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妈妈会熄火

时间:2022-09-29 05:21:01

天下没有不惹妈妈生气的孩子,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不发火的妈妈,妈妈有疲倦烦躁甚至暴跳如雷的时候,而孩子会通过妈妈的愤怒,以及妈妈对愤怒的表达方式,来学习理解别人的感受。

出门前妈妈特别对小树说:今天去买菜,不买玩具!可路过玩具架,妈妈一把没拉住,小树就跑进去了,任何玩具都要摸都要动。最后,遥控飞机的样品他还拿在手里不还了!推着满满的小车,妈妈能感觉到自己心里的火苗在一点点地升腾。她耐着性子等着小树玩了三分钟后,要求小树把玩具飞机放回原处。小树不干:就要!就要!偏巧妈妈今天口袋里的钱不够买飞机玩具的。她一边努力给小树解释,一边想把他攥在手里的玩具拿开,随着妈妈手上的力气越来越大,小树的声音也从嘟囔变成了号啕。超市里的人开始对他们侧目,妈妈的耐心终于土崩瓦解――一巴掌打在小树的屁股上,小树一边在地上打滚一边叫:我再也不爱你了!

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妈妈都不觉得陌生,天下没有不惹妈妈生气的孩子,世界上也没有从来不发火的妈妈,做了妈妈,并不是从此就成为永远耐心微笑的圣母,妈妈们也有面对孩子疲倦,烦恼甚至暴跳如雷的时候。只要不是长期地对孩子冷淡或者凶暴,妈妈偶尔的失控,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

而且,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迟早要应对来自外人的负面情绪,如果这些情绪最初来自父母,则更容易为他们理解而体谅。熄火的三个原则

妈妈们不必因为自己偶尔的发火而自贵,而是需要学会情绪管理,聪明“熄火”,以下就是熄火的三个原则:

第一原则:了解孩子更多些

一岁半以前的孩子,哭闹原因大多是生理上的,饿了?累了?湿了?病了?长牙了?这些尿布奶瓶等需求得到满足后很容易平息,妈妈也就不会被折磨得身心俱疲,继而火冒三丈。

一岁半以后,当孩子开始使用我这个代词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形成,这时,格外需要外界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处于秩序敏感期的两岁左右的孩子,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对外界的秩序几乎达到了苛求的地步,稍微的偏离就会引起焦躁不安。但由于语言发育不成熟,他们还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获得别人的理解,往往成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会引起他们的勃然大怒,甚至动口来不及就直接动手打人或摔东西,把妈妈气得死去活来。如果妈妈能较好地领会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对秩序的要求,孩子就比较容易保持平静的心态,也能较快地度过这个阶段。

三岁以后的孩子,语言能力基本能够应付日常表达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有了进一步发育,能够愿意接受家长的劝说,执行简单的指令,这是妈妈开始能够耐心讲解原因,慢慢建立起纪律约束的时期。

第二原则:照顾好自己

很多妈妈都有经验,对孩子的火气,其实只有一部分来自孩子的调皮捣蛋,很大一部分来自妈妈自身,比如妈妈疲惫或者紧张,睡眠欠佳,或是工作不顺利的时候,特别容易对孩子找茬。一旦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状态,可以先给自己打预防针,提醒自己:不要把火撤在孩子身上。

如果下班回家觉得特别累,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处理孩子在墙上留下的脏手印,而是好好休息。

第三原则:很多很多爱

孩子对妈妈是由爱而敬的,他越爱你,就越怕你,越是听你的话,越好调理,这份爱,来自朝夕相处的生活照顾,耳鬓厮磨的肌肤接触。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妈妈必须有固定的时间跟孩子心理接触。比如妈妈不想工作,做家务或其他一些事情,不妨跟孩子搂抱着聊天、开心地呵痒痒,玩一些无聊游戏。关键是要把心,把全部的注意力都交给孩子,让孩子慢慢体会到妈妈的爱心。如果平时亲子关系良好,即使盛怒中的孩子一时很难接受妈妈的脾气,事后也很容易理解妈妈发火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和关心。熄火的三个实用招数

1,2,3预警法

阿宝妈跟阿宝商量好了,在妈妈真的开始发脾气前会数1,2、3,给阿宝三次机会。阿宝开始捣蛋,妈妈劝导了还不奏效,心头开始腾起火苗的时候,妈妈就不再继续解释,而是大声数1。如果阿宝不立即改正,每隔2秒,妈妈就会接着往下数,3字一出口,伴随着的是真正的惩罚措施,比如取消甜点或电视节目。这个1、2,3魔法是从阿宝一岁半时开始实施的,经过两三次实习,阿宝就知道妈妈言出必行。只要妈妈开始数1,再嬉皮笑脸的阿宝也不敢造次了。这个1,2、3办法在不适合长篇大论讲道理的公共场合特别有效。

如果怒火已经不可遏制,最好不要试图跟孩子对话,因为这时说出来的话一定不会好听,很可能事后会后悔。这时仅仅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情就足够了,比如。现在妈妈很生气!”说话的方法可以是面对那个。无赖。蹲下来,通过抱紧孩子,限制孩子的四肢活动,同时眼睛直视孩子,通过对视让孩子了解妈妈的心情。

惩罚角

如果有人看护孩子,妈妈可以离开孩子一会儿来平复心情。或者,家里办个“惩罚角”是很有效的办法。惩罚角是个固定的,对孩子安全的,妈妈余光能注意到而不需要直视的地方。比如一个没有玩具,没有家具的墙角。在指定规矩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这是让人反省的地方,如果没有妈妈同意,一旦进入惩罚角就不可以随意离开,在惩罚角里不可以玩,也没有人会措理你。。孩子哭闹而妈妈怒不可遏的时候,把孩子放在惩罚角,如果孩子跑开了,妈妈可以一言不发地把孩子放回原处。这在孩子三岁以后可以使用。

事后弥补发火的损失

忍无可忍对孩子发火之后,在妈妈和孩子情绪恢复平静后,可以跟孩子解释刚才为什么发火,妈妈是怎么想的,也问问孩子的想法,商量一下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解决等等。对年龄小的孩子,应该拥抱,明确向孩子表明,妈妈生气并不是不爱宝宝了,或妈妈刚才生气是因为害怕宝宝受伤。发火时不能做的3件事

火上来时,天使也会昏头,妈妈必须给自己设定一些清楚的底线。

打孩子

记得小时候父母打过你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你还记得父母为什么打你吗?相信大部分的人回答是。不记得了。事实就是这样,孩子遭到打骂,一段时间后,也许仍能详细描绘种种细节,仍能激起心头的愤怒或悲伤,但导致父母愤怒的原因已经忘记了。所以,打孩子除了让孩子紧张、愤怒、悲伤外,并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孩子可能因为害怕挨打而对父母封闭心灵,可能在打骂中形成退缩冷漠的性格,也可能有样学样,养成急躁的性格和动手打人的坏习惯。

语言暴力

有些话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比鞭子对身体的伤害更甚。比如妈妈不要你了、你再这样打死你算了真希望从来没有生过你等等,这样的语言暴力,特别是重复发生的情况下,会扭曲孩子的性格,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破坏规则

不可以因为发火后感到内疚就丧失原则地迁就孩子,比如孩子闹着要吃糖,妈妈发火后反而主动给冰激淋。

建立规矩,最难的地方在于妈妈要“说

到做到”。如果孩子开始哭闹,硬的软的都用上,妈妈心一软就妥协,得了,那妥协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那这规矩就算完蛋了,还可能影响其他的规矩,以及妈妈的整个威信也照此完蛋。三个场景巧妙应对孩子发脾气

场景一面对孩子的“索求无度”,衣服一定要穿虹色的,鞋子一定要米奇的,并要求妈妈“系得紧紧的”。给他系了一次他说“不够紧”,还是“不够紧”,眼看出门要晚了,妈妈的耐心也走到了“尽头”,大喝一声:“你还有完没完?”

这话没用的!孩子根本体会不到这话背后的意思,他不搞完自己想搞的,那就根席没完!孩子需要妈妈的注意力,折腾菇妈是天经地义的!妈妈越早满足孩子的注意力需要,孩子越早解放妈妈。从婴儿期开始,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孩子扔了东西就捡起来,孩子说要干什么,只要死不了人一定照办!可以说在3岁前,就应该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注意力需要。如果在这方面打了折扣,比如孩子不跟父母一起生活,没有建立好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安全感,将来妈妈要用加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偿还的。

场景二 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

是的,这是非常非常挑战妈妈的情绪管理的场景之一,妈妈除了要应付孩子不讲道理的要求,还要承担周围人的异常眼光和内心尴尬的情绪。

但妈妈一定要记得,比一个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更令人难堪的,是一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里失去控制。妈妈一定要保持冷静,记住,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是必须控制局面的那个人。

在哭闹初起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特别是把孩子从现场拉开是个办法,或者,让孩子做个简单的选择题:妈妈今天没有钱给小树买这个大飞机,不过我们现在去牛奶专柜的话,小树可以自己给自己挑个酸奶,草莓味还是樱桃味呢如果小树不愿意要酸奶的话,我们就马上回家。面对自己挑选酸奶或者回家,小树当然做出了聪明。的选择――也就暂时忘记大飞机了。

场景三 口齿敏捷的驻子会说些特别伤人的话,比如“我不爱你了”、“你不是我亲妈”。

小孩子都有这样的。语言暴力。阶段。他们是正在学习、体会语言的力量,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语言的恶毒。即使小树宣称不再爱妈妈。这也不是他说了就能算的呀,因为他最爱的就是妈妈,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孩子说这样的话就是要看妈妈暴跳如雷,或者被气得眼泪汪汪,这就是他要的效果。聪明的妈妈岂能上当可以蹲下去抱紧孩子,尽量温柔地告诉孩子:“不管你怎么说,妈妈最爱的就是你呀”实际上,如果妈妈能保持风度,若无其事,孩子一看这个按钮不灵了,今后也就不再做此类无用功了。不光孩子有这类的语言伤害,孩子的某些行为,比如故意把东西扔在地上,或者一边眼睛看着你,一边挑衅地干坏事,这时妈妈如果能保持冷静,不跳不叫,孩子一看这招没用,就慢慢地不干了――直到他发明出新的整妈招数,继续跟妈妈斗智斗勇!

上一篇:八卦有理 第8期 下一篇:颜神 第8期