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高师大提琴选修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30 05:21:52

互动式教学在高师大提琴选修课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大提琴课教学属于“作坊”式教育,学生通常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一般。因此,应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快乐的同时,切实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大提琴选修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定的引导与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以下为互动式教学常用的几种教学方式:

一、 讨论式

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围绕教学中某一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并展开讨论,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找到优点进行肯定,找到缺点进行思考与修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将来个人的器乐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参与性强、积极性高,并能受到多方面的锻炼。

音教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好,器乐学习的基础较差,教师应多采取讨论的方式,多给他们表现以及评价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的评价活动中来。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整体状况进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对于学生给予肯定,特别是对于选修生而言,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评价中的认可和由此所获得的成功的感受;其次,应给与更严格规范的要求,并进行更充分的、更高层面上的学习指导,避免学生自满情绪的产生。最后,通过教师准确而熟练的示范演奏,带给学生印象深刻的直观感受,直接使学生从视觉上获得信息,建立动作表像,形成初步认识,尽快理解和接受老师的意图和方法,向标准的学习要求靠拢,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讲授式

教师可不定期要求学生针对某一技巧或某一乐曲进行分析与总结,鼓励高年级同学参加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学生讲授法是针对高师音教专业特点而量身定制的一种方法,是在教师充分准备和对学生积极引导下,要求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实践的方法。此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也必然极大的锻炼学生的备课能力和教学能力,以期更加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点的掌握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重奏、合奏式

利用大提琴的多种重奏、合奏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实践,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1.长音练习。在大提琴演奏中,音色的好坏绝大多数取决于右手,因此,我们应将长音的拉奏作为大提琴基本功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无论初学者还是大提琴演奏家均应当长期坚持练习。

2.音阶和琶音基本练习。进行音阶和琶音练习是熟悉大提琴各把位以及把握音准的重要手段,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方法,效果非常明显。例如:①音阶训练:由教师开始演奏I级音,然后由学生们依次演奏其余音级;教师与学生一人一音,依次轮奏;②琶音训练:以分解和弦的形式练习,教师演奏一个八度,学生依次演奏另一八度;以柱式和弦的形式练习,教师与两位学生一组,三人分三个声部同时演奏,锻炼和音准,感受和声魅力。

3.二声部训练。此训练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到乐曲中,也可运用到较为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中,在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也训练了音准感、节奏感和乐感,具体作法可见下列谱例:

谱例1:(复调性二声部,“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又称模仿式复调,指的是两个声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反复,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

谱例2:(和声性二声部,两个声部同时演奏,不仅训练学生的和声音准,还锻炼学生的移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这都为以后进入乐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伴奏训练。在进行乐曲训练时,低声部的伴奏音型可由教师提前编配,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行设计,运用不同的节奏型组织成合适的伴奏音型。

谱例3:

5.四部和声训练。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声部,均可交换声部练习。通过训练,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得到较大发展,多声部音乐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并为以后大提琴曲目的编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谱例4:

二声部、伴奏、四部和声训练均有着自身的优势,其演奏的实际效果明显优于独奏与齐奏,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通过此类互动训练形式,学生可以互相聆听和模仿来达到音色的一致、节奏的平稳以及和声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教华,于耀春.浅谈大提琴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音乐天地,2005:49-50.

[2]郭律严.大提琴二重奏演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张毅.中学阶段大提琴教学体会[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8:55-57等.

上一篇:浅谈母亲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教育职能 下一篇:浅说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