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活动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09-29 10:54:54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活动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摘 要: 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总会面临许多困惑:如:学生厌学、教学课堂沉闷、学生背记过不了关、学习不主动等,这些学习障碍直接导致了学生成绩的下降。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生上课兴趣,高效利用课堂短短四十五分钟,成为教师们每天研究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活动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教学方法的普遍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其作用显而易见。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英语 活动课教学 积极作用

《新课程标准》一书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倡导体验参与。然而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英语的确是一门既枯燥、又难学、又让人头痛的科目。通常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搞好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运用这门世界性语言。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而且要具有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需要教师找准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批改作业,单词知识点过关,这些常规工作已经让英语教师们疲惫不堪,但这样辛苦教出的学生往往笔试成绩很好,口语成绩却不太理想。而对英语语言学习者来说,培养说的能力又必不可少,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增加语言实践的量,通过教学中大量的训练,尽量把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那么,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怎样做才能使一节课听、说、读、写四项训练面面俱到,并且尽力发挥到极致呢?英语活动课教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活动课的教学弥补了我们英语课堂教学上的某些不足,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对中学英语教学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迅速忘记母语,轻松愉快地进入英语学习环境。

刚刚升入初中,大部分孩子还保持着活泼好动的特征,如果教师硬让他在凳子上一连几节课不动弹的话,即使是成年人也未必做得到。要想课堂达到高效率,教师就得在设计课时想到孩子的这一天性,从他们的好奇心出发,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比如:在给初一年级学生讲解介词in,on,behind,in front of的用法时,老师可以先在课堂上采用直观的课件教学,把色彩鲜艳的几个小盒子放在屏幕上,伴随着一曲曲诙谐、快乐、充满激情的乐曲,一只可爱俏皮的米老鼠出现在屏幕上,学生们看见小动物就会立刻激动起来。小老鼠一会儿钻到盒子里,一会儿窜到盒子上,一会儿又躲到盒子后,一会儿又找不见了。这时,老师的表情应该极其丰富,摊开手,耸耸肩,皱皱眉,奇怪地问:“Where is the mouse?”这时的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热烈,很多学生把手举得老高,生怕自己落后,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英语学习环境,学习效果非常好。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扮演米老鼠的角色,让学生一组组地在教室里表演,学生兴致盎然,每个人都动起来了,忘记了母语,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去,说的胆量大了,英语口语自然也就加强了,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有几个学生上课昏昏欲睡呢?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新课程倡导人人参与,这恰恰符合活动课的特点。英语活动课随意性强,学生不需要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就可以轻松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做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找他们关心的话题讨论,开展各种小组竞赛等,如果班额较小,还可以把学生拉到室外,在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中不知不觉度过一节课时光,轻轻松松学会英语语言。在活动中,无论学生平时英语成绩怎样,每个学生都不甘示弱、不甘落后,积极地参与,即使同学说错了、做错了,也没有人嘲笑。学习语言不怕不会,就怕不说,只要坚持不懈,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口语和听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学生在活动中还增加了自信心,找到了乐趣。学生们会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枯燥学习渐渐转化成兴趣学习,这些都充分发挥了活动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适当开展课堂活动,有利于增加整个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在讲清比赛规则之后,把学生分成几组,为了更加公平,分组时每组都应该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比赛开始的话音一落,每个小组都积极行动起来,唯恐落后,都想争第一,小组同学一心一意,各自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为小组争光,大家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共同得分,共同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极大地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开展课堂活动,同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这一称呼本身就会让部分学生尤其成绩差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师生之间常常会有距离感。老师往讲台一站,大部分学生都会不那么随便,都会变得很拘谨,而在活动课上,情况就不同了。有一次我在讲“What could you do when you were five years old?”时,先用英语缓慢地讲了我儿子五岁时的生活趣事。学生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吃惊,时而大笑,不时地还有学生大声问我小时候的事,我也借此把自己经历的趣事说出来,然后鼓励学生们说说他们家人的情况:父母、姐妹、朋友等在多大年龄时会做什么。学生四人一组纷纷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每组选一位代表作总结性发言,再集中把做的事写在听写本上交上来批改。这节课说和写的能力都同时得到了锻炼。这些活动的不断开展,使我们由师生关系渐渐转化为朋友关系。有个道理很明确,那就是如果学生喜欢哪个老师,自然也就喜欢他(她)讲的课,也就喜欢学那一科,这比课下做多少思想工作都管用。

上一篇:给点阳光也灿烂 下一篇:培养农村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