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师生之间的摩擦

时间:2022-09-30 09:20:26

也说师生之间的摩擦

【摘要】由于某些教师的不良习惯而导致的师生冲突在当下的校园里时有发生,鉴于此,学校有必要先解决好教师师德问题,想办法将“怒火”扼杀在摇篮里。

【关键词】师生冲突师德问题

近几年,校园里因师生之间的摩擦,生生之间的不愉快而导致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政教处也由活动的设计者转变为事件的处理者,由主动者变为被动者,一时显得有些忙乱。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时过境迁。原因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不那么客气的说,可能是下面几点出了问题:

1.教师习惯于俯视学生

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很难在广大教师心中抹掉,他们一边学习新课改一边又在端教师的架子,始终不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一有错,就不管青红皂白先训斥一顿,学生若有反抗就采取非常手段,不给学生一点申诉机会。一件事情就这样被压下去了,表面上看是摆平了,实际上学生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老师是不会加以考虑的。生生之间的问题处理还稍做调查,但也缺乏耐心,方法简单,师生之间的问题处理的就显得非常霸道,把全部责任推给学生,长期下去,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难免会积怨。

看过电视剧《中国地》的人们都知道,主人翁赵天龙与他的两个儿子的关系一直很僵。小儿子甚至说道等他长大了要和哥哥一起收拾他的父亲,这是一件非常下哪有老子向儿子道歉的道理!”给顶了回去。作为父亲的他,心里明知有错,悔恨不已,茶饭不思,但又不肯与自己的儿女沟通, 互说可怕也是非常可悲的事亲情。那位考古学家劝他向自己的儿子道歉,他愣是用一句“天原委。放不下架子这就是问题的根由所在。师生之间,如果教师也放不下架子不愿与对方沟通,那么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融洽。

2.教师习惯于定势看学生

七—九年级学生时期是智力发展,世界观形成和信念确立的重要时期,是心理发育和发展的重要过渡时期。尤其是八年级时期,他们一方面还保持着儿童的幼稚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成年人的某些心理特征。这个时期的学生的自控力是非常弱的,也就是说,他们会犯错误是正常的,同样的错误屡犯屡改、屡改屡犯得现象也是有的。当教师的不能因学生犯过几次错就定势看人,认为这个学生已无可救药,甩至南墙。可眼下我们的个别教师就是这样做的事实又不能否认。校园里因教师的一句“我早就看透了!”等恶语而导致学生坠楼、服毒的事情发生不是没有。

3.教师习惯于将自己的焦虑带给学生

可能由于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加上长时间的工作(早六点至晚九点半、周一至周日上午)教师难免会有些焦虑,心里烦躁,耐心全无,又加上家庭的事务缠绕,情绪坏透了又无从发泄。学生一有错误不论大小总是大发雷霆,还有一些学生在摸不着头脑的情况下受到牵连。岂不知学生的压力也非常大,也正愁着找个缘由发泄一下,于是火星撞地球。

4.教师习惯于忽视中等生

学校里中等生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且中等生的数量又是非常可观的。行内人士都知道,教师经常接触的是上等生,不愿意接触而又不得不接触的是学困生、问题生。而中等生的地位就差远了,他们可以让教师一直到毕业都记不起自己的名字来,记不起自己有什么特点来。这个群体,学习还算可以,也不怎么淘,因而也就成了教师忽视的对象。中等生也有问题需要解决,也有经常接触老师的期盼,可偏偏教师忙于照顾两头,而忽视了这个“中间”,时间久了,中等生的问题找不到人去解决也会出问题的。

实际上校园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摩擦根由还不止上述那些。有了这样摩擦的存在,就难免会出问题的。如何消除这些不愉快,共创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快乐的校园是广大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上一篇: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与信息化管理 下一篇:创设真实语境实践语言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