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时间:2022-09-30 12:53:53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中21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19.4%, 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多与年龄、合并症、抗生素使用、入住ICU、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有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079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和其他基础疾病, 加之患者抵抗能力低下,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回顾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从而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108例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1], 108例患者入院后48 h内发病, 其中21例发生医院感染。

1. 2 方法 指定专门, 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对108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记录患者相关信息,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心肌梗死部位、合并症、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入住ICU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上述各项因素的关系。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将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作为因变量, 将患者自身相关信息作为自变量, 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的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感染发生率 108例患者中21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发生率为19.4%, 其中呼吸系统感染率居首位, 接下来依次是泌尿系、胃肠道、口腔和穿刺部位等。

2. 2 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入住ICU、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时间等。

2. 3 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严重合并症、住院时间较长、入住ICU、高龄、侵入性操作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 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 该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3]。相关文献资料指出,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 且会增加患者死亡率[4]。以往, 临床多单一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但对危险因素危险性无明确的结论。本文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 探究相关危险因素和医院感染更深层次的关系。这样有助于针对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08例患者中, 21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19.4%, 这与参考文献中的16%~20%一致, 说明本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在可控制范围。21例医院感染患者中, 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 接下来依次是泌尿系、胃肠道、口腔和穿刺部位等, 因此, 本院医院感染的监控重点是呼吸系统。本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 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严重合并症、住院时间较长、入住ICU、高龄、侵入性操作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是中老年人, 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 易出现感染, 加上患者支气管黏膜萎缩, 清除异物能力下降, 同时, 黏稠分泌物增多, 导致支气管潴留, 加快了病毒和细菌的繁殖[5]。针对上述得出的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临床应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治疗患者原发病, 对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 尤其是高龄患者, 要尽早恢复冠脉血流, 纠正心力衰竭, 缩小梗死面积, 给予支持治疗, 提高患者抵抗力;②要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消毒管理, 一方面避免患者接触病原菌, 另一方面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要尽量减少家属探视患者的次数, 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③定期进行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技能培训, 确保无菌性操作, 减少或避免侵入性操作;④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尽早给予药物敏感试验和细菌培养, 并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 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

综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 医务人员在了解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 要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从而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国春.109例症状不典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点.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 4(12):51.

[2] 陈解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1):53.

[3] 朱会英. 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23):3778.

[4] 李志远.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面临的医院感染压力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9):1283.

[5] 武志东.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1):4737.

[收稿日期: 2014-01-22]

上一篇: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表现 下一篇:超声波在瘢痕子宫妊娠破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