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算控制角度谈财务报销中授权审批制度的设计

时间:2022-09-30 07:38:35

从预算控制角度谈财务报销中授权审批制度的设计

摘 要 财务报销是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现有的财务报销审批制度只是注重权力审批,忽视了全面预算指标的控制和责任的落实。日常财务报销审批对成本支出控制是事后控制,而且逐年循环,还回导致保护不合理的支出。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应设计一种更能发挥财务管理控制职能的报销审批制度,从而将财务审批制度贯穿于整个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审批制度和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把预算的执行和费用报销审批制度二者紧密结合。真正的发挥财务管理在全面预算中的控制管理职能,及时进行成本费用支出情况的信息反馈,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报销审批 制度设计 预算控制

财务报销是财务核算的最基础工作,也是财务管理的起点,它决定着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且合理性、合规性,同时也是财务工作质量的保证。因此,财务报销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控制环节,而财务报销的授权审批制度,更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控制点。因而,所有企业的授权审批制度的设计,似乎都是很严谨且都很细化,一笔账务的报销至少经过三人以上的相关人员或领导们的审核、批准,方可支付,并且根据金额大小划分不同的审批权限,逐级审批。但也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审批制度的设计,使得日常报销工作中的流程环节多、手续繁琐。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又过于依附于这种制度,所以过多地注重了审批环节的签字,而忽视了对费用支付的实际意义的核查,使这种制度在操作过程中貌似严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成本超支问题,也不能完全杜绝不合理的开支。

这是由于在制度设计过程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在授权审批制度设计中,过于侧重了权力设计而忽视了责任,目前的审批制度设计的流程是由基层到高层,基层签字是对具体支付业务的审核,高层签字是对支付业务的核准,但高层签字时往往对具体业务并不一定清楚,只能依赖基层的审核,基层由于受本位思想的影响,审核时会带有偏面性,也就是说站在企业总体的角度是不该发生的支出,基层审核了,高层可能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动核准了,有了高层的核准这项开支便能顺理成章的支付,但在整个流程中基层已把责任分解到上级。其实一笔支出业务签字的人越多,责任分解的也越细,风险控制点也越散,造成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没责任的现象。大多数企业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中层以上的领导都有签字权,但没有一个制度规定每个签字权的支付,对企业的经济影响所承担的责任。这就是所有企业都极力控制成本支出,但又总是成本超支的原因所在。

二是授权审批制度设计中只设计了开放式业务流程,而未设计闭环的信息反馈,及对授权审批进行同步监督的环节。财务报销中授权审批流程是从基层向高层逐级审批的一个过程,虽然企业的重大开支都是经管理层会议讨论决策后,才能支付。但大量的日常业务都是经过这个审批流程后,就能完成了。财务报销过程只对审批手续的审查核对,只要票证合法合规,对具体的业务的实质性内容审查的不是很严格,因为财务部门更多的是按授权审批制度,来复核各级审批人的签字是否完善,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对具体经济活动作深层的核查。随着报销手续的完成,核销了的账目除了审计时审查外,基本就固化成档案了。如果说对授权审批流程进行监督的话,也只有在报销时算是一个监督点。因此,授权审批制度更多的像工作流程,而不是管理流程。由于财务管理手段地限制,无法提取信息反馈到管理层面,来分析哪一笔支付业务是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造成了只要是发生的都是合理的。

那么,如何使授权审批制度更加科学和严谨呢,站在预算控制角度分析,针对以上的两点缺陷,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改进。

一、首先,应该在全面预算的前提下来设计授权审批制度,目前,虽然大多数企业都有预算控制指标,但授权审批制度设计中,没有把审批和预算控制紧密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使预算指标控制成为审批流程的一个环节。预算指标确定时,应按授权审批的流程逐级审批,指标核准后虽然会有特殊情况下的变更,但基本就是经费支付的控制标准,结合这个标准设计授权审批制度时,不一定全部要按行政权限授权,对于关键控制点的相关人员也可以授权审批,这样在实际操作流程中减少了多环节,使责任落实的更具体,改进了繁琐的手续,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此外,财务报销时严格按预算指标控制,使预算指标控制力度大于授权审批的控制力度,也就是说预算指标内的开支,只是支付时的一个申请,财务部门只需根据细化的预算指标,由财务领导审核批准,便能办理报销支付。这个模式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预算管理机制,使预算指标科学、合理、细致、有效。把日常的财务报销审批手续提到预算指标的审核批准中,这种前置的结果,变事后或事中管理为事前管理,大大地提升了管理水平,同时提高了预算的管理效力,推动了预算管理前行。

二、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授权审批制度中设计闭环管理,落实审批责任。信息化管理手段就是建立网上授权审批管理模式,把预算指标上传到网上,由于预算指标是经过逐级审批核准的支付计划,是十分严谨有效的指标。所以在网上根据制度设计的控制点分配审批权限,在有效的授权范围内审批。这种审批高效、快捷,同时冷静、理智,会降低审批人的出错率,彻底改变审批人经常是匆忙中草草签个名的被动状况,使授权审批的流程真正成为一项管理流程,而不是简单的工作流程。

这种授权审批制度的设计,要求财务管理的外部运行环境很高,首先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预算管理,其次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也许正是由于这两项管理水平,目前还达不到我们的制度的要求,才影响了科学、有效的制度设计。但作为财务管理的发展目标,应该尽快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蒋智娟.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2]谭开诚.关于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民营科技.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4]张红兵.预算项目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上一篇:我国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下一篇:浅谈中职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