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从农业经济走向旅游经济

时间:2022-09-29 11:06:57

汶川:从农业经济走向旅游经济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两年了,经历了地震伤痛的汶川人在灾难面前选择了坚强,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了灾后重建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如今的汶川,正全力融入成都经济圈,打造阿坝南大门,建设魅力新汶川。作为汶川新的经济增长极,旅游业日益成为该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乡村旅游更是一朵格外艳丽的奇葩。

农家乐,村民发家致富的“重头戏”

“两株李子树、3株甜樱桃树,花都开过了,等5月份就可以给客人提供原生态的免费水果了。”刚为客人备好3桌晚饭的“左家苑”老板娘李小红看着自家院坝里即将成熟的果树满脸欢喜。

“5・12”汶川特大地震前,雁门乡过街楼村是汶川县城的后花园,是城镇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大多数村民都红红火火地开着农家乐。震后,该乡的基础设施有了新的提高,恢复农家乐成了过街楼村民的首选。到4月下旬,该村重新开张的农家乐已有10家,很多村民也在完善新房的建设,等到旅游避暑旺季正式开业。

“开张快一年了,自从去年政府把通村水泥路修好后,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这不,今天还不是周末,都有3桌。”院坝里,李小红忙着送茶倒水摆扑克。厨房里,丈夫、女儿也麻利地端出备好的家常菜。

“来这里好多次了,服务态度特别好,物美价廉,尤其是菜品,经常更新,我们都喜欢。”吃着“左家苑”地道的老腊肉,客人们由衷地称赞道。“老板娘,下次试试用芦儿韭烧土鸡,味道肯定巴适。”听了客人的建议,李小红高兴地答应着,“好啊,我们明天就先自己试一试,让你们下次来时吃得满意!”

由于不断采纳客人的建议,“左家苑”的菜品已经由刚开始的10来种家常菜增加到了现在的20多种,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和李小红一样,过街楼村乃至雁门乡的许多农家乐在不断摸索中,闯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乡村旅游正成为当地恢复重建的重头戏。

特色餐饮,让路边经济火起来

“到绵,吃豆腐。”对于长年往返成都到九寨沟的人来说,这已成了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词”。

“我们村里最有特色的菜就是豆腐和豆腐鱼,跑这条路的司机都知道到了绵,就要来三官庙村吃正宗豆腐。”绵镇三官庙村党支部书记熊作贵自豪地说。

绵镇三官庙村,毗邻213国道,是成都到九寨沟的必经之地。这个540人的村庄,人均土地面积仅有0.24亩,“人多地少”成为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一窘境,村上依托靠近国道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鼓励村民积极发展路边餐饮业,把“交通通道”建设成为一条“经济走廊”。

走进一家名为“正康酒家”的饭店,老板娘高加燕正忙里忙外地收拾着餐厅。“我们这家店是2008年3月份开张的,地震后停了半年,到9月份的时候又重新开张了。交通恢复正常以后,经过这里的车辆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做了。现在,我们平均每个月都有几千元的纯收入,全家5口人都忙不过来,还雇了3个村民来帮忙。”侃起生意经,高加燕头头是道,“我们汶川正大力发展旅游业,等公路修好后,来我们这儿的人肯定会更多。”

如今,三官庙村有几十户村民依靠开路边饭店实现了致富,一些饭店由于生意红火,又在村里争相聘用“帮工”,解决了部分乡亲的就业问题。

“他们有的饭店一年给工人能开到七八千元工资,我们看着都很眼红。”熊作贵不无羡慕地说。

水磨羌城,民俗旅游成了新亮点

汶川水磨镇,地震时受灾严重,几近损毁。经过精心规划和重建,如今的水磨镇已经成为一个既有川西民居特色,又有羌寨风貌的生态新城和文化名镇。

走进水磨镇的禅寿老街,穿斗式建筑与现代乡村建筑融为一体,亭台楼阁,处处精雕细琢,古朴民风,扑面即来。

“我这个超市的生意越来越火了,人多了,买东西的就多了,太好了。”感受到禅寿老街打造后带来实惠的店主杨玉华笑得合不拢嘴。自从禅寿老街有了丽江味,前来参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从而快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发展第三产业。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使新建的房屋在满足老百姓居住要求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水磨镇决定在修建时“超前考虑”,建设上既注重抗震设防,又努力保留川西羌族民居等传统建筑风格。这样一来,老街的房子就实现了室内现代化,室外民族化,为发展民俗旅游,传承民族文化创造了条件。

汶川县旅游局局长王旭英介绍,为了实现“羌禹生态文化体验区、精品旅游城镇”的目标,汶川县选择萝卜寨、枫香树、中滩堡等10个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村寨作为试点,聘请专业的建筑团队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划,进而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依托紧邻茶马古道又处地震中心的独特优势,汶川县在打造震殇文化,建设汶川新城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农村经济向旅游经济转变,全力促进受灾农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持续增收……

上一篇:天府田园:乡村旅游升级样本 下一篇:地理知识 中国皇帝命名的外国国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