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德鹅填饲技术

时间:2022-05-25 02:21:01

郎德鹅填饲技术

摘要 介绍郎德鹅填饲技术,包括鹅品种选择、预饲期饲养管理、填饲、疾病预防等方面内容,以为推动当地鹅肥肝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郎德鹅;填饲技术;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 S8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71-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鹅肥肝的消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高中档的消费群体以及国外的消费群体是鹅肥肝的主要消费对象。郎德鹅作为鹅肥肝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在当地的鹅肥肝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1]。近年来,颍上县出现数十家以郎德鹅为主要品种的鹅肥肝生产企业,通过对适龄的郎德鹅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集中填饲饲养,在较短的时间内使鹅肝迅速膨大到正常鹅肝的数倍到十几倍,然后对鹅体进行屠宰取肝,再对鹅肝进行必要的分级、包装、冷冻、储藏、适时上市,以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帮助养殖户从生产的各个环节节本增效,促使鹅肥肝产业顺利发展,现将郎德鹅填饲技术介绍如下。

1 鹅的品种选择

品种是影响鹅肥肝生产的首要因素。不同品种肥肝生产性能差异很大,要选择成年鹅体型大、产生快、易育肥的肉用鹅品种和杂交品种,体型大的鹅在填饲过程易于操作、填饲方便、肥肝性能好;一般中小体型的鹅,肥肝性能不佳[2-3]。通过品种间或品系间杂交用于鹅肥肝生产效果也不错,当地鹅肥肝生产过程中,通常以适龄的郎德鹅及其杂交品种,通过短期预饲后,直接上架进行强制填饲生产肥肝,肥肝性能好。公、母鹅都可以用于鹅肥肝生产,公鹅的肥肝效果要好于母鹅。因此,外购适龄鹅的品种、生产性能、体态体况及市场价格因素是影响鹅肥肝生产的关键。当地的鹅肥肝生产应该从郎德鹅的育雏开始,打造鹅肥肝的完整产业链条,减少对外购鹅的依赖,缩短或取消预饲期,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2 预饲期饲养管理

预饲期是上架强制填饲的过渡期,主要目的是减少外购鹅因运输、环境变化等应激反应,促进鹅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缩小个体间的差异。逐步适应舍饲饲养,为强制填饲、超额填饲生产肥肝做准备。

2.1 预饲期的时间

预饲期的时间长短,应根据品种、季节等因素而定,一般为1~2周,当地的预饲期都在10 d左右。预饲期太长饲养成本增加,太短则达不到预饲的目的,具体时间要根据鹅的品种、大小、体重、日龄及生长的均匀度灵活掌握。

2.2 预饲期的饲料日粮

要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进行日粮配制,玉米是用量最大的日粮,一般要达到50%~70%。另加豆饼、矿物质、维生素配制成粗蛋白含量不低于20%的日粮,同时不限量地供应适口性好的新鲜青饲料让其自由采食,使其食道柔软,消化道扩张,以便在强制填饲时能承受大量的饲料[4-5]。用料逐步由粉状向颗粒状转化。

2.3 预饲期的饲养管理

主要是进行防疫和驱虫。可以肌肉注射霍乱等疫苗以增强抵抗力,同时按照鹅体重口服驱虫药进行驱虫。预饲期以舍饲为主,适当放牧。当地一般采取大棚圈养,这样鹅可以自由采食和活动,减少放牧的人工成本。预饲期每天投饲料2~3次,采取精饲料和青饲料相结合,可大量使用青饲料。饲养密度为1~2只/m2。预饲期保持圈舍环境卫生,并足量供应清洁饮水,外购的鹅饮水中可以加入电解多维,促进鹅的体能恢复。

3 适时填饲

鹅肥肝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型产业,在整个填饲过程中,填饲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效果十分重要。要求填饲人员技术熟练、操作规范,填饲人员的技术高低直接与鹅肥肝生产效果相关,主要抓好以下环节。

3.1 操作方法

一般分人工填饲和机械填饲2种,当地大多是机械填饲。使用机械填饲时插管必须十分小心,以免造成食管破损,出现不必要的养殖损失。同时,手脚协调并用,既要保证正常的填饲量,不影响肥肝增重,又要避免鹅食管受损,造成填饲事故。

3.2 填饲日粮

当地养殖企业大都使用东北玉米,东北玉米生长时间长,能量聚集多,是理想的填饲饲料。先将玉米用水浸泡2~4 h,倒入锅内加水煮10~15 min,捞出沥干,拌入1%~2%的食用油,另加食盐、微量元素添加剂少许,与玉米充分混合后即可填饲。

3.3 填饲次数

填饲次数直接影响日填饲量,进而影响肥肝增重。填饲次数太少,量不足,肥肝慢;次数太多,增加养殖人员的工作量和饲料用量,不利于降低成本。要根据鹅的消化能力而定,整个填饲期每天应填饲3~4次,第1周一般2次,第2周3次,2周以后每天填饲4 次,每次填饲饲料量一般为250~300 g。填饲的时间要相对稳定,有规律可循,才能保证肥肝的正常增重。

3.4 环境控制

填饲期应为鹅提供良好的环境,以达到良好的肥肝效果。因为不同的季节、气候、环境条件肥肝生产的效果不同,填饲最适宜的温度是10~15 ℃,一般不超过25 ℃,气温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鹅肥肝生产,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一是保持圈舍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地面平坦,干燥,光线宜暗,环境要安静,减少对鹅的干扰,使鹅得到充分的休息;二是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每次填饲后要及时清扫,供应充足的饮水,严禁下水洗浴;三是鹅舍采取架栏车式,每个栏车养鹅5~10只,栏车要安装滑轮,便于移动,移动时要缓慢,扑捉填饲时要轻提轻放;四是仔细观察鹅群的状况,每次填饲时要检查食管、嗉囊,看上次填饲的饲料是否消化完、精神状态、活动体态及体重、耗料、粪便等变化,以便适时屠宰取肝。

4 填饲鹅的疾病预防

填饲是一种违反鹅生理需要的强制喂食手段,本来就是一种应激,加之操作不当、机械型损伤使鹅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易发。如喙角溃疡、咽喉炎、食管炎、食管破裂等大都与强制填饲有关;消化功能紊乱造成胃和食管积食以及鹅体重过大造成的跛行、骨折等;传染性疫病主要是禽霍乱等,填饲前应提前预防接种。

5 参考文献

[1] 赵聘,潘琦.畜禽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何大乾,卢永红.鹅高效生产技术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

[3] 张力,杨孝列.动物营养与饲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 罗庆斌,尹荣楷,姜庆林,等.鹅肥肝生产中的科学预饲及填饲[J].中国家禽,2007(8):29-31.

[5] 原霞.益生素和酶制剂对肥肝鹅的填饲效应[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上一篇:太空莲套养泥鳅高效种养技术 下一篇:林地生态养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