优势明显,效益高,发展迅速。2011年全市水生蔬菜面积3 267 hm2,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6 666.7 hm2,全市子莲、藕莲面积2 933 hm2,子莲占70%。

为取得效益更大化,潜江市利用大量年久失修、淤塞严重的池塘、低洼农田,因地制宜引进太空莲种植技术。在种植太空莲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探索新型的太空莲套养泥鳅高效种养模式,2010—2011年在潜江市高石碑镇、渔洋镇、龙湾镇等地累计示范20 hm2,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1 效益分析

太空莲藕田套养泥鳅节约了土地,莲藕田的害虫可供泥鳅食用,对地蛆、莲藕食根金花虫具有良好防效,可控制害虫对莲藕的危害。同时,泥鳅的活动可以疏松土壤,排泄的粪便为莲藕生长提供优质肥料,而荷叶又为泥鳅遮阳,调节水质,二者互惠互利,生态和生存环境良好。据调查,太空莲套养泥鳅,莲子平均单产3 000 kg/hm2,比单种太空莲增产375 kg/hm2,按市场均价24元/kg计算,产值可达7.2万元/hm2,除去莲种、肥料和劳务投入6 150元/hm2外,纯收入65 850元/hm2;收获泥鳅2 250 kg/hm2,按市场均价44元/kg计算,可收入9.9万元/hm2,除去泥鳅种3万元/hm2,饲料2.25万元/hm2,纯收入4.65万元/hm2,2项纯收入合计11.235万元/hm2,相对太空莲单一种植模式,增收4.6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增长显著。

2 太空莲套养泥鳅种养技术

2.1 太空莲种植技术

2.1.1 选择优良莲种。潜江市以江西省的太空莲36号和福建省的建选17号种藕为主,这2个品种花蕾多、花期长、产量高、籽粒大,深受农民喜欢[2]。种藕要求藕身完整,粗壮、芽旺,无病无损伤,有3~4节以上。

2.1.2 莲藕田块选择。低产鱼塘,淤泥层在15 cm以上为宜,植种前水位在50 cm以下,选种量3 000支/hm2,距离渔塘周边1 m,行、株距均为3.8 m,每窝4~5支;低洼农田,种植前将水田整成插秧田状态,选种量3 300支/hm2,行、株距均为3.5 m。

2.1.3 适时栽种莲藕。当潜江市气温稳定在15 ℃以上、土温12 ℃以上时适时栽种,以农历2月上中旬为宜,过早种藕易发生冻害,延期影响莲子产量。栽种时藕种尖朝上,用泥土将藕种压紧,厚度为10 cm左右。

2.1.4 合理运筹肥料。莲藕田施肥以基肥为主,少用化肥,要施足基肥,用量占总需肥量的60%以上,一般施有机肥45 t/hm2或优质复合肥900 kg/hm2。追肥3次,第1次在田间开始出现少量立叶时,追施三元优质复合肥150 kg/hm2+尿素75 kg/hm2;第二次初花期施三元复合肥225 kg/hm2+钾肥75 kg/hm2;在莲蓬采摘后施三元复合肥225 kg/hm2+尿素150 kg/hm2,促进开花结实和地下结藕。

2.1.5 科学管理水分。浅水藕水层管理原则是前浅、中深、后浅,前期及立秋后以灌5~7 cm深的水为宜,夏至到立秋前灌深水13.3~16.7 cm。复种的早藕灌水深度要比单季藕浅,随着立叶生长,逐步由浅入深,最高不超过50 cm,特别是7月中旬应降低水层至20 cm,以水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地下部结藕。

2.1.6 综合防治病虫害。太空莲抗病能力强,以农业防治为主,发病初期用生石灰750 kg/hm2撒施,农药选择高效低毒的产品,且对泥鳅无害。

2.1.7 及时采收上市。新鲜莲子营养价值高,色泽白净,口味香甜,一般开花20 d左右,莲子顶部呈淡青绿色,籽粒饱满充盈开始采摘,莲肉甜美清口,品质最佳[3-4]。老熟莲子,一般开花35~40 d,莲蓬变青褐色,莲孔边缘稍黑即可采摘,实行分批采收,采收后的莲子要晒干,以便贮藏或出售。

2.2 泥鳅养殖技术

2.2.1 藕田修固。莲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藕田四周用铁皮或石棉瓦埋深30~40 cm作为防逃设施,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泥鳅外逃。

2.2.2 鱼苗投放。泥鳅的生长水温范围是15~30 ℃,最适水温为22~28 ℃。泥鳅苗放池前用2%食盐水浸洗20 min或用0.5 mg/kg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 min,可有效预防疾病。一般5月上旬放养规格为5~10 g/条左右的泥鳅3万~6万尾/hm2,投放后及时观察活动情况,适时补充饵料。

2.2.3 科学喂养。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水中的小型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可作为食物。人工养殖可投喂黄粉虫、蚯蚓、河蚌、鱼粉、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或人工配合饲料等[5]。利用泥鳅夜间觅食特点,早晚各投喂1次,按总重的3%~4%投喂;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阴雨、闷热天气减少投饵量;每天要巡田1周,发现田埂有漏洞、漏水、死鱼等问题及时处理;每隔15 d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1次。保持池水嫩绿色,定期换水,每次换水20%~30%即可。

2.2.4 病害防治。泥鳅抗病力很强,生病少。其常见病有寄生虫病、赤鳍病、打印病等,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2.2.5 泥鳅捕获。泥鳅一般采用集鳅坑法诱捕:在田间四周开挖直径30 cm、深15 cm的小坑,上覆稻草,晚上捕获。也可采用轮捕轮放的方法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3 参考文献

[1] 张尚法.太空莲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5(12):22.

[2] 陶忠虎,胡德风,周浠.莲虾共生高效模式及生产技术要点[J].中国水产,2012(2):71-72.

[3] 顾茂才.藕田高效种养模式[J].上海蔬菜,2006(3):57-58.

[4] 张尚法,孔向军.太空莲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5(12):22.

[5] 顾茂才,许丽.藕田套养泥鳅、黄鳝高效模式[J].农家致富,2009(16):33.

上一篇:中间感温对孵化不齐蚕种发育的影响 下一篇:郎德鹅填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