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时间:2022-09-30 03:43:49

浅析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些方法以及其治疗效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重点对比了中药与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的表现。其结果显示,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综合 西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临床上很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为:餐后感觉饱胀不适、上腹有灼烧感、上腹疼痛、早饱等,因其具有发病率高、高复发率以及持久不愈的特点,这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运用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展现出了好的研究前景。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中医理论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灶部位在胃,同时涉及到肝脾两大器官。发病的原因是因为日常的饮食不加节制、情绪不稳定、外邪内侵等。导致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导致发病。

二、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方法

2.1中药治疗

采用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可以从7个方面进行,即辛开苦降、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疏肝健脾、消食化滞、清利湿热、降气和胃。1)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剂是半夏泻心汤,有学者用此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同时用西药进行对比治疗。其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0%,而用西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远低于治疗组,有效率仅为55.6%。这说明中药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和改善效果要由于西药。2)朱莹等学者研究发现,利用中药进行疏肝解郁可以提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3)用保和丸作为中药治疗组,以吗丁啉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中药治疗组的效果好于西药对照组。

2.2针刺疗法

单纯的针刺疗法包括有传统针刺、耳穴按压、低频脉冲和穴位埋线等。采用耳穴按压法进行治疗并与服用多潘立酮治疗进行对比发现,其治疗效果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上腹胀痛等方面的改善要明显好于服用多潘立酮。有学者研究发现埋线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高达96.6%。

2.3针药并用

针药并用顾名思义就是在进行耳穴按压的同时辅以药物进行治疗。其研究发现运用针刺加服用吗丁啉,与单纯服用吗丁啉的治疗效果并没有明显差异,但在进行学位埋线的同时服用相应的中药汤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有效率可达93.3%。

2.4推拿按摩

运用推拿按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10次以后可以缓解症状,进行巩固治疗后复发率较低。运用推拿加足底发射疗法治愈率在72%左右。

2.5外用疗法

将茱萸研成细末敷于肚脐,10天定为一个疗程,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总的有效率可以高达94%。

三、中药治疗与西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3.1分组

将中药治疗视为治疗组,西药治疗视为对照组,将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人,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

3.2中药治疗组

3.2.1肝郁脾虚型

药方:枳壳12g、柴胡10g、川弯12g、白芍15g、甘草6g、香附10g、

楝子10g、玫瑰花10g、荔枝核15g

3.2.2肝郁气滞型

药方:火麻仁15g、生大黄6g、炙甘草5g、杏仁10g、桔梗10g、厚朴10g、白芍10g、枳壳10g、柴胡10g

3.2.3寒热错杂型

药方:大枣15g、炒白术15g、炙甘草6g、黄岑6g、黄连3g、干姜6g、半夏10g、人参6g

3.2.4饮食积滞型

药方:炒莱菔子5g、炒麦芽5g、连翘5g、陈皮5g、茯苓10g、半夏10g、神曲10g、焦山楂30g

3.2.5脾虚痰湿型

药方:白术10g、党参12g、麦芽30g、枳实6g、川楝10g、鸡内金12g、炙甘草3g、山药30g、桔梗6g、黄芪15g

患者将药方用水煎服,每日2次。经过4周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用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3.3西药对照组

药方:多潘立酮 口服10mg/次 每日三次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3.4治疗结果与分析

从临床疗效结果表中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中药治疗组的有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而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

四、总结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式、方法要明显多于西药对其的治疗,在中医对其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方法的治愈率高,比如用口服中药进行治疗、针刺埋线法进行治疗、外敷法进行治疗。有些方法虽未能整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愈,但是也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从整体来看,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要好于仅用某种单一的西药进行治疗。当前西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显示出了在对其治疗方面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与西药治疗相比较而言,其同时还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参考文献

[1]杨蓓,叶枫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08,28(01) .

[2]刘昶论.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2011(34).

[3]焦玉祥,张素珍,刘志刚 .穴位埋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2006( 4) .

[4]薛常庆.浅谈中医辩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5例临床效果评价[J].中医中药,2013(24).

[5]冯明宇.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

上一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双环醇治疗高转氨酶水... 下一篇:立足成才加强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