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时间:2022-09-29 10:22:27

试谈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最大特点是: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如何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当务之急。教学实践证明:情感在学习上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何适时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着眼于新课改理念,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一、精心设计“引路语”,激发学生探究之心

1.巧设悬念,激发热情。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想象,唤起学生情感。如笔者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小镇,一群穿短衫的站着喝酒的酒客,正围着一位长衫客嘻笑着,而长衫客却只是诺诺地说着“之乎者也”的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我们走进鲁镇的咸亨酒店,走近《孔乙己》。这个悬念的设置,强化了学生迫不及待钻研课文的兴趣。

2.贴近文本,以情诱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例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满含深情地朗读文章,而后谈起了我年迈而饱经沧桑的父亲,谈起父亲给子女朴素的父爱,谈起我为人母后对父爱母爱的理解。不觉中我已泪流满面,同学们把头埋得很低很低,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同学们与我产生了共鸣。随后播放了歌曲《父亲》:“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含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歌声回荡在教室,我的学生,早已泣不成声。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情并茂的文章,配上教者细腻而持久的情感,“未成曲调先有情”,势必会深深感染学生,洞开学生心灵的窗扉,唤醒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从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精心寻求“发力点”,放飞学生体悟之情

1.扣住细节,拨动学生心弦。

课文中有些细节描写,魅力辐射全篇。细节虽小,却能成为学生情感的发力点,思维的开启点,素质培养的落脚点。如教学《背影》一文,扣住“父亲穿着的黑色的土布衣服和我的紫毛大衣的对比”这个细节,感受父亲对我默默无闻的,毫不张扬的爱和作者近似赎罪的痛悔的爱。关注于细节并雕琢之,教者对课堂中的“人”诚挚呼唤,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拨动学生的心弦,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

2.激情评价,放飞学生个性。

我有幸听过窦桂梅老师的一堂课,她在课堂上毫不吝惜地用夸赞的语言,真诚地鼓励与赞赏学生,诱导并启迪学生。如:“你要相信自己,我能行!”、“你读得真好,让老师拥抱拥抱。”那些即时评价的话语如春雨滋润学生心田,沐浴了学生的灵魂。我一下子茅塞顿开:“教师把学生看成知心朋友,学生就将老师视为灵魂中的亲人。”教学过程就能成为师生间“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于是我也学着窦桂梅老师,用鼓励与赞赏性的语言、满含的微笑、信任与鼓励的眼神、会说话的手势……真诚地夸赞我的学生。课上,学生们自信心大大提升,学习兴趣盎然。我激情满怀的绿色评价不仅肯定了学生,又在肯定中引导,在引导中深入,在深入中升华,在升华中美化!

三、精心建构“思维点”,唤发学生灵魂之醒

1.巧提主问题,诱发学生思考。

提问的过程是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感情的有效载体。零碎杂乱的问题往往分散学生的思维,好的主问题有助于唤发学生灵魂之醒,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例如:教学《三颗枸杞豆》时,扣住“三”,引导学生思考:三颗枸杞豆代表的含义、三句有悬念的话的含义、三个场面的作用、三处写花的妙用。如此进行教学自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再如教学精美散文《幽径悲剧》,扣住“万斛闲愁”巧设问题:“本文作者对什么事物引发‘万斛闲愁’呢?文中对该事物进行了怎样的描写?该事物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领学生徜徉于先生的情感世界,仰视其精神的崇高。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文章的主题也慢慢清晰。

2.挖掘“留白点”,促发学生回味。

文学作品中藏匿着许许多多的“空白”,针对这些空白点的想象和回味,可以让读者在思想上驰骋万里,更深刻的认识作品的内涵。如《离别的礼物》中,爷爷究竟有没有被送走?又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探讨小说的结局时提出: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为什么没有人知道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众人的围观嘲笑,去思考……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多引导学生“语”、“文”结合,回味作品的内涵意韵,对作品“空白”进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既是激发学生情感,更是开启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适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既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愉悦进行,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生的体悟,从而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维。

上一篇:高中课堂情境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由一则教学片段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