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已成人生冬天

时间:2022-09-30 07:52:10

夕阳已成人生冬天

近日,“以房养老”成为众所关注的话题,有的媒体在说近几年有的城市推出“以房养老”无一达成交易,但社会上更多的人在担心养老是否会使自己一生的积累付之东流。

民政部急急出面回应,“以房养老”存在误读,这不代表政府不养老。人民日报以《“以房养老”存在误读》报道民政部回应,新华社强调“以房养老并非政府转嫁责任”。不知民政部的回应和两大舆论机关的报道是否起到了及时安定人心的作用,但足可见养老问题牵动人心,“以房养老”已引起相当程度的社会忧虑。

民政部表示,“以房养老”,实际上“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只是“完善投融资政策”中的一句话,而且只是试点。国家明确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模式,“住房反向抵押养老”只是45项重点任务中第27项的一个子项目,在一些国家已有成熟的做法。

正式文件中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民间称为“以房养老”,民政部并未指出两者有语义上的差异。正式文件未采用更加通俗的“以房养老”这个说法,是希望表达得更加规范,还是希望这一做法不要过于引人注意,某种程度上暗渡陈仓,不想也罢。

新华社在表达以房养老并非政府转嫁责任时,说到以房养老的消息恰好出现在延迟退休、延迟领取养老金、“男当园丁女编织”等话题产生激辩之时,因而引起了舆论的相当抵触和疑虑情绪。但我想,人们产生不安,恐怕还与将养老事业产业化并办成朝阳产业的趋势有关。

人们经历过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产业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养老事业的产业化,将夕阳事业变成朝阳产业,会不会让人在读不起书、看不起病外再加一个养不起老,疑虑已经埋下了。而正是在养老要变成朝阳产业提出后,在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件中以“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表述毫不引人注目地埋下“以房养老”的伏笔。这一伏笔经过加亮解读,自然会引起“养老靠房”的担忧。

养老基金不足,已经被反复强调,以至延迟退休或延迟领取养老金已经成为养老方案提交部议。不同身份的人们有不同的养老办法,“养老双轨制”在削弱养老上的社会公平。多年计划生育后人口年龄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养老问题突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保障的欠缺和未富先老的现实,加剧了人们的养老焦虑。

“社会事业产业化”历程的大背景,养老问题显性化的现实背景,叠加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的话题上,使得“以房养老”让人们仿佛看到了“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的未来前景。人们已看到国家将承担基本养老责任的宣示,但养老市场化走向、社会资本成为养老市场主体,意味着多数人的养老问题将是通过市场方案解决。

“以房养老”即使只是试点,只是一种方式,它所释放的信号却是强劲的,那就是养老将是人生的重大支出,个人支出的规模将可以与房子这样的不动产相抵。

在养老问题上,公务员与一般人之间“双轨制”一直为人诟病,未见改变的进展。“以房养老”、产业化养老这样的改革却进展迅速。这不仅意味着“同命不同价”、“同老不同养”的做法未被触动,而且意味着人生差距的扩大。养老可达“以房相抵”的支出规模,不仅表明养老铁饭碗的利益更加巨大,加剧分配不公正,而且意味着普通人终其一生,可能只是做了一场无所得的“房奴”。

很多人的奋斗,在于拥有一套住房,房价居高不下,使人生努力的意义只是归还银行的购房贷款。当20年至30年内贷款终于还清时,人们将逐渐进入养老阶段,而此时他们因为拥有房子,不属于政府保底养老的对象。他们或有积蓄,那将是在养老中先行支付的部分,当积蓄支付完毕,他们需要抵押自己的房屋,以使余生有所保障。最后,他们的生命终了,房屋已另属他人。

人的一生,就在贷款买房和抵押养老中度过。赤条条来到世上,离开世界时赤条条而去,过程则是围绕着房子的纠结。如果他有几套房子,以房养老当是不错的结果,如果他仅有一套房子,房子在他的生命中就既至关重要,又是过眼烟云。这样,生命就是以房子为舞台展开的一场愁苦之旅,人生成为一次背负沉重负担的基本生存。

当养老成为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人生必然是一场负重前行。每个人都将老去,每个人都将面对用什么来养老的问题,这跟每个人都会面对怎样度过晚年不是一个概念。怎样度过晚年,是老年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靠什么来养老,是生存基础何在。

当养老被定义为朝阳产业,老年变成穷尽积累以延续生命的人生阶段,每个人终其一生要准备的,就是早早积下粮草,筹划生命的冬天。老年不再是人生圆满的完成时期,而是消耗生命的阶段弥留。

上一篇:文言词语的教学不能止于翻译 下一篇:《斜钩 卧钩 竖弯钩》写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