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30 06:03:1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研究

摘要:指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损害了周边社区及其居民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利益。而周边社区的居民有些传统的生活习俗也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通过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基本情况的了解,找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怎样共同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合理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Q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1103

1引言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社区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聚落。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自从自然保护区建立之时,二者就建立了共存共生的密切联系,如何处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周边社区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困扰自然保护区的热点问题。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建在地处中国西南部滇西横断山脉系南段尾端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周边的社区交通相对不便,经济也欠发达,人口数量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地方政府在抓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掉周边社区的发展和经济利益,虽然也建立了社区共管机构,但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了解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基本概况,然后找出关键问题所在,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2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概况

2.1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概况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州境内,地理位置是位于北纬21°10′~22°24′,东经100°16′~101°50′,由地域相近而互不相连接的勐养、勐腊、尚勇、勐仑、曼稿5个子保护区组成,总面积242510hm2[1]。它保存有地球“回归沙漠带”上唯一的一片“绿洲”,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热带生物种质基因库”,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5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这条回“归沙漠带”上,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热带森林面积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型综合性自然保护区[2]。保护区内分布有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8种植被类型,高等植物近500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4种,占全国总数的44.36%[3]。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西双版纳州对旅游业的发展定位,为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建成了野象谷景区、原始森林公园、望天树景区、勐远景区、曼旦景区、雨林谷景区、绿石林景区7个生态旅游景区[4]。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沿着生态旅游的理念走着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2.2周边社区的发展概况

截至2012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村寨、社区数量和区内、区外社区人口数如表1所示。周边社区的人口主要是汉、哈尼、拉祜、傣、布朗、基诺、瑶、彝、景颇等民族。在经济方面主要收入是以甘蔗、橡胶、茶叶等为主, 医疗卫生方面相对较差,教育水平落后,社区居民很少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建设中来,意识比较薄弱。

3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

发展存在的问题3.1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利益和周边社区及其居民利益

的偏差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及其居民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周边的资源来维持生活和获取利益。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后,政府和管理局就侧重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利益和发展,而忽略掉了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周围的社区居民利益[5]。利益的偏差造成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矛盾重重,这是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不能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

3.2周边社区传统的生活习惯与保护区的管理规定相

矛盾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管理与利用经验,并按各自的民族习俗,制定了相应的“村规民约” 形成了自己传统的生活习惯。然而, 这些“村规民约”由于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使得其许多条款仅仅在保护那些保护区外与他们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山林或植物等资源,而很少涉及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6]。但是从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缺乏可管理性和约束性。周边社区居民的许多生产生活习俗与保护区的管理规定是相悖的,这是造成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

3.3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管机构的不健全和不完善

社区共管是一种全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通过当地社区和保护区共同参与社区和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实施和评估的形式,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而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共管机构建立之后,对两者之间矛盾的协调措施并不是特别有利,再加上经费的不足,致使社区共管只是处于基本的运行状态。

3.4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周边社区居民的宣传和引导

力度不够虽然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直在加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管理,但只是简单地在政策法规上进行呼吁,没有进行实际的大力的宣传和教育,再加上周边社区居民本身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此的认识比较落后,所以造成对自然保护区和他们所在的社区的和谐发展问题认识不深。

4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

发展的建议4.1平衡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的利益

在保护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利益的同时,做到保护周边社区居民资源的需要和经济的发展。做好社区内居民搬迁工作和生活保障,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周边社区居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居民经济收入[7]。

4.2加强教育建设,转变社区居民传统观念和保护区

管理观念政府应该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建设,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使得居民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有统一和健全的了解,在维护自身传统观念和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遵守保护区制定的相关法规,不管是区内还是区外的资源都要合理地保护。同时自然保护区在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居民的传统习俗、资源利用、安定生活等各方面[8]。

4.3增强宣传力度,建立生物多样性宣教中心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在自然保护区建立生物多样性或自然保护宣教中心,大力宣传并对社区居民进行意识教育。一方面可以加强区内及区外社区居民对雨林等森林和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公共教育,增强居民的忧患意识,提高社区居民保护资源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保护法律常识的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减少偷猎、采集、伐林等现象的发生[9]。

4.4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完善规范化共管体制

为了使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自然保护区应规范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完善保护区内部管理法律规章制度来解决此问题。同时政府应大力促进和支持共管机构的运作,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措施的建设,完善共管体制的运行。共管机构组织可以展开多种项目的社区工作,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发展紧紧结合起来,促进其共同发展[10]。

5结语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是一项必须长久坚持的重任,它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周边社区及其居民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概况以及其和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和谐发展的合理性建议。但是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各个子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情况也有所不同,更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各子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参考文献:

[1]黎国强,赵建伟,游云.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共管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1,30(4):20.

[2]沈庆仲.浅析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J].林业调查规划,2006,6(31):23.

[3]沈庆仲.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实践与思考[J].一线来风,2011(10):54.

[4]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计划[R].西双版纳: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1.

[5]程松林.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之博弈[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30~131.

[6]刘洋,刘宝杰,刘玉梅.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4):34~35.

[7]文军,李杰霞,刘洋.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以十万大山和弄岗自然保护区为例[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6):79.

[8]郭自叶.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7.

[9]杜毓慧.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10]李杰霞.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0.

上一篇: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及融资杠杆率探析 下一篇:遂昌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