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20 06:16:21

关于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 要: 太极拳教学是对太极拳动作的认识活动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设置明确的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将有利于主体对太极拳动作的认识。同时认识的观念化,有助于人们对动作要领、规格和方法的把握,使动作规范化。认识活动由观念化向意念化的转化,将促进学生对动作内在“神”的把握。

关键词: 高校太极拳教学 目标设置 观念化 意念化

太极拳是武术套路运动的主要流派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它在套路运动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更为突出。一方面表现在群众体育运动中,太极拳深受人们的喜爱,普及率相当高,另一方面表现在竞技运动中,原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创编了杨、陈、吴、孙、武及42式综合太极拳竞赛套路,同时制定了太极拳竞赛规则,并专门设置了太极拳竞赛。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群众体育运动中,还是在竞技运动中,太极拳运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太极拳运动的发展,给高校太极拳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太极拳运动发展的要求,以及更进一步提高太极拳运动的技术水平,有必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目标设置

太极拳教学必须先确立教学目标,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教学目标本身就包含对教学的要求,也包含对教学进行评估的职能。特别是随着太极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认识活动越来越复杂,教学目标的设置就越需要明确化及层次化。

太极拳练习是以拳架为基础,以意念为统帅,以内气为核心,将呼吸、动作、意念、内气完善地统一起来,以求内气的充盈,通过内气的发挥,运行人体周身进而充实到人体的各个器官。传统的太极拳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就动作而动作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所注重的常常是动作的方向、路线及一般的要领,它的认识活动是对动作的简单记忆和机械的重复。事实上,太极拳动作作为认识的客体,它是主体(学生)认识活动中的信息源,它的职能是向主体提供各种信息,同时也向主体提出一定的动作要求。反之,对动作的要求及目标设置越明确,越有利于主体对太极拳动作的认识与把握。

认识系统的运行是不断演化的,认识的主体总是根据某一特定阶段的要求,寻求和建立一定的动作目标,从而使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关系,使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得以顺利进行。一旦主体的认识超越客体所提供的信息范围,过去所建立的相对平衡的结构关系就会被打破,这样就必须建立新的、适应主体需要的动作目标,直到构成新的相对平衡的结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总体设计为“形”与“神”两大方面,并逐级分化。首先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学目标的设置注重于动作的“形”,“形”包含动作的“型”、“法”及“律”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在教学中首先强调的不应是教学的进度,即学生掌握动作的多少,而应着重强调动作的“型”,即“身型”、“手型”、“步型”。太极拳的“身型”要求:头正、颈直、下颚微收、舌贴上颚,沉肩坠肘、含胸拨背,松腰松胯、敛臀;“手型”包括“拳、掌、勾”;“步型”包括“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太极拳的身型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贯穿于始终,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第一节课中,要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身型”,可以通过无极式站桩的练习来完成,因为身型中的许多方面在静态的站桩中很容易掌握,但在运动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错误。比如:“沉肩坠肘”、“收腹敛臀”,作为静态的姿势不难掌握,但在运动中却往往顾此失彼,尤其在重心移动时,为了保持平衡最容易出现撅臀的错误。此外在“、捋、挤、按”的手法中,常常伴有耸肩抬肘的毛病。当教学中达到了对第一目标“型”的掌握后,就要着手解决第二目标,即动作的“法”。简而言之,“法”即太极拳动作的运动方法,它包括“身法”、“手法”、“步法”、“眼法”等方面,其中“身法”最难掌握,非一日之功,“步法”与“眼法”相对而言易于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应放在“身法”上。运动中的“型”与“法”是使动作规范的两大要素,也是进行太极拳教学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教学的第三目标应是动作的“律”,所谓“律”即动作自身的运动规律及运动特征,它是太极拳动作本质方面的固定关系,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中,具体而言,即运动中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绵绵不断、势势相承等方面。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律”的教学,就要准确把握各种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如:陈式太极拳的演练风格和特点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如滔滔江河奔腾不息,气势恢弘,又似游龙戏水怡然自得,其核心在于“自缠”、身缠、手缠、足缠、臂缠、腿缠、周身缠,故有陈式太极拳缠法之说。而杨式太极拳风格特点则是拳架舒展简洁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连绵不断、快慢均匀。

二、认识的观念化

太极拳教学是对太极拳动作的一个认识活动过程,就认识的意义而言,它是一个由对动作的观念化认识到意念化认识的渐进的过程。对动作观念化认识的目的是将客体的本质属性纳入主体的认识结构中,使主体正确把握动作概念、结构、规格及要领。

事实上,客体观念化是对动作的理性把握,它往往从概念、要领、规格等方面反映动作的最一般及最本质关系。因此在认识过程中为了遵循动作的本质属性,总是以一定的“度”来规范动作及限定动作,可以认为“度”是形成动作规格的重要因素。由于太极拳动作的规格有其严格的限定性,尤其反映在动作的“型”与“法”等方面,因此运动中必须遵循动作所特有的“度”的规定性。就身型而言,它以“中正安舒”为原则,身体处于自然舒松的状态,不可刻意挺直,也不可过于含胸。同时运动中手臂始终保持微屈,若用力伸直或弯曲,都直接破坏了动作的规格。同样,对动作“法”的规定性始终遵循一定的“度”,运动中要求动作“无过而无不及”,这其中包含对动作范围的限定。如:做杨式太极拳的云手时,要求立身中正上下翻飞,左右旋转,行云如流水,云手动作手部位置必须高不过眉,低不过裆。还有包含对动作劲力的要求:捋采挤按推,全凭腰脊圆转随;云到敌人双肘后,铜墙铁柱一起推。动作要求刚柔相济,“偏刚偏柔,不能相济,则离太极拳之根本远矣”。

三、认识的意念化

在学习太极拳的初始阶段,对动作的认识是处于观念化时期,在这一时期主体偏向于对动作要领、规格、方法的掌握,动作的本质属性支配及制约主体的行为,此时在人们的头脑中充满动作的概念,使主体的精神无法从动作要领、规格等方面分离出来,运动中的主体往往在一定的观念的引导下来表现动作、评价动作。比如当练习揽雀尾动作时,主体的精神总是集中在动作的表现方式上,从身型到手法、步法,不时提醒自己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倘若人们存在某些习惯性的错误,则练习中便会以某种观念为依据,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以减少甚至消除错误动作。而当主体熟练地掌握动作外在的“型”与“法”,并形成了动力定型后,在练习中主体无须反复用一定的动作概念来引导动作或强化动作。此时,主体精神便达到自由化,并且进一步引导,支配动作在某种程度上按照主体的意愿来进行,从而进入认识的意念化阶段。

太极拳运动以“用意不用力”为最高原则,这一原则的合理解释应该是:在运动中以主体的某种意念来引导动作,而不再用一定的观念来支配动作。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它对动作的认识与把握已由观念化阶段上升到意念化阶段。进一步就动作的表现形式而言,太极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动作“形”与“神”的交融,是运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相融。而无论是形与神,还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它都是在“意”的作用下所产生。“意”是形而上学的,无迹无痕,它没有明确的指向或概念,只有在“意”的作用下,动作才可能达到“有形归无痕,物我两相忘”的境界。比较而言,“念”是对动作的某种概念,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尽管在“念”的指导下,动作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格,但它往往具有某种人为的痕迹,以“力”为例,只有以意来引导,“力”由气生,由内而外,才能达到刚柔兼至、浑然无迹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惠芳,齐文华.探析念动练习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6,(29).

[2]权.对高校太极拳教学方法的探讨[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12).

[3]汪永泉讲授.魏树人,齐一整理.杨式太极拳述真[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2.

上一篇:“以人为本”在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真正体... 下一篇:运动技能的形成与体育教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