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时间:2022-09-29 11:47:59

浅析如何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现代社会正在步入信息时代,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面世,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教师要不断地指导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形成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课业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机械地将一些课外内容强行塞入他们手中,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引起他们的反感,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就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初中课本里有《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等经典篇目,教师在教学中可抓住讲解的契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去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籍。这些作品无不是学生感兴趣的,无不是能熏陶学生情趣的,也无不是能提高学生学生阅读能力的。当然、课本内除了经典名著外,也有不少关于探讨人生哲理、感悟生命真谛的文章,如《谈生命》、《傅雷家书》等,只要教师正确引导,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配合教学,选择读物加强指导,提高时效

学生手头阅读材料五花八门,内容丰富。其中有些是学生不适宜阅读的。或者有的学生读了大量书籍,但这些书籍偏重一个方面,因此其阅读面也是狭窄的。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选好课外阅读材料,要向学生推荐健康、积极向上的著作,以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中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此奠定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知识和情感的基础。兴趣引导学生读书,健康而易引发学生兴趣的书首先应推荐给学生。

其次,要加强指导,提高时效。“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知识的迅猛增长,语言输入量的加大,这要求我们学生能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剂量的语言输入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略读和精读的指导,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技巧,培养学生能花较少的时间迅速而准确地检索出文章中有用的信息,阅读尽可能多的内容,从而提高迅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对文中的精彩部分则要逐字逐句的读,对该记忆的内容要记忆,该揣摩的要揣摩,该研究的要研究,要让迅速反复阅读、咀嚼、体会和领悟,以至背诵,存储在迅速的记忆宝库里,成为学生稳固的知识积累。这样就能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3.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好的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有必要作一些必要的具体辅导:或提纲挈领、或释疑解难、或布置任务。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摘抄,是中学生阅读常用之法。要勤动笔,该圈则圈,该点则点。阅读时学生必须有阅读笔记,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摘录的文字要注明出处,以便需要时查询。 “学而不思由罔”,只阅读不思考,犹入进宝山空手而归。阅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读思结合。阅读结束后要及时写阅读体会。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4.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

教师要科学安排每天的阅读时间,关键是布置适宜的阅读量。每布置学生读一本书都要看看书的容量,根据学生可能用来读书的时间及阅读的速度,测算出学生每天能读多少页,读完一本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不能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几天内读完一本书,然后写点读后感就算完成了一本书的阅读。最后,阅读的密度要合理安排。我们要知道学生不只是学习语文这一门学科,还有其他的学科要去学习,因此适度地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5.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

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引导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课外阅读学习小组,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有利于语文学习和人格成长的阅读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每一个学生阅读的自主动机,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其学习和成长。学校可以每月举行一次黑板报及手抄报比赛;创办文学社,定期印刷小报;组建学校广播站,天天播放反映校园生活及社会人生的广播稿,还可以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如读书讲座、读书座谈会、演讲会等。这样做可使学生少走弯路,又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每学期组织全校性的古诗词经典朗诵会,读书活动竞赛。先由每班竞赛选拔,再由年级组织初评,最后由学校组织决赛。扎实高效的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总之,阅读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引导学生进入丰富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也是《课程标准》倡导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须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科学的指导,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激发学生扩大课外阅读的动机,让他们产生进一步求索的欲望。

上一篇:浅谈引导小学生乐学数学之策略 下一篇:多种措施并举,打造高效高中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