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非言语传播教学探微

时间:2022-09-30 05:56:58

幼儿教育中的非言语传播教学探微

摘 要: 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专业的重要理论之一,为教育专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教育传播研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非语言传播是教育传播的一个分支,在教育传播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和地位。在口语传播过程中,人们不断进行着非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在口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国内对非语言教育传播的关注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非言语无时无刻不存在,在幼儿教育领域中非语言传播则较为频繁,但是在国内研究领域中给予的关注比较少,因此,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口语传播 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行为

非语言传播是教育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教育领域的沃土。教育传播的重点是幼儿教育非语言传播,分析幼儿非语言传播的行为,发现幼儿的需要,改进幼儿教育,丰富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非语言传播的概念定位

人能凭借各种符号进行信息传播,作为一个社会人跟他人、社会发生着联系。这些联系都要通过信息交流才能完成。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构成社会的基本链条,是维系人和人关系的纽带,没有信息交流人们就无法和外界发生联系,无法从事社会活动和生产。信息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在有声语言产生之前的时间里,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传递的方式是非语言的。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手段是远古人信息传播、情感沟通的主要方式。随着有声语言的产生和文字的产生,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变。

二、言语和语言的区别

人们用语言交流、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等,尤其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被语言包围着,那语言究竟是什么呢?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自身的内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语言的重新定位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助于人们发现新的表达手段,推动社会的进步。

今天,语言已经被重新分为言语语言和非语言语言,我们使用的口头和笔头形式语言,称为言语语言,我们使用的没有语言的语言就是非语言,没有具体的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行为举止、时间取向等。非言语不同于非语言,现在不是把语言言语作为唯一的外延,而是将非语言言语也包含在内,因此非语言是语言的一种。

三、非言语符号

非语言符号借助的是非语言形式,如手势、表情、眼神、空间距离等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的符号,有连续性和真实生动等特点。非语言符号不像语言符号具有词汇形式、语法结构和语义内容等,它就是一个动作、一种表情、或者一个传播途径等。它们在传播过程中代表着一定的意义。

四、非语言传播概念

非语言传播是与我们形影不离却又让我们感到陌生的伙伴,说它形影不离,是因为它无所不在,说它陌生,是因为人们对它的了解才刚刚开始。非语言传播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视觉传播形式:如身姿、坐姿、面部表情等。

2.听觉传播形式:主要指辅助语言,如声音的质量、音量和音质等。

3.触觉传播形式:通过身体的某一部位来表达一定的意义。

五、幼儿教育中非语言传播列举

学龄前儿童表达能力欠佳,非语言表达方式是主要表现形式,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非语言行为,读懂幼儿的行为需要,促进幼儿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1.表情

表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方式,一般发生在颈部以上,如眨眼、脸红等。面部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各种信息,幼儿的表情多受生理支配,没有掩饰,天真可爱。

2.手势

手势指用手臂来表达意愿的动作姿势,在非语言中,双手是最活跃的身体部位,手势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能小视。对幼儿来讲,手势的发展能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3.身姿

身姿指以躯干为主的各种姿势,能传递一定的信息,表达情感,是非语言传播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头部是老师关注的重点,幼儿常常用点头、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往往他们想什么都可以通过头部表现出来。

4.触摸

人和人之间通过触摸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传递信息,是一种通过幼儿的成长加以解释的现象,我们知道亲密的接触是促进幼儿成长的关键因素,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亲密接触多,那么心智就会很正常地发展,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们触摸自己的鼻子和嘴。老师和家长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时常通过拥抱、亲吻等,对于幼儿来说很珍贵,同样幼儿要表达自己对同伴的喜爱时,也会用拥抱和亲吻等方式。

六、结语

本文研究的重点为非语言传播,重点关注幼儿教育中的非语言传播行为,重新定义了非语言传播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幼儿非语言传播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非语言行为来辨别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进而教师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调整策略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段奎.教学中的非语言传播[J].邵通师专学报,2000(3).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研究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1).

[3]郭宗莉.满足儿童需要,成就幸福童年[M].上海出版社,2011(9).

[4]赖秋芳.做个称职的幼教老师[M].台湾:信谊基金出版社,2007(10).

上一篇:用爱滋润孩子的成长 下一篇: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情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