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 如何选择中成药

时间:2022-09-29 10:38:43

宝宝感冒 如何选择中成药

进入冬季以来,由于天气寒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患儿明显增多。那么宝宝感冒了,该如何安全选择中成药呢?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主要成分: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小儿酌减。如有沉淀,摇匀后服用。

蓝芩口服液

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辅料为蔗糖、苯甲酸钠、聚山梨脂。

适应症: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腹泻,一般可自行缓解。

小儿双清颗粒

主要成分:人工牛黄、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厚朴、板蓝根、连翘、拳参、石膏、莱菔子(炒)、荆芥穗、薄荷脑、冰片。

性状:药品为浅棕色至棕色的颗粒;气芳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表里双解。用于小儿外感属表里俱热证,见发热,流涕,咽红,口渴,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一次0.5~1袋,1~3岁1~1.5袋,四岁至六岁一次1.5~2袋,七岁以上一次2~2.5袋,一日3次;重症者于服药后2小时加服一次。

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

主要成分:麻黄、生石膏、金银花、连翘等成分制成。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功能主治:热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小儿咳嗽属风热犯肺证,症见:发热,咳嗽或咯痰,流涕或鼻塞,咽痛,口渴。

用法用量:口服,1~2岁每次3~5毫升;3~5岁每次5~10毫升;6~14岁每次10~15毫升,一日3次。

肺力咳合剂

主要成分:黄芩、前胡、百部、红花龙胆、梧桐根、白花蛇舌草、红管药、阿司帕坦、苯甲酸钠、蜜桃香精、羟苯乙酯-羟基丙酯。

用法用量:口服,7岁以内一次10毫升,七岁至十四岁一次15毫升,成人一次20毫升,一日3次;或遵医嘱。

小儿麻甘颗粒

主要成分:麻黄、黄芩、紫苏子、甘草、桑白皮、苦杏仁、地骨皮、石膏。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平喘止咳,利咽祛痰。用于小儿肺炎喘咳,咽喉炎症。每袋装2.5g。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1岁以下,一次0.8克(一次1/3袋),1~3岁,一次1.6克(一次2/3袋),四岁以上,一次2.5克(一次1袋);一日4次。

双黄连口服液

主要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支,一日3次。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主要成分: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症见: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岁以内,每次2.5克(半袋);1~3岁,每次5克(1袋);4- 6岁,每次7.5克(1袋半);7~14岁,每次10克(2袋);一日4次,3天为一个疗程。

金莲清热泡腾片

主要成分:金莲花、大青叶、生石膏、知母、生地黄、玄参、苦杏仁(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咳祛痰。

用法用量:加热水适量,泡腾溶解后口服。成人一次2片,一日4次,高热时每4小时一次;小儿1岁以下每次1片,一日3次,高热时每日4次;1~15岁每次1~2片,一日4次,高烧时每4小时一次。

抗病毒颗粒

主要成分:板蓝根、忍冬藤、山豆根、川射干、鱼腥草、重楼、贯众、白芷、青蒿。辅料为甘露醇、环拉酸钠。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24克,一日3次。

上一篇:手机依赖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概述 下一篇:中西方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