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9-29 07:17:37

现代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要]新形势下会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会计环境变化、电子商务发展、经济形势严峻等挑战。应通过深化会计改革、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电算化等途径,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的管理作用。

关键词:现代会计;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环节,自1985年国家制定会计法以来,更加规范了会计管理制度,发挥会计工作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会计法》,要求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对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

一、新形势下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机遇

(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会计行业的管理水平。国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管理、客户开发、人员控制等方面积累了良好的经验,特别是在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上更有独到之处。与国际接轨,为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提供了参照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学习国外会计成熟的管理经验,加快我国会计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新形势下有利于会计实务创新研究,推动会计理论的完善和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国际成本管理会计的理念和方法会大量应用到我国的经济事务中,这对提高国内会计理论界的研究水平和学习国外会计公司先进的经营经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避“免反倾销”等问题产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随着国际贸易在我国的进一步扩大,大量国际规则、国际惯例在我国会计市场的广泛应用,人力资源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期货合约会计等专业会计将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三)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交往会增加,业务在数量和规模上必然也会增加,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必然会提高。我国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法规及其相关会计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来保证国际协定和条约的顺利实施,规范会计及其经济行为,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为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和国际化提供依据,为国外企业和资本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会计方面最基本的规范和保证。

(四)新形势经济体制,促进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所进行的商务活动将更多地依赖于虚拟网络,网络经济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将促进企业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

二、我国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工作所带来的挑战。我国已加入WTO。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际结算业务的增加,外国公司和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国企业也要走出国门,到世界资本市场融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国的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等方面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也就是我国会计准则应该是国际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的比较。国际会计准则源于人们将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思想与行为,并且是在发达国家现有的会计准则基础上提炼、总结出一些会计规范。虽然,目前没有被世界上所有国家采用,但将它作为一种“国际化的商业语言”进行推广,应该比其他选择更为有利和合理。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应该尽量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实质上取得协调,只要这样才能保证其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工作所带来的挑战。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贸有机结合的产物。电子商务的崛起,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挑战,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了无比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开展的新兴产业,将在整个世界经济贸易中异军突起。电子商务是未来国际贸易的“通行证”,电子商务使地理界线被打破,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更为便捷,集团公司的异地管理更加方便,母公司财务管理可以利用电算化财务软件解读子公司的报表系统、账务系统及分析系统等会计资源。这种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又反过来刺激了企业的集团化进程。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步伐,传统的会计理论必须不断地完善、修正、改进。会计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客观要求,服务于这个大市场,其服务范围也应不断地扩大,不但要服务于物质生产领域,而且还要服务于非物质生产领域,面向政府、流通行业、生产行业、消费者以及国内外贸易的各个方面。会计电算化、网络会计的出现,打破了原先束缚会计自由发展的桎梏,会计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更加速了财务报告生成的及时性,为会计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三)当前经济形势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挑战。在新时期,会计执业人员将面临较大冲击。会计行业是一个高智商的行业,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会计执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行业发展水平、工作质量、工作方法和技术等。我国虽然有一支庞大的会计队伍,但有很大一批人员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加入了WTO以后,会计人员面对的不仅是国内业务,而且要大力开拓国外业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国际会计、审计知识及国际上的会计管理观念、方法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并加以吸收利用。所以,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搞好会计工作的核心。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和掌握扎实的会计基本专业知识,而且要吸收一切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不仅要掌握会计业务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生产知识。同时,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努力学习新知识,培养创造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接受后续教育,成为国际型、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三、更好发挥会计工作作用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会计管理体制。继续贯彻各项财务制度,遵循《会计法》,保证制度与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企业主管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情况,帮助指导基层企业加强各制度的落实;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会计管理职能和方式的转变。

二是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学习贯彻会计相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法规体系。

三是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行会计改革,从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

四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如何调动积极性,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机制来调动工作积极性。抓好在职人员培训,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在职教育,在财政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参与各种会计在职教育,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五是加快国际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我国会计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从业会计人员必须增强竞争意识与风险意识,树立国际化的观念。不但要精通国内会计业务,而且要掌握国际会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惯例,具有较广博的国际经济知识,懂外语,会电脑,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对外交往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必须加强对现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增加国际贸易知识、国际会计准则、外语、网络技术以及WTO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迅速更新知识和观念,能较全面地了解国际会计惯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快我国会计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中国的会计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加入我国会计行业,提高我国会计行业的业务水平、执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存枝.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煤炭企业的影响[J].中国证券期货,2012.10.

[2]和军.按劳分配的比例范围不等同于公有制的比例范围[J].现代经济探讨,2013.2.

[3]姬潮心.现代企业财务转型之我见[J].商业会计,2013.1.

上一篇: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系统分析 下一篇:辽宁与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问题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