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发展对策探讨

时间:2022-09-30 12:58:15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发展对策探讨

摘要:环境恶化引发全球关注,提升环境质量迫在眉睫。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加强监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对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生存环境与生存质量,制约经济健康发展。强化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环境监测是针对相关环境污染环节的监控、分析,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为有效实施环境管理,提供正确决策性意见的基础依据,是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提升社会生态效益的前提。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概述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它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的测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均为环境监测的对象。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空气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监测、生物监测、物理污染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是监测工作的主体,它是指对各种环境要素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监测,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积累质量监测数据,确定一定区域内环境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原则

实用性原则、经济原则、代表性原则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主要三大原则。其中,实用性原则是指监测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监测数据以实用为主,而非越多越好;监测手段强调精准、实用、可靠而非单方面先进。经济性原则是指在技术经济论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的前提下确定技术装备和确定监测技术路线。代表性原则是指监测样品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还存在部分问题,如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监测技术不够先进、监测工具精密程度不足、环境质量分析不全面、监测人员的监测水准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极大影响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影响政府正确决策的制定,因而为了规避此类问题,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严格管理,使监测部门对自身肩负的职责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改变对监测工作的懈怠态度,主动完善人员配置,购进精密监测仪器,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按照科学的监测步骤的来开展工作,使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现状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当今社会,城市化步伐加快,而人类文明进步却没有与环境发展同步。高速经济发展产生数量庞大的废弃物,而环境治理的措施滞后,城市环境污染日渐加重。尤其以乡镇污染变现更为突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滞后也表现在监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上。据调查,现阶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力资源保障不足。有些环境监测人员管理中存有有很大的缺陷,没有很好的自我意识,难以真正的实现质量上的控制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控制模式单一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起步比较晚,因此存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结构单一的现象,质量管理控制缺乏有效性。这种情况也导致监测工作人员缺少自我监督意识,缺乏对质量监测管理体系的整体性认识。要想完善体系结构的全面性,必须整合优势资源和相关信息,革新单一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管理质量。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保障不足

一是,新的监测技术还没有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方式,比如有机物监测技术的运用;二是,自然环境中一些新的需要监测的领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监测质量管理;三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科学技术应用较少,许多先进信息技术产品没用应用到实际监测工作中。

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

环境监控和检测一定要精确地说明目前环境品质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向,这样就要加强自身品质的创立和增强品质的监管。所以提升监控和检测的品质,增强全面系统的品质监管任务,已经是目前环境监控和检测任务中的一项重点。

加强品质的监管思想

提升品质监管标准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品质监管的思想。因此,要经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品质的监管思想,推动品质的监管任务。

(1)品质监管任务的重点是提升高层人员的品质监管思想以及梳理好监控和检测任务与品质监管之间的联系。

(2)要增强全体员工的参与思想,建立合理的监管观念。

(3)要更好的完善品质监管单位、安排专业的品质监管人员,而且要确保品质监管人员的素养和工作经验。并依据监控和检测区域的扩展和要求,持续增强品质监管思想和监管技术的培养训练,这是为了更好的对环境监控和检测的品质监管任务提供保证。

2、完善品质监管体系

有效的系统的监管是品质得到保障最主要的方法。

(1)为目前任务和情况发展的要求,应该尽早的修改和健全环境监控和检测的品质保障监管规定,确定主要任务内容、监管责任和监管体系等,让品质监管任务有规定可以依照,改善当前体系与具体要求不相符的情况。

(2)应当尽早健全每个监控和检测任务区域的品质监管体系,并且增强不同监管体系实行状况的督查工作,转变当前每个监控和检测区域品质监管体系创立不平衡的状况。

(3)应当加速适应我们国家环境监控和检测任务的品质监控考评体系的探究,同时尽早成立相应的评定模式,更重要的是增强整个监控和检测过程中的品质监管体系。

3、健全监督管理工作

环境监控和检测是劳动者在认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单独行动。所以,健全监督管理工作和成立品质监管体系一样重要。应当更好的成立、完善监控和检测品质监督管理考评工作,成立品质监管的考评制度,展开各种品质监督管理行动,如查验品质、考评质量监控和查看品质监控体系运转状况等,逐渐健全监控和检测品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4、完善品质监管保护办法

(1)要确保资金的投入,尤其是要保障品质监管实验室的设施,保障检测仪器的购买。国家应当将这项资金归入到年度固定经费中并规定只能用在这一项中。

(2)应当加强环境标准物质的开拓程度,尽早成立分析体系,尽量填补其他区域没有的标准样品,如生态、海洋、大气降雨、有机污染物等,扩增现今拥有的标准物质适合使用的区域,努力开拓探究途径、提升分析能力和水准、增快拓展的速度,从而符合环境监控和检测任务的要求。

(3)应当更好的健全监控和检测准则,有体系地整理、修正和健全现今拥有的环境监控和检测准则,有规划地弥补全新的监控和检测区域中监测准则的空白。

(4)应当确立环境监控和检测仪器设施准许进入的体系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尽量改善当前仪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品质好的与品质坏的混杂、精确性能和安定性能各不一样、检验的依据不一样、不一样的仪器之间不能够比较以及市场服务不符合标准等,所以就要做好监控和检测的硬件品质监管。

结束语

我们国家环境监控和检测的品质监管通过这些年的完善,已经有了很好的成果。然而还是有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不能够达到目前环境监控和检测任务的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继续增强环境监控和检测体系的建设,改善有关的品质监管准则,并且完善品质监管的保护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国家环境监控和检测的品质监管标准。

参考文献

[1]吴善兵,张恩平,王超.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现状与对策[J].海峡科学,2011,(60).

[2]奚海明,李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6).

[3]王向明,黄文.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3).

上一篇: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 下一篇:会展建筑功能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