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策略在专升本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时间:2022-09-30 12:36:16

激励策略在专升本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摘 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一定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转变学习态度,积极地参与学习,主动向着希望的目标努力,并从中获得自信和成功,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 激励策略 专升本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激励策略是有效的教学资源

激励策略是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措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运用各种激励技巧,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英语的动力,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消极因素,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进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励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如何遵循英语教学特点,依据学生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激励策略呢?

二、激励策略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一)激励――在师生情感上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教育理论家曾指出:“学习,并不是教师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教师与学生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英语课的基础。而情感激励教学,是通过非智力因素来实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通过内因效应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的。在专升本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建立安全感、归属感,增强成就感,积极消除或减少他们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师生的美妙互动,而这种美妙互动又源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因此,教师必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平时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知识、技能等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情感交流,时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一个点头、一张笑脸、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不经意的鼓励,都会让他们信心倍增,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如学生在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老师可把信任的目光、鼓劲的话语送给学生,对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你肯定行,试一试”或“别紧张,老师给你帮助”等,当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信任,才能帮助他们排除来自外界的各种消极影响,消除紧张情绪,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在课堂学习中他们才会敢于尝试、勇于尝试,乐于接受英语。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赞赏学生的表现,赞赏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以自己的不断进步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习英语的热情日益高涨,学生从内心与教师互动起来,教学相长,整个英语教学工作就可进入良性循环。

(二)激励――在课堂气氛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专升本学生的特点是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厌学思想严重,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使他们踊跃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关键。有鉴于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需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调动、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主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歌德曾说:没有兴趣则没有记忆,驾驭学生的情趣,首先应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运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如,教师应带着饱满的情绪和轻松自信的态度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趣、良好的精神面貌影响带动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缩小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从而产生更好的互动效果,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当集中讲授时,教师可以通过巧设疑问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当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教师不应使用不文明的语言讽刺或挖苦,而应用眼神和表情给予信任的鼓励,正确引导,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有亲切感。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适当插入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借助肢体语言来吸引眼球,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倾听你的“演讲”。当发现学生有无反应或反应过度等反馈时,可适时讲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逸闻趣事,与学生互动,以便驱散不良情绪,调节课堂氛围。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知识。由此不难看出,在学生心情畅快的基础上传递英语教学内容,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激励――在互助学习上

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英语教学法。由于专升本学生英语基础差,他们对英语学习几乎丧失了信心和热情,有些学生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恐惧感。而分组学习简单却有效,采用互助激励的方法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活”起来,让本来被动消极的学生“动”起来,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克服厌学、恐惧心理。例如,根据全班男女生数量,学习困难学生、优生、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等情况来搭配划分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综合情况相差不大;教师对小组学生的学习表现以三分制来评定等级(即,优―3分;良―2分;差―1分)。上英语课时小组成员必须坐在一起,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提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甚至闹笑话,但只要教师随机鼓励及时指正或给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学生就能不断进步。如:当学生回答某个问题错误时,教师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先让其学习小组的成员继续展开讨论,并给小组成员再次回答的机会,有时虽然回答仍不正确,但教师还是尽可能找出其中的某个亮点给该组学生加1分的激励。这种学习方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大胆地参加课堂学习活动,消除思想焦虑,增强学习动机,树立学习自信,并且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在相互帮助中学有所成。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少而精。这样学生自然会觉得轻松、愉快、没有压力,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但促进了英语的学习,而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体验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使学生学起来更投入、更持久、更有效。

(四)激励――在积极评价上

用力去做,只能及格,用心去做,才能出色。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目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做有心人,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的心理需求,多用、善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心境保持愉悦、精神爽朗,由此产生求知欲望,激活学习潜能,在课堂上自觉地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并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的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积极地肯定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即使是教师的一个赞赏的微笑,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使学生觉得自己能行。如,教师在作业评改中一定要以鼓励为指导思想,不要只看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而应在指出错误并纠正错误的同时,肯定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造一种讲参与、讲进步、讲成功、积极向上的氛围。例如,老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互动中大胆开口,自己“讲一讲、练一练、议一议”,激励他们:“开始有错很正常,谁都不是先知先觉,熟能生巧才是硬道理。肯开口就是好样的!”老师会发现当某个学生受到表扬与鼓励之后,他的学习热情会升温很多倍。事实是,学生在老师的积极评价中成长起来,逐步“学会学习”,获取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专升本英语教学中显现出“寓教于乐”和“寓学于乐”的比较理想的双重教学效果。

激励是一门艺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和积极的鼓励。这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学生在乎教师的激励,当他昂首阔步向前进的时候,在他耳边应响起诸多的潜台词――“这点挫折对你来说只是毛毛雨”、“你是强者”、“你的目标一定能达到”。如果教师能够毫不吝啬地多给学生一些善意的赞美与激励,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展示空间和舞台,就意味着为他们的下一个进步找到了新的出发点,就能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等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3).

[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4.4.

[3]陆如怡译.激发学习动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4]张汉昌.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7.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初探 下一篇:如何利用网络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