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9 10:40:14

“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独立动手探究或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点评和知识迁移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确实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它可以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热爱,有助于形成积极的探究态度。它是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教学法,充分体现出“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导 做 评 拓 电工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82-01

中职教育要依据生产第一线的需求,培养符合行业标准的实用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操作能力。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变教为导”,变“师传生受”为“师导生学”或“师生结合”。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做学习的主人,并提倡“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这样更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以电工专业课的教学为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理解难度较大,可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的运用恰好改善了这个现象,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师生的点评和知识迁移拓展,使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动起来,更能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意识,并且学生的操作技能也会逐步提高。

一 “导”

即教师的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动手操作过程进行启发引导,这是新课讲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精心设计每个引导性的问题,注重知识的严谨性和循序渐进的设计思路,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多牵引。例如,学习“电容器的特性和容抗”(出自《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纯电容电路一节)时,可将这个知识的引导分成三个阶梯型的问题:(1)“电容器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有什么不同?”其意在引出“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2)“电容器对交流电有什么影响?”其意在引出容抗的概念;(3)“容抗的大小与电容有什么关系?与交流电的频率有什么关系?”其意在引出“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和容抗的计算公式。

二 “做”

即学生独立动手探究或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动手实践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电工学科来源于自然,服务于生活,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训是必须的。这就要求学校配备专业的电工电子实训室,还需配置课程里需要的各种元器件、电工仪表仪器和电工工具等。

1.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学习的知识,教师不能代劳

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学生可以自行完成对定理的检验学习。教师更可借助于某些操作性较强的实训项目,例如直流电路的故障排除、日光灯的安装与检修、家庭照明电路的检修等,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

2.要求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步骤,教师要做好演示操作

例如,万用表的使用、电容器的检测、导线的剖削等,这类基本操作要求教师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步骤,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 “评”

即评价,一方面根据“做”中的动手实践的结果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将直观的现象上升到理论,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即使学生能通过实验得到一些知识,但也大都是停留在现象这种表象上,这时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仔细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另外,学生的课堂表现需要及时的反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表现一般的学生给予鼓励。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操作的条理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 “拓”

即迁移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使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例如学习了电容器的特性后,举例最常见的功放的放大部分、生活中触摸用电器外壳麻手现象和音乐门铃的电路,学生感觉原来书中的原理知识就应用在他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导-做-评-拓”四步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全员参与,主动学习,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的高效性。这种教学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也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要取得专业技能证书的学生来说,动手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更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立足。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类专业通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苏永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电力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