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实验课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时间:2022-09-29 10:04:28

信息技术实验课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高中学生将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好,更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在实践中获得进步。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设实验课进行分析,阐述信息技术实验课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产生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进步的社会里,信息是知识,是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所以,加强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实验课内容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认识思维等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理论性很强,更具有超强的实践性。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设实验课,可以使得高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高效率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实验课开设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需求

1.1 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

江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要注重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设实验课,就是借鉴理化生学科实验课成熟的教学方法、思路及实验流程,给学生创设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环境,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来加深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知识。

1.2 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

在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教学中,受到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和各校教育技术装备设施条件限制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师更多的是理论讲解、演示和学测题库复习,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机会,甚至学生讨厌上信息技术课。这就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所欠缺。在现行的江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其实有部分课程可以采用实验课的模式,通过理论加实验操作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如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安装、双绞线的制作、网络的架构和网站制作等课程,就可以采用实验课形式开展教学。

2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课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途径

1)从信息意识方面来说,信息技术实验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持久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经历了一番周折,信息素养的含义从侧重于信息技术知识技能,逐步发展为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或者是管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实验课程的推进,学生很容易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行创造性思维,使得学习持续永久进行下去。

如在网络的架构实验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教学从传输介质双绞线的制作开始,经过双机互连、多机组网、家庭有线网络设置、无线网络设置等实验单元,让学生逐步了解网络的构架,亲手实践组网规划、连接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测试运行等全过程。这样当学生在今后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组建网络时,就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实验课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在完成任务中渐渐培养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特性思维。

2)在对高中信息技术实验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为以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做出铺垫,完善了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必备素质。高中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部分是掌握较为系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是“学到高峰”的铺垫,通过实验课程牢固地掌握它,才能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愈走愈远,尽情地探索信息时代里创造的瑰宝。这对于促进高中生信息意识的提高以及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建设的发展与巩固有着深刻的意义。

例如,在计算机硬件组成以及安装实验课程中,学生在书本上获得的计算机硬件知识,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可以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个部分,一般地又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数码卖场看到的电脑配置参数又与上述有些不同,较多学生不懂参数的含义。在这一环节的实验中,学生通过亲手拆开主机箱,对应讲解部件参数,拆卸安装主板、CPU、硬盘、内存、光驱等部件,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来历”有了明确的概念,激发了学习兴趣,方便了以后的学习。

3)实验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信息能力。所谓的“信息能力”就是指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人们运用信息工具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各种能力的总称。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它不是简单的加工、存储,而是运用数据分析,对已有信息采取选择、重组、编辑的方法,从而展现了高中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有关网站的制作实验课程中,网站制作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新时期高中生信息能力的一个挑战。网站制作涉及方方面面,小到一个按钮外观的设计,大到整个系统的更改。从申请域名、购买空间、定位网站,到进行网站需求分析、网站风格设计,最后测试网站、上传网站,对网站进行维护。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锻炼着学生的信息能力,而且在分析网站需求时,对高中生未来的经济眼光、理财观念都有很大的导向作用,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实验课程会帮助学生更完整地形成较强的信息能力。

3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3.1 信息技术实验课与一般上机课的内在区别

说到信息技术实验课,一般会认为就是上机课。其实信息技术实验课和普通的机房上课是大不相同的。虽然两者都可以在机房里实现,但是课堂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却不相同,在教学组织形式、硬件设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区别。一般的上机课,是在机房采取讲练结合、实时辅导的形式将课堂讲授内容再练习、再巩固,教学评价以学生的上机表现及上交的作业为主要参照。而实验课应该是具有严格的实验流程,在教学中运用实验形成、发展和检验理论原理,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教学评价一般应该通过实验的整个过程以结论的得出、实验报告的生成为主要参照的。

3.2 信息技术教师和学校领导存在的认识误区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实验课需要学校硬件设施的提供和课程安排的配合,有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会认为实验课会带来安全及经费的问题,对开设实验课存在畏难心理,主张信息技术只要能通过学测考试,平时教师直接讲讲就够了。但是这样的平淡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恶信息技术课程的心态,更无从谈起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和课程主要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信息技术实验课是近些年才提出的一个新鲜事物,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努力探索。

在现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程中,教师应该将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作为目标,合理运用实验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运用能力,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秀娜.浅谈职校计算机教学的改进与完善[J].现代农村科技,2011(21).

[2]钟玉琢.多媒体计算机技术[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英语教师在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下一篇: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