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临床诊治体会

时间:2022-09-29 10:05:32

带状疱疹临床诊治体会

关键词:带状疱疹;分型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16-02

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将带状疱疹临床辨证分为热盛型、湿盛型、气滞血瘀型施治,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1 分型诊治

1.1 热盛型 为本病的初级阶段,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辨为肝胆湿热,兼感毒邪。治当清利湿热,解毒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甘草各10g,生地、当归、大青叶、连翘、元胡、车前子、泽泻各15g。每天1剂,分2次服。

1、2 湿盛型 为本病的中后期,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泻,舌质胖,舌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中医辨证为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兼感毒邪。治当健脾除湿,佐以解毒。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厚朴、陈皮各10g,茯苓、板蓝根、车前子、泽泻、元胡各15g。每天1剂,分2次服。

1.3 气滞血瘀型 多见于本病的后期或年老体弱者,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夜卧难眠。舌质暗,苔白,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余毒未尽,治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红、红花、陈皮、木香各10g,当归、元胡、川楝子、赤芍、银花藤、鸡血藤各15g。每天1剂,分2次服。

2 典型病例

例1 邓某,女,41岁。因“感冒”后出现右腰腹部簇集性水疱,红斑样灼痛3天就诊。症见:右腰腹部皮肤皮损鲜红,水疱簇集成群,灼热刺痛,烦躁,口干苦,大便2日未行,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兼感毒邪。治当清利湿热、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炒栀子、甘草各10g,黄芩、生地、当归、大青叶、连翘、元胡、车前子、泽泻各15g,酒大黄6g(后下)3剂,1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局部刺破疱壁外涂龙胆紫药水。2诊:水疱干涸结痂,疼痛明显减轻,大便趋于正常。前方法酒大黄,3剂,煎服同前。再诊,疼病已无,皮损已结痂脱落。守前方再进6剂,皮损和临床症状消失,痊愈。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例2 张某,男,67岁。1月前出现左肩背部皮肤灼痛,簇集性水疱,在本地市级医院住院,诊断:带状疱疹,经西药治疗半月后疱疹消失,痂皮脱落,但疼痛不减,遂来本院诊治。刻诊:左肩背部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刺痛不可触摸,夜间更甚,烦躁,二便调。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余毒未尽。治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陈皮、木香、甘草各10g,元胡、川楝子、赤芍、鸡血藤、银花藤各15g。服药3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心情好转,守前方再进10剂,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3 体会

带状疱疹属祖国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丹”等范畴,《外科启玄》称之为“蜘蛛疮”。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虽有自然疗程2~4周之说,但大部分患者久治不愈且遗留严重的后遗神经痛。《诸病源候论》说:“夫表虚里实,热毒内盛则多发疱疮”。笔者在临床治疗中,抓住本病为感受毒邪,湿热搏结这一病机特点,早期治疗当从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着手,注意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出现。后期因余毒未尽,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为重点。

上一篇:补肾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42例 下一篇:自拟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