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河蟹生态养殖试验

时间:2022-09-30 09:29:36

高原河蟹生态养殖试验

[摘 要] 2011年1月—12月石屏县宝秀镇赤瑞湖边一农户,利用30亩池塘进行河蟹生态养殖,经过精心管理获得成功,为高海拨地区养殖河蟹走出了一条路。

[关键词] 河蟹;生态养殖;成功

一、概况

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海拨1420m,年平均水温22.6℃,最高水温29℃,最低水温11.2℃,日照时数2135.5,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新,鱼类可常年摄食生长,是水产养殖的优良场所,近年来,河蟹养殖也随着水产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沿海引向了高原,且由于在养殖过程中采用野杂鱼、螺蚌、玉米等作为饲料,养出的成蟹肉味鲜美、回味甘甜,成为本地招待客人的佳肴和走亲访友的礼品,在周边地区成了一个深受欢迎的知名水产品。

二、试验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

(1)水草种植

本试验池塘面积30亩,位于石屏县宝秀镇赤瑞湖边,注排水方便,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无污染,水深0.8~1m,2010年12月进行水草种植,品种为赤瑞湖中生长的轮叶黑藻和水韭菜,水草在池中分布呈井字形,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0%。水草种植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基础,是河蟹生长、栖息、蜕壳、躲避敌害的重要场所,也是河蟹的补充饲料,又可改善水质,养一塘好草才能出一塘好蟹。

(2)防逃设施建设

防逃设施建设与水草种植同时进行,整个池塘四周用空心砖支砌两层,贴上两层20×10的磁砖,防逃高度达到40cm,塘角作特殊处理,去掉直角,呈平滑椭园状,力求光滑,防止河蟹攀爬。河蟹活动范围广且攀爬能力强,且成熟时有生殖回游的习性,防逃设施的好坏是河蟹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

(3)清塘

2011年1月3日放蟹苗前7d,用生石灰2400kg,平均80kg/亩,进行清塘,化水全池拨洒,目的是杀灭池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同时又为河蟹的养殖准备钙质。

三、饲养管理

1.苗种投放,严把苗种质量关,购进苗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养殖成败

2011年1月10日由上海空运长江水系扣蟹进行投放,数量为3.5万只,平均规格5g/只,蟹苗规格整齐、基本无残缺肢、活动能力强、活泼健康。由于水草尚未长好,所有蟹苗用网围了约4亩的池塘进行暂养。这样的操作有两大好处:①有利于水草的开春生长;②由于蟹苗尚小、在小范围内便于管理饲养。到4月10日待水草长成,摘出网围全塘放开管理。同时套养了0.25kg的鳙鱼300尾,鲫鱼3000尾,用于控制水质及利用剩饵及池中天然饲料。

2.饲料投喂

每天按河蟹体重的5%~8%分早晚两次投喂,具体每天根据吃食情况和天气变化状况适时调整,根据河蟹昼伏夜出的活动规律,下午投喂量占全天的80%,1—4月份所喂饲料全部为赤瑞湖出产的野杂鱼,五月份以后随着食量的增大,加投部分玉米,经打碎、浸泡后投喂,同时收购一部蚌、螺切碎投喂,整个养殖过程共投喂野杂鱼3500kg、蚌螺10000kg、玉米3500kg。

3.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掌握每天河蟹的生长吃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每月定期换水一次,水交换量约50%,定期不定期施用生物制剂EM调节水质,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40cm,水质以有活爽的感觉为标准。

4.蟹病防治

每20d用千虫净和二溴海因分别全池拨洒一次,有效预防了病害的发生,5月7日和7月12日两次全池拨洒生石灰,使用量为30kg/亩,除有预防疾病外,还可为河蟹提供钙质,有利于河蟹的蜕壳生长。

5.注意防逃,每天检查防逃磁砖是否完好,有损坏及时修复。

⒍河蟹的生长是通过蜕壳实现的,通过观察,从5g扣蟹到成蟹养成共经过了7~8次生长脱壳,每次蜕壳增重从几克到十几克不等。8月份出现了最后一次生长蜕壳。

四、收获

经过10个月的精心饲养管理,河蟹逐渐成熟,体色变得青黑、蟹体丰满、足变硬,从10月1日开始,通过地笼捕捞的方式陆续下市,到12月12日干塘捕捞完毕。共收获河蟹1456kg,最大个体250g,平均规格140g。收获鳙鱼500kg,鲫鱼900kg。

五、经济效益分析

1.收入19.758万元,其中河蟹1456kg×130元/kg计15.828万元,鳙鱼500kg×6.00元/kg计0.3万元,鲫鱼900kg×7.00元/kg计0.63万元。

2.总支出共计11.925万元,其中①塘租2.5万元;②蟹苗2.8万元;③防逃设施3.5万元;④饲料2.725万元,其中野杂鱼3500kg×2.00元/kg,计0.7万元,螺蚌10000kg,计1.2万元,玉米3500kg×2.2元/kg,计0.825万元。

收支两抵,盈利8.733万元。

六、讨论

收获的成蟹肥满度较好,但普遍存在蟹黄和蟹牙膏不饱满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本地10—11月最低水温仍为14℃以上,无极限温度刺激促使其成熟,可否通过养殖后期全部改喂动物性饲料,同时加大换水力度来改善这一状况。

上一篇:山茱萸病虫发生及绿色防控技术 下一篇:针叶树容器育苗技术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