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9-30 09:04:40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计算机实验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在二线城市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新方法与新途径,提出通过整合校内外实验教学资源,以面向应用为导向,建立“分层次、分学科、分类型”的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教材体系,着力解决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技术障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育;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其他学科和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一个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的实验体系,保证计算机实验教学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以独立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主要应该体现在“应用”与“本科”二者的有机结合上,体现在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与优秀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结合上。有别于普通的高职高专学院,独立学院定位的本科办学层次,决定了教学内容中理论基础部分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也不同于一本二本院校,独立学院从建校第一天起自身就得面向市场,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人才,是独立学院惟一的选择。因此,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一所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独立学院,学院地处中国西部二线城市,可供选择的实习单位相对较少,到省会成都及外地城市实习的成本又相对较高,可行性不大。如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要求普遍较高,而学院原有的实践教学均以课程为导向,学生所学知识相对零散,缺乏系统、全面、真实的计算机技能综合训练,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其实也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只是在二线城市高校显得就更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提出了“要将计算机应用能力渗透到全院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的计算机大工程教育理念,特别强调所有理工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习与实训的重要性。同时,学院针对当时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实验室功能重复设置,资源分散,利用率低,谁管谁用,难以共享”等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整合全院计算机实验室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型、开放式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的工作目标。为此,学院在整合现有的计算机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并从计算机、电信、自动化等相关学科抽调部分业务骨干,组建了全院的公共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计算机实验中心。

2总体思路

学院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学生的实践教学放在尤其重要的位置,明确了计算机实验中心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教学定位:充分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建设需要,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点,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的重要性,实验教学不再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与扩展,而是作为单独的课程体系进行建设。实验教学应以“面向应用”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逐步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比重。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以电子信息类学科为主要依托,合理、有效地组织全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资源,面向全院45个专业分三个教学层次(综合基础、应用技术、综合实训)开设计算机实验课程。

同时,为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保证基础、面向应用、强化实训、鼓励创新”的基本教学方针和“锐意改革、加强建设、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学院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中心”和“两大任务”。

一个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必须以服务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导学院实验教学改革的最高纲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成败最重要的标准。

两大任务:一是以综合实训模式来解决学生就业普遍面临的“最后一公里”技术障碍;其二是以计算机实验中心为平台,整合全院计算机实验教学资源,促进学院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共享,建设相对独立的各个学科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3改革方案

(1) 优化整合全院现有计算机实验教学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的效率。

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并非仅仅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与调配,它还应该包括对现有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科学配置,现有实验规章制度的梳理与修订,现有实验软件可用性的重新评估等等内容。寻求进一步解决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实验室功能重复设置,资源分散,利用率低,管理成本高,难以共享”等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

(2) 首先开展对影响较大的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实现实验教学从“课程为导向”到以“应用为导向”的全面转变。

以全院45个本专科专业均开设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以前采用28个理论学时加28个实验学时的教学组合,实验教学内容完全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验证,实验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各个实验单独隔离,不成体系,学生学完课程仍然无法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普遍不够理想。改革后学院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了教学改革的第一批课程,将本课程全部改为实验课程,老师和学生直接在计算机实验室上课,组织教师按照计算机操作中的应用问题,自行编写了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以解决每一个实际问题为主线进行有步骤的教学与演示,学生学习的目的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际动手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也有了本质的改变。

此外,很多专业还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相关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这些课程都有比较大的受众面,对后面的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首要对象。

(3) 区别对待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实验中心面向学院45个本专科专业开设了“分层次、分学科、分类型”的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各个学科各个专业,根据自身的学科和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层次,不搞“一刀切”,避免片面追求“大而全”。

针对学院英语系、艺术系学生,重点开设“综合基础”层次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主要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能用计算机处理日常的办公事务。针对经济系、管理系学生,重点开设“综合基础、应用技术”这两个层次的教学,在应用技术这个层次中,结合实际的财务或管理工作需要,以某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为学习重点,目的使学生能解决本专业中计算机作为工具应用时的现实问题。针对计科系、电信系、自动化系、核工程系学生,还需要上升到“综合实训”层次,相对来讲,理工类对计算机的应用较为深入,对计算机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要求也较高。而对计科系学生,要求不但能得到实际综合项目的训练,还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也就是还需要超越“综合实训”层次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把它划为第四层“综合创新”。

(4) 建立具有学院自身特色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教材体系。

高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教材数量繁多、更新换代快,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学院在实验教材建设方面采取“引进和自编相结合,以自编为主”的方针,首先引进国内高水平的实验教材推广使用,然后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和修改,逐渐形成教材的编写方案,经过教学团队成员充分讨论后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立项。

教材建设中强调以自编教材为主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① 现有的一些计算机类国家规划与精品教材,不完全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教学。在三本院校中,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实践证明,如果直接采用这些教材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② 学院大力推行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把实验建设成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将实验从以“课程为导向”全面转向以“应用为导向”。而现阶段的实验教材,多是以理论课直接补充和验证的形式出现,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际教学要求。

自编实验教材的建设就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组建了相应的自编教材团队,以“通俗易懂、讲解详细、操作性强、面向应用”为指导思路,编写了所有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指导教材,先行在校内印刷使用,条件成熟时再公开出版,截止目前,已经公开出版计算机实验专门教材共计7门。

(5) 积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校内外多种资源,切实加强校企多方合作,推进计算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走出去”是有计划、有目的地选送优秀教师到成都理工大学校本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省内其他高校以及成都、乐山知名企业进行学习、访问和合作研究。“引进来”是近几年来学院采取了特殊优惠的政策,大量引进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充实到实验教学队伍,近四年进入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引进人才就达到了14名。

在综合实训内容的设计上,实行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相结合,在校内进行基础认识,到校外开阔视野,了解行业前沿技术。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他们通过开设科技讲座、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以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帮助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4初步成效

(1) 探索出一条提高二线城市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的新途径。

学院以解决学生就业中普遍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一方面,基于“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以引进来为主”的学生实习新思路,通过加大培养工程化师资队伍的力度和充分的校企合作,引入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实训模式,真实再现实际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需要,对学生开展实用化、工程化的计算机技能教学。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全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优质资源,以计算机实验中心为公共平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以及知名IT厂商的各类计算机应用比赛和资格认证考试,并做好组织和培训工作,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相应奖项和资格证书,进一步增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 以应用为导向,大力改革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学院作为第三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进校后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对于加强和改善校风学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分层次、分学科、分类型”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通过面向应用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的实验内容设计和具有实际工程经验老师的指导,通过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潜能。

(3) 组建了一支实干、稳定的优秀师资队伍,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推进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和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国内绝大部分三本院校的教学师资多以兼职和外聘教师为主,人员流动性较大、师资队伍不够稳定。而学院作为核工业系统惟一的一所三本院校,立足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院引进的人才均作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编正式职工,教师的归属感较强,人员流动相对较小,构成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种特色优势。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支优秀而稳定的师资队伍做保障。

(4) 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对外技术培训,既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又锻炼了队伍,加快了学院实验师资队伍成长的步伐。

计算机实验中心在承担学院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对外技术培训,设立校外实训基地,同本地知名企业和单位保持固定的合作关系,为他们进行员工技术培训,同时派出学生和教师前往这些单位参观、交流与学习。通过这些合作与交流,一方面为乐山乃至四川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另一方面,这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也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实际工程经验,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任务。

5结束语

服务于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有着新的需求和特点。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大胆探索计算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建立健全符合学院自身实际和体现自身特色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打造优质而稳定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才能从根本上化劣势为优势,变不利为有利,培养出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鲜明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巨钦.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研究[M].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

[2] 许为民. 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运行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美国第一位计算机科学女博士、第二位女性“图... 下一篇:在创新环境中培养具有个性化的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