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残疾人扶贫工作

时间:2022-09-29 08:32:02

山区残疾人扶贫工作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针对山区残疾人的实际,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残疾人身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扶持残疾人脱贫致富上。

一、问题

(一)有些贫困残疾人依赖性强,自立意识差。

有些贫困残疾人总认为家庭、政府或社会会“养”自己的,不自觉地产生依赖性,如逢年过节总是盼政府给予一些钱物或社会施舍一些东西。而有一部分残疾人则自立意识差,特别是重残或一户多残的特困残疾人家庭,认为摆脱贫困比登天还难,往往会自暴自弃。

(二)资金短缺,服务难到位。

一些残疾人家庭生活仍相当艰苦,在生产中资金短缺的问题较突出。虽然现在推行小额信贷,但一些银行怕收贷风险大,不敢发放贷款扶持残疾人家庭,而残疾人往往找不到担保对象,形成银行有钱贷不出,残疾人想贷贷不到的尴尬局面。

(三)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

山区交通不便,加之缺乏信息,虽然产品质量好、无污染,但也难卖得好价钱,从而影响主动性。

二、对策

扶持残疾人脱贫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扬长避短的原则,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扶持残疾人脱贫,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目标明确。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残疾人脱贫工作目标,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同步实施。如广西蒙山县,据1998年统计尚有农村贫困残疾人1186户,2703人。该县把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纳入政府扶贫工作总体规划,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和多方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残疾扶贫解困工作。到2002年,这些贫困残疾人基本摆脱贫困,过上稳定的温饱生活。同时,要考虑制定出台残疾人优惠政策。如农村残疾人免交统购粮、各种统筹款、教育费附加、教育基金、劳动义务工和经营第三产业的个人所得税等,给从事服务行业和商业的残疾人个体户减免税费等。随着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行,各级残联组织要深入调查研究,深入残疾人家中,听取意见,收集第一手材料,以书面的形式向当地党委、政府以及上级残联组织汇报,以便制定出台相应的税费改革政策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残疾人权益,如蒙山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的文件,使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调动了残疾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了全社会扶残助残的共识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为残疾人脱贫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据统计,蒙山县自实行优惠政策后,残疾人每年免交各种统筹款、教育费附加和教育基金60多万元,从事商业的残疾人个体户每户每年平均减免税金200多元。到目前为止,全县有100户农村残疾人家庭从事运输、饮食、修理、加工、开店等,率先踏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二)资金筹集。

现阶段残疾人的生活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整体水平比,有较大的差距。一些残疾人家庭生活仍相当艰苦,残疾人及其亲友仍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帮助和关爱,还需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脱贫。一是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政府拨一点、乡镇出一点、亲友助一点、村组帮一点、个人拿一点,为残疾人改善生活条件和发展生产注入生机。二是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如专题的书画义卖,社会名流捐助,利用本地区在外工作或热心善举的人士设立基金会等。三是争取上级财政和有关部门的无偿资金支持,发展短平快项目。近两年,蒙山县残联积极争取资金,共扶持了400多户残疾人。如北楼村肢残人容文,县残联扶持其种桑养蚕,2002年养蚕收入6500多元,成为该县有名的残疾人靠种养致富的带头人。

三、帮扶形式

应该把扶持重点放在“人盯人”、“户帮户”上,提高扶持的质量,达到共同奔小康的目标。一是通过结对扶持的形式,对残困户实行挂钩扶持。帮他们转变观念,提供致富信息,制定计划;帮他们选好项目,落实资金,搞好销路。二是建立果苗扶贫基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动员残疾人在房前屋后植树、育花和饲养家禽家畜等,发展以果木为主的种植业和以水塘放养、圈养为主的养殖业。把残疾人工作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结合起来,依托各级残联和种养业大户,因地制宜在各乡镇建立一批残疾人扶贫基地,以基地为中心,采取提供种苗、技术,解决销售问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近两年,蒙山县残联已建立了3个育苗基地,共发放果苗2万多棵,200多户残疾人受益。三是积极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残联要主动与涉农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联系,采取多种方式为残疾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扶持质量。四是因地因人制宜地发展规模较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基地,辐射和带动其他残疾人,逐步为残疾人建立起“绿色银行”,同时,借助中央对西部的特殊政策,如退耕还林,将退出的山坡地优先承包和承租给残疾人,使他们有固定的生产基地,使之走上脱贫之路。

四、提高质量

扶持残疾人脱贫必须提高扶持质量。一是引导残疾人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布局,开展种养业,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这样才能顺利融入市场,产生效益。二是通过种养结构调整,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分散生产经营与市场联结起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这样既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降低企业产品成本,又有利于保证残疾人的产品有可靠销路。受扶持近两年来,蒙山县对资源型企业――蒙山县缫丝厂进行技术改造,投入500多万元引进10组国内最先进的自动缫丝机,使该厂加工鲜茧量比原来提高了3.2倍,每吨丝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2万元,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全县共有桑园面积2.5万亩,农民养蚕5万张,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农民仅此一项,全年收入1500多万元,平均每公斤鲜茧价格9.7元。由于丝厂加工能力的提高,质量提升,需求的原产品大增,为农民种桑养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许多残疾人也纷纷加入到种桑养蚕行列中,找到了一条比较适合自身脱贫的路子。三是要坚持科技兴农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四是与教育部门联系,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学习的机会,想方设法保证适龄残疾儿童受到必要的教育。最后还要与科技部门联合开展残疾人科技致富工程,借助科技优势,推动残疾人脱贫工作快速健康地发展。

上一篇:四川残疾考生喜圆大学梦 下一篇:怎样选配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