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逸投资张云逸:明年肯定有行情 看好消费医药TMT

时间:2022-09-29 06:39:10

鸿逸投资张云逸:明年肯定有行情 看好消费医药TMT

鸿逸投资张云逸管理的“长安信托-鸿逸1号”以14.37%的收益夺得10月股票策略第四名,凭借着近几个月的优秀表现,张云逸已经成为今年私募冠军的有力争夺者,今年以来收益率已经高达98.88%,暂居亚军位置。记者带您走进张云逸的投资世界,分享其高收益的秘诀和对后市的观点。

年底行情不看好 最看好明年一季度

记者:您对未来的行情怎么看?

张云逸:今年年底的行情我不太看好,这跟中国的财政体制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中国财务结算的周期就是年初放钱年底收钱,从过往市场表现来看也是这样的,每年到了年底就不行。剩下两个月时间,操作上主要以防御为主,保持胜利果实。

明年肯定有行情,中国每年一季度都有一波行情;另外现在中国经济转型加快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厉害,互联网又推动整个经济转型,实现了成本下降和经济效率提高,所以我还是看好大消费、医药和TMT三方面在明年的投资机会,传统产业没有大机会,唯一的机会就是优先股推出的话,那些PE在10倍的公司可能有机会,我们也会适当关注。

中国市场不缺资金 只缺信心

记者:流动性偏紧可能会对年底行情造成重大影响,对市场未来的流动性您是怎么判断?

张云逸:中国市场永远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一旦有了赚钱效应以后,钱自然就会进来,中国M2的规模是相当大的,当然现实的流动性也许跟银行的宏观调控有一定关系,实际上我还是觉得它跟中国的很多财务管理和预算周期有很大关系,年初流动性再怎么不好也是松的。

传统行业不会有大机会

记者:您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怎么判断?

张云逸:肯定是充满信心的,如果没有信心就不做股票了。

当然现在经济回调的压力挺大,但回调的压力就算是7%或者7.5%也没有多少,中国经济总量调整的压力就是在1-2%之间,不管明年中国经济怎么下滑,我刚说的三大产业都有20%的增长,而且这些产业它们自身都处于创业初期,这些产业本身跟经济的总量没有太大关系。

而相反传统产业不会有大机会,只可能是周期性的波动机会,跌多了反弹一下,然后又跌下去,它们不可能持续增长,包括大宗商品、房地产、煤炭、有色、基建等这些跟宏观经济有非常大的关系,宏观面下降一个点它就有几千亿的变化,中国发展最快的投资周期已经过去了,今后可能不会再有那么大的投入了。

看好大消费、医药医疗、TMT三大行业

记者:你们未来看好的行业有哪些?

张云逸:我只看好三大板块,第一是大消费领域,消费的东西永远是增长的,它不会跌价只会涨价,大消费领域包括酒、食品饮料等,当然白酒现在是不行了,但调整到一定幅度还会起来;第二是医药和医疗领域,它包括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院治疗系统、中药化药等;第三是TMT行业,TMT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它能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政府投资也开始从以前的传统行业转型到TMT行业,其中包括现在的智能手机、人民的消费方式、机器人、智慧城市等。

坦率来说,这三个领域是被国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美国市场领先我们几十年)证明了,只有这些行业里面才会出现可持续增长的牛股,现在只要紧紧的锁定这三个大行业,然后优中选优。

创业板风险大于机会

记者:您对创业板未来的走势怎么看?

张云逸:我们只看行业不看板块,实际上我今年没买过创业板,我买的都是主板里面新兴产业的公司。因为创业板有些公司已经涨得很离谱了,相反当初我们发现主板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公司还没开始涨,甚至在某些行业里面它行业的地位、技术的先进性比创业板的公司还好,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布局了这些东西,最后结果还是涨上去了。

记者:那您看创业板现在是风险大还是机会大?

张云逸:创业板有一个问题,创业板指数是谁涨得好就把谁调进去,谁涨得不好就把它调出来,所以这并不能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的情况,只反映了那部分涨的公司的情况。

总体来讲,我认为创业板的风险还是挺大的,因为一个公司的价值和成长性不会因为它属于什么板而产生变化,主板里面跟创业板同样类型的公司、主营业务完全相同的公司、同样业务模式的公司、盈利能力也比较类似的公司,如果它们之间的估值如果差别很大,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互联网金融有天花板 传统金融无可替代

记者:三中全会的主基调是改革,和我们行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互联网金融这一块,您对互联网金融这块怎么看?

张云逸:互联网金融现在比重小,它发展的速度会很快,但是互联网金融最终还是不可能取代传统金融。实际上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很早,从9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但是到现在为止美国传统金融还是占主导。

美国有学者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这块包括网络购买可能只占到总量的20%就是一个天花板,当它从零增长到20%的时候,这个速度是很快的,一旦接近20%的时候速度就下来了,人们的传统习惯还是有的,传统习惯也的确不可能完全被取代。

IPO重启整体偏负面 对高估值个股有较大冲击

记者:市场很多人猜测三中全会后IPO会重启,您对IPO重启是怎么看的?

张云逸:从结果来看的话,最后肯定还是得重启。因为市场不可能不IPO,你看IPO停了以后这个市场有很多股票现在已经很扭曲了。

一旦IPO重启以后对高估值的公司会有很大冲击,对低估值的公司来讲影响不是很大,但总体来讲IPO重启肯定是偏负面的,供给增加,需求不增长必然导致价格下降。

上一篇:不赚指数的年份里如何投资指数基金 下一篇:沪深300指数期货进入多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